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分離焦慮”與“父母崇拜”的表現及應對方法

“分離焦慮”與“父母崇拜”的表現及應對方法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八月過去就是九月的開學季,不少的寶寶們都要面對和父母分離的一個過程。

而在親子關係中我們家長更應該學會慢慢的放手,讓寶寶懂得獨立。

可是,在孩子離開巢穴飛向天空的之前,他們會對爸爸媽媽產生依戀,3歲左右的明顯表現是:“分離焦慮”和“父母崇拜”帶來的叛逆這兩種甜蜜的煩惱。

而這兩種的情緒表現你都瞭解嗎?又應該如何應對呢?

這個情緒的轉換很重要,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好好看哦~

“分離焦慮”與“父母崇拜”的表現及應對方法

妙招一:獨立性培養▼

寶寶在2-3歲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分化:獨立能力比較強的寶寶,分離焦慮就會少很多。但早期如果是由父母照料的寶寶,孩子過於依賴父母,離開父母就會非常焦慮。這是因爲他獨立的能力不夠。所以孩子的分離焦慮的有無輕重,來源於其獨立性。

所以從小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飯、穿衣、洗手、自己大小便等等。媽媽要注意避免事事包辦、處處代勞,不要讓孩子養成對母親過分依賴,否則孩子一旦進入托兒所或幼兒園,就很難適應集體生活。

當小朋友來家裏玩時,爸爸媽媽要鼓勵自己的孩子把玩具拿出來和其他孩子分享,以培養孩子合羣和與人相處的能力。這樣孩子進入托兒所或幼兒園時,就能與其他小朋友融洽相處,減少或避免分離焦慮的發生。

“分離焦慮”與“父母崇拜”的表現及應對方法 第2張

妙招二:理解並引導▼

首先,不論孩子是分離焦慮還是叛逆,這些都是孩子必然會經歷的成長,所以,家長要做的是要真正地理解孩子。

意識到當孩子出現情緒時,正是幫助他成長的好機會,家長就會協助孩子逐步走出這些“坎”。

有研究表明: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3-4歲以後,兒童逐漸發展出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的能力,但仍不明顯。5-6歲的兒童大多具有一定的情緒控制能力,但仍需要成人的指導,才能逐步學會情緒調節的策略。所以在理解的基礎上,父母要對寶寶的情緒加以引導!

“分離焦慮”與“父母崇拜”的表現及應對方法 第3張

妙招三: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因出現焦慮、發脾氣時,可以採用轉移注意力或冷處理的方式來解決。

孩子的興趣和情緒都轉換的比較快,當孩子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轉移注意力是一種不錯的解決方式。轉移注意的作用是理智地轉移興奮點,主動降溫,防止情緒的惡化。

★分離焦慮★

是兒童焦慮症的一種類型,多發病於學齡前期,主要表現爲患兒與親人分離時產生的焦慮反應。

約翰·鮑爾比(JohnBowlby)通過觀察把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爲三個階段:

1.反抗階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鬧;

2.失望階段--仍然哭泣,繼繼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3.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分離焦慮”與“父母崇拜”的表現及應對方法 第4張

★父母崇拜的叛逆期★

3-4歲的寶寶處在社會性的快速養成期,更爲關心人在社會中的各種關係。在社會結構中,首先觀察到的是父母。

父母在身邊是最緊密的人。父母的言行舉止、思維方式,父母在社會中與他人的交往,孩子都在觀察。在孩子眼裏,父母已是完整的人,在社會關係中是非常成功的人,在他眼裏父母什麼都能應付,所以寶寶就會以父母爲榜樣。寶寶的人生目標就是把自己培養成完整的人而在努力奮鬥。

寶寶發育的完整,包括生活上的獨立自主、還有通過語言認知環境,及對人生的抽象思考。所以他會渴望與父母一樣的去思考。父母在生活中遇見各類事件會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和思路,孩子也渴望也會有自己的判斷。

所以,這個階段,寶寶一方面崇拜父母、模仿父母,一方面自我個性開始顯現,進入叛逆期!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有着各種各樣的情緒,父母應該進行適宜的教導,比如出現了分離焦慮亦或叛逆,父母要給寶寶比以往更加多的寬容、關愛以及交流。耐心傾聽寶寶內心的想法,瞭解寶寶的需要,真正做好引導,幫助寶寶邁過那些成長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