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媽媽一離開寶寶就大哭,要怎麼改善這種情況?

媽媽一離開寶寶就大哭,要怎麼改善這種情況?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上善心理治療所臨牀心理師、兒童繪本作家何採諭回覆:

分離焦慮主要是指:幼兒與主要照顧者分離時所產生的壓力,而出現哭鬧等負向情緒或特殊行爲的表現。寶寶約在六到八個月階段,可分辨熟悉與不熟悉的人,會對主要照顧者有依附行爲、注意到與他人間的連結;此時,對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會感到不安與無助,是自然的發展過程。幼兒分離焦慮的行爲表現,以黏人與愛哭最爲常見,也可能會較平時固執,以表現出強烈希望照顧者能留在身邊的需求。隨着幼兒年齡的不同,分離焦慮的呈現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媽媽一離開寶寶就大哭,要怎麼改善這種情況?

孩子自幼您便習慣的抱着他,雖可與他培養親密感,但過猶不及都會使得孩子在依附關係的建立上產生問題:

孩子尚未具備物體恆存的概念,認爲媽媽離開視線就消失不見、不會再回來,孩子所面對的恐懼,會讓他有不安、被遺棄感。

與主要照顧者過於親密,也會讓孩子無法與照顧者分離。

有時家長過於保護、寵愛,減少了孩子與他人的互動,會讓孩子在面對獨處或適應新環境等方面較有困難。

可試着調整抱孩子的習慣,並分辨他哭泣背後的動機。孩子約莫八個月大左右,能開始理解簡單指令與口語。倘若孩子受了委屈、害怕等需要撫慰,請您擁抱他,並給予口語上的安慰;若孩子是以哭鬧的方式來尋求您的注意力,請您暫時忽略,並告訴孩子:“沒有哭哭的時候,媽咪會回來看你、抱你。”若孩子以哭泣來要求得到某些物品或獎勵,可以告訴孩子:“哭哭沒有用,用手比比,你要什麼?”並帶着孩子去他指認的地方,引導孩子以合宜的方式來表達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