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疾病 > 孩子看病爲什麼那麼難?只因兒科醫生缺失

孩子看病爲什麼那麼難?只因兒科醫生缺失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7.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醫院宣佈:暫停普通急診兒科服務,僅收治危重症患兒。院方表示,由於急診兒科醫生離職,人手不足,醫院實在無計可施,被迫做出上述決定。此前,我國雖有醫院被迫實施兒科限診,但暫停急診兒科服務尚屬首例。 

孩子看病爲什麼那麼難?只因兒科醫生缺失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王雪梅

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莊一強

事實上,兒科醫生短缺問題由來已久。就在最近,南京一家醫院的兒科無奈暫時停診,只因唯一的兒科醫生生病了。上海第九人民醫院也打算在2016年調整兒科急診接診時間,以應對兒科醫生不足問題。面對如此窘境,專家呼籲,再不關注兒科醫生短缺問題,將來就沒人給孩子看病了。

兒科活多錢少沒人幹

“這個工作就是累!”王雪梅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接診任務重、超負荷工作、沒時間休息已成爲兒科醫生的“家常便飯”。即便是特需門診,王雪梅半天也要看30~40名患兒,週末人多還要加號,往往從早上8點一直看到下午6點。有時白天還有教學、科研任務,再加上查房、值夜班,幾乎每天都是“連軸轉”。“到家時都快11點了,還要看書、學習,第二天若有門診,早上不到6點就得起牀,誰也受不了!”

兒科醫生工作這麼辛苦,但付出和回報卻不成正比。王雪梅說,兒科和成人科室有很大區別,兒童用藥簡單、量少,很少拍片檢查,且多數醫生都會盡量給家長省錢,能開便宜藥絕不開貴藥。但醫生獎金的主要構成卻是藥費和檢查費,這樣一來,兒科醫生獎金很少、收入太低,導致很多人跳槽、轉崗、辭職。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某三甲醫院兒科主任表示,他們醫院兒科醫生的收入和其他科室醫生相差好幾倍,醫生流失嚴重。“現在留下來的幾乎都是女同志,男同志很少乾兒科。兒科大夫也是人,也得養家餬口啊!”

活多錢少也就罷了,兒科大夫還經常受到患兒家長的無端指責,甚至謾罵。王雪梅表示,現在,大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有時一個孩子生病,一大家子人都來陪診。有些家長不瞭解孩子病情,往往要求過度治療或忽視病情,醫患溝通稍不留神,就可能招來質疑、謾罵。另外,由於患兒難以表達自身不適,兒科常被稱爲“啞科”,醫生只能依靠經驗、檢查診斷病情,確診難度很大,再加上小孩病情來得急、變化快,醫生診療風險很高。

《2015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鑑》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千名兒童只有0.43位兒科醫生,而在美國,這一數字爲1.46位。據粗略統計,我國兒科醫生至少存在20萬的缺口,醫患比例嚴重失調,已成爲影響兒童健康的危險因素。

醫療體制傷了兒科醫生的心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醫生收入與藥品掛鉤,再到後來與檢查費掛鉤,兒科就越來越不景氣。”王雪梅指出,在此之前,兒科可是醫學生眼中的“香餑餑”,只有專業優秀的學生才能進兒科。“之所以前後落差這麼大,主要是薪資制度造成,再加上近年來醫患矛盾突出,兒科醫生實在難幹。”

而在莊一強博士看來,兒科醫生短缺的根本原因在於現有的醫療體制不合理,醫患矛盾問題只是外在因素。雖然醫改已推行多年,但以藥養醫、檢查養醫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沒有大檢查、大處方作爲收入來源,兒科醫生面臨的情況就很艱難。但在美國,醫生獎金和藥品、檢查無關,薪酬主要來自個人勞務費和診療費。

莊一強指出,當下,兒科醫生的尷尬遭遇已影響到一些醫學生和醫生的選擇。王雪梅也說,業內都知道兒科又累又不掙錢,所以醫學生不愛選擇兒科。據她介紹,北京大學醫學部每年都會培養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八年制醫學博士,在專業學習的第4年,學生需要選擇專科。讓人擔憂的是,持續多年沒有一人選擇兒科。即便有一兩個學生選擇兒科,畢業後也不見得真乾兒科。因此,兒科招聘時,很多大夫都是從其他科室調劑過來的,誰也不願捧這個清苦的飯碗。

莊一強指出,要不是國家規定三甲醫院必須設有兒科,許多醫院巴不得撤了兒科,而兒科醫療資源太缺,直接導致小孩有病沒人看的尷尬境地。王雪梅擔心地說,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關停的兒科越來越多,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形成連鎖反應,受牽連的不止一家醫院、一名患兒。同時,一些兒童專科醫院和三甲醫院兒科的接診量將會激增,兒科醫生的壓力還會加大。由於每家醫院的接診量有限,照顧不到全部患兒,某種程度上容易誘發醫患矛盾,加劇兒科醫生的減少,問題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陷入惡性循環。另外,二胎政策放開也會進一步加大兒科壓力,再加上許多高齡產婦希望再次生育,她們的孩子出現問題的機率更高,兒科難處將會更加突顯。

兒科工作不能光靠愛心支撐

莊一強表示,醫生是知識分子,應依靠知識和勞務獲得相應報酬。如今,醫生無形的價值被低估了,只能依附在有形的藥品和檢查費上。只有當無形的知識被重新評估時,兒科醫生以及其他醫生纔會得到尊重。他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設置合理的薪酬結構,改革不科學的管理政策,改善兒科醫生的福利保障。

王雪梅建議,政府要提高兒科醫生待遇,增強崗位吸引力,不能讓兒科醫生全靠一份愛心撐下去。醫院等科研院所應重視兒科醫生的培養,保質增量,不能依靠“降分錄取”這種有悖醫學嚴謹性的做法來招攬生源。

專家認爲,還要加強對公衆醫療常識的科普。作爲患兒家長,應對兒科醫生足夠信任,多一份理解和關愛。每個醫生都會竭盡全力地搶救病人,但我們要接受,臨牀上存在一定比例的失敗率和危險性,治不好不是醫生刻意爲之,畢竟這對他來說並無任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