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希望孩子能夠變得優秀,那麼在生活中你是怎麼影響孩子的呢?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呢?

擁有一個自律的孩子,是多少家庭夢寐以求的事情。

我們都希望,放學回到家,孩子就能主動去寫作業;

我們都希望,手機放在身邊,孩子也對它不會沉迷;

我們都希望,每天不用陪讀,不用吼得自己和孩子都懷疑人生。

事實上,在孩子的性格、習慣尚未形成時,家長做一些必要的干預,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其實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將伴隨、影響孩子的一生。

1抓住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兒童心理專家進行研究,孩子在6歲前會經歷非常關鍵的多種敏感期,而秩序敏感期一般在2歲半左右出現,並可能持續很長時間。敏感期也有可能因爲環境的因素滯後。

這一時期,孩子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特有秩序。

比如,媽媽下班回家,一定是要他開門,如果不是,他會讓媽媽出去再來一次。

比如,吃飯的時候,一定要自己拿可愛的小熊碗,如果不是,他會再拿一次。

秩序敏感期是孩子自我意識萌芽的重要階段,如果秩序敏感期能得到很好的保護,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慢慢的脫離這種外在固定模式,形成內在的“以不變應萬變”的自我管理模式,也就是自律性。

如果這一階段,孩子的這些“特殊行爲”被養育者誤以爲“不聽話”、“沒事找事”,用批評、呵斥的方式去壓制孩子的行爲,破壞了孩子的內在秩序,阻礙了孩子追求完美的潛在意識,扼殺了孩子的自律性的發展。

父母應該抓住這一時機,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

首先,需要養育者極大的耐心,不強行制止孩子,接納孩子的偏執。

其次,儘可能提供有秩序的生活環境。

垃圾扔進紙簍裏,自己衣被自己理,醒來睡前都刷牙,自己鞋襪自己洗,每件事情要做完,所有物品理整齊……

俗話說“趁熱打鐵”,在這一時期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更容易。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2父母是最好的榜樣

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模仿,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自己下班後就懶散的躺在沙發上無聊的刷新着手機,日漸平庸的日子,早已忘卻曾經鬥志滿滿的自己。

這時不斷的提醒着孩子,“你去寫作業”,“你要努力”,這樣的話大人說的再多都是枉然。

孩子在七歲前實際上是一個觀察者。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們觀察和模仿的對象,他們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心領神會,並奉之爲最高準則,最終通過模仿和學習,成爲和父母一樣的人。

在英國有一個愛德華家族,八代子孫,共600多人。老愛德華是個博學多才的哲學家,爲人嚴謹勤勉。他的子孫有13位當大學校長,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醫生, 20多人當過議員,75人是軍官,1人當過大使,1人擔任過副總統。

這樣一個開掛的家族,正是得益於優良的家庭氛圍,一代代優良品質的傳承。

要想讓孩子成爲什麼樣子,必須先成爲什麼樣子。

3“大腦神經”訓練法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人的大腦神經反射就好像人的肌肉一樣可以進行訓練的,一個人的自律能力也可以同肌肉一樣被訓練好。

一個人的自律水平無論在小事還是大事上都是基本相同的,那麼如果在小事上進行自律性訓練,提高後的自律性也會投射到大事情上。

因此可以從孩子的小習慣開始訓練,慢慢的養成小習慣後,孩子們會將小習慣投射到大事中去。

例如:

堅持訓練孩子睡覺前將自己的鞋子擺整齊,衣服疊整齊放在固定的位置。慢慢的孩子會習慣性的整理好自己的書包、文具、書桌。

堅持訓練孩子每天到家先將作業完成後再做別的事,慢慢的孩子就會知道做事情要分清輕重緩急,慢慢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通過慢慢的堅持,孩子就會養成自律的習慣,這樣的方式孩子也不是很費勁,大人也不需要白費口舌的講道理。

4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

拖延症就是自律性差的直接表現,因此教會孩子認識和管理自己的生活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開始可以家長幫助孩子制定時間任務計劃,完成後給孩子在獎勵榜上記上一筆。慢慢的發展爲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慢慢的家長就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制定計劃,自己完成。

計劃性強,並且能夠很好的完成,孩子的自律性也會慢慢養成,直到變成習慣。

康德說:自由即自律,自律是最大的自由。

孩子未來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想要未來能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自律必不可少。

孩子能夠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是解放孩子,也是解放自己。

自律是孩子迎接開掛人生的最佳姿勢,我們努力掌握一些恰當的教養方法,總會事半功倍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