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父母的音量,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教養!

父母的音量,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教養!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對孩子採取的是什麼樣的教育呢?有些家長都是呵斥孩子,那麼你音量那麼大,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父母的音量,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教養!

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鏡。

美國說話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研究者將媽媽們大吼大叫以超過85分貝的音量,放給10名7至10歲的兒童聽。之後讓他們寫出媽媽吼叫的內容,結果只有13.3%的孩子寫對。

研究者稱,大音量的吼叫,對管教孩子毫無用處,音量越大,孩子注意力越不集中。

父母的音量,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教養!

1音量越大,孩子越不聽話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時,以爲聲音越大,孩子越會記憶深刻,效果也就會越好,結果事與願違,還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爸爸去哪兒3》裏有這樣的情節:林永健的兒子林大竣和夏克立的女兒夏天,被節目組要求看守糖果和冰淇淋,年紀小經不起誘惑的他們,違反了規定偷吃了糖果。

林永健看到兒子的表現,立馬提高音調,大聲對兒子說:“吃什麼吃?你爲什麼要吃?站一邊好好想想去……”

而夏克立則把女兒拉到一邊,親切而又嚴肅地小聲告訴她:“錯在哪裏?爲什麼不能這樣做?錯了就要接受懲罰。”

被爸爸大聲訓斥的林大俊,壓根不知道自己的錯誤所在,明明是自己犯錯導致爸爸生氣,卻演變成自己生爸爸的氣,在接下來的節目中,故意和爸爸頂嘴,不配合爸爸的行動。

大聲對孩子說話,不僅沒有起到作用,卻起到了反作用,讓孩子越叛逆,越聽不進去大人的話。

而被爸爸小聲教育的夏天呢?心甘情願地接受罰站,在接下來的節目中,心情愉悅,開心玩樂。

同樣的一件小事,爸爸大聲訓斥和小聲說教,效果天壤之別,一個讓孩子認識到了自己錯誤,主動承認了錯誤,成長收穫了一整天,一個讓孩子不知所以然,只記住了爸爸的高分貝,鬱悶失落了一整天。

對孩子大聲嚷嚷絕不是最佳的溝通方法,只有裝滿愛的語言,才能浸潤孩子的心靈,整天扯着嗓子嚷嚷的父母,往往很難引導孩子的成長,更影響親子關係的親密融洽。

2音量越大,孩子越感受不到愛

前兩天,米藍看到臺灣的一個真實實驗: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看看媽媽是如何用吼叫傷害孩子的。

視頻中,孩子給媽媽打電話,問媽媽到哪裏了,媽媽故意用不耐煩的語氣和大聲調回答孩子,說孩子“真煩,不要老問了”,結果掛完電話,孩子就哭了。

短短的兩分鐘視頻,孩子的一個電話問候,媽媽的不耐煩吼叫,就可以讓孩子的情緒猶如過山車。

想想生活中,和孩子相處的諸多時光裏,當父母疲倦,或是心情不佳時,當對孩子的行爲不滿時,父母就容易對孩子居高臨下大吼大叫,這種看不見、摸不着的傷害每天得發生多少次。

大聲說話,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恐懼感,讓孩子毫無安全感和幸福感。

降低你的音量和孩子說話,降低的不僅是聲調,還有那顆愛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心,敏感的孩子在與父母交流的時候,比起內容,更看重父母的音量。

父母是愛,還是嫌棄,在TA眼裏,全藏在父母的音量裏。

3音量越大,孩子音量也越大

孩子的說話音總是模仿大人的,父母大嗓門,很難想象孩子會輕聲細語。

米藍曾有一個嗓門特別大的同事阿全,他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常常大叫,音量驚人。

有一次點了外賣,快遞小哥晚到了15分鐘,沒有提前給他打電話,電話處於佔線狀態,飢餓難耐的他見到快遞小哥的一剎那就爆發了,音量提高了8度,斥責快遞小哥。

見同事目瞪口呆望着他,他抱歉地說:“我天生嗓門大,我控制不了。”

阿全和米藍同住一個小區,米藍瞭解他的家庭,深知哪裏是天生,不過是深受父母影響。

他不止一次向我抱怨過他的父母:吃飯打嗝要被大聲制止,拿筷子姿勢不對會被被大聲糾正,哪怕考了98分,父母還是會大聲冷嘲熱諷他……

“爲什麼總是對我大吼大叫,難道我做的一切都是錯的,他們說我,我越來越反感,後來就反抗,音量一定要蓋過他們……”

大吼大叫,也成爲他家庭矛盾的“炸藥包”, 父母高聲責罵孩子,孩子反抗聲更“高”一籌,結局總是以“父母一肚子氣,孩子不服氣”而收場。

其實,阿全也不想成爲這樣的人,30歲了還單身,就因爲女朋友受不了自己的一遇事就咆哮。試想,阿全的父母總對他溫聲細語,他也不至於有這樣的困惑。

我們怎麼和孩子相處,孩子就怎麼和他人相處,我們必須控制自己的音量告訴孩子:大聲說話對解決問題毫無作用,試着和別人輕聲說話,也許情況沒有那麼糟。

教育是以身作則,不是以“聲”作則,不想毀掉你的孩子,不妨收起你的音量。從今天起,試着和你的孩子輕聲說話吧!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