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要不要打孩子?這種情況下當然要!

要不要打孩子?這種情況下當然要!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7.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要不要打孩子”?提出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不再信奉“棒棍之下出孝子”的家長們會表示“不打”,可是你知道嗎?某些情況下,孩子還是要打的。

前一段時間,同事提醒我寫一篇關於父母能不能打孩子的文章,告訴大家打孩子可能帶來哪些危害。

然後,我就覺得很尷尬了。

因爲,脾氣超級好的我,在面對女兒不聽話時也是動過手的。

比如,女兒3歲,溼手拿起插線板玩得不亦樂乎,在哄、勸、講道理都統統無效的情況下,氣急敗壞的我還是拿起尺子抽了她的小手板心。

講真,不代表學了點心理學就能變成佛系媽媽。

作爲肉體凡胎的我們,有時候情緒就是比理智跑得快,真的火氣上來的時候,恐怕打自己的心都有,想要管住手還真的不一定能做得到。

儘管很少打孩子,但是打完孩子還是會後悔的。於是,一邊讓孩子回房間玩玩具,一邊琢磨着怎麼緩和氣氛。

結果沒多久,女兒就跑出來跟我說,大牛牛(布娃娃)太舊了,週五之前一定要給她買一個新的布娃娃。

要不要打孩子?這種情況下當然要!

我把這些經歷說出來,就有預感一定會被一大羣人噴的。因爲太多太多家長都覺得,打孩子就是壞媽媽,打孩子會給孩子留下終生陰影,讓孩子陷入自卑之中。

可是,看見女兒沒事人一樣的表現,甚至還會嬉皮笑臉地要我少吃兩碗飯減減肥的時候。

嗯,我又覺得,咿?真的像你們說的那樣嗎?

當然,我不是爲了我的暴力行爲找藉口,也不是說打孩子是正確的。

我想說的,只是身爲不完美父母的我們,會動手,其實沒有那麼不可思議。

美國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描述過這樣一件事:

在她女兒2歲左右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有一天她蹣跚着走到了外面的馬路上,那裏有車往來,很危險。

保羅把她抱回來,她又跑出去了,她不但認識不到危險,反而認爲這很有趣——我跑,爸爸抱回來,我再跑。

幾次之後,保羅意識到這樣不行,他自己也確實很惱火,講道理孩子聽不懂,制止又制止不住。

於是,最後一次把女兒抓回來,他重重地在女兒屁股上拍了兩下。這下見效了,孩子再沒有往馬路上跑了。

什麼? 居然連上世紀最傑出的前100名心理學家之一的保羅,也有忍不住打孩子的時候?!

保羅的故事,並不能說明他是個施虐狂,恰恰相反,我們看到的,是他處理某些孩子的特殊情況中,選擇了動手。

愛“打”孩子的心理學家們,把打孩子分爲兩種情況:

一種是體罰(Discipline):

這是父母對於特定的不良行爲的反應,很多時候,父母會提前和孩子商量好規則,當孩子做了某不良行爲,他/她是能夠預料到體罰的到來的。

另一種是肢體虐待(physical abuse):

虐待絕大多數時候是孩子不能預料的,通常來說,孩子不知道爲什麼他/她被父母打了。父母之前也沒有和孩子達成過規則,孩子不知道父母會在什麼情況下打孩子,孩子不知道他/她做了什麼行爲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雖然,體罰和肢體虐待都是父母在對孩子表達憤怒,但是這兩者因爲目的和手段的區別,帶來的效果並不相同。

判斷體罰和虐待的最重要標誌,是看懲罰發生的原因是由於父母自己的不良情緒,還是爲了更好地告訴孩子該如何做。父母使用體罰,目的是爲了幫助和教育孩子,告訴孩子怎麼做纔是安全的、正確的。同時,體罰需要有度,體罰的核心是教育,而不是懲罰。

而肢體虐待,父母的主要目的是爲了發泄憤怒情緒,並且用“打”來告訴孩子:我的力量比你大,我對你是有控制權的,你需要服從我。一般來說,父母越是對外界的事物感到無力和憤怒,對孩子的肢體虐待也就越嚴重。

有效的體罰的目的,從來不是宣泄父母自己的憤怒,而是讓孩子明白錯誤在哪裏,今後該如何做。

而被暴力虐待的孩子,只會對父母產生恐懼心理,他們只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怒火,甚至不記得自己錯在哪裏。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比起一般的孩子,他們更不容易信任別人,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否打孩子,從來就不是鑑別我們是否是好父母的標準。暴力和虐待,也從來不只是身體的。

真正可怕的事情是,當我們開始男子單打、女子單打,最後發展到男女混合雙打的時候,只記得我們自己中燒的怒火,卻忘記去考慮孩子真的理解了嗎? 藉着打孩子,我們宣泄生活的不如意,而讓孩子失去了被愛的感覺。

要不要打孩子?這種情況下當然要! 第2張

在任何時候,不打孩子都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可是,家長如果害怕打罵給孩子帶來傷害,而出現矯枉過正的現象,那麼可能會帶來更可怕的後果。

記得去年秋天,我在微信後臺曾收到一個家長的求助:

幼兒園老師特別強調,無論如何都絕對不能打孩子。有一天,孩子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地鬧脾氣,無理取鬧。

她用盡了各種辦法,都不管用。

於是忍耐到極限的她沒有動手打孩子,而是一整天完全不理孩子。

到了晚上9點,在牀上的兒子,居然抽抽嗒嗒的開始哭了起來。他說:媽媽,你怎麼不跟我說話?你是不是不會再理我了? 兒子的那種委屈還有恐懼甚至比父母打了他還嚴重……

不理他,讓他待一邊反省,其實是美國早年流行的育兒方式(這種方式也被國內很多蒙臺梭利幼兒園繼承和濫用)

美國的幼兒園裏有專門的 time out,一些專家甚至建議孩子家裏設置專門的用於冷靜和反省的空間——冷靜角。

不過,到了最近幾年,一些心理學研究發現這樣做好像沒有什麼效果。

在長期的置之不理中,有些孩子產生了被遺棄感,甚至因爲被不同對待產生羞辱感,受到了嚴重的心理創傷。

“不理你,讓你一個人靜靜”也許是一種看起來比動手更好的選擇,但是,如果沒有合適的尺度,它一樣會給孩子帶來傷害。甚至,當這樣的方式發展成爲“冷暴力”的時候,比動手打孩子的傷害更讓我們心驚。

冷暴力意味着切斷關係層面聯繫、沒有語言、肢體的接觸,拒絕一切形式的溝通。

冷暴力與其說是讓孩子自我反省,不如說是孩子屈服於恐懼之中主動向家長投降。

當家長採用冷暴力的時候,它傳遞給孩子的態度是絕對的我正確你錯誤。

冷暴力給孩子傳遞的信息是絕望:你已經沒有值得我付出時間和精力的必要了,我在放棄你。

相比之下,這樣的方式,和我們前面所說的身體虐待,又有什麼差別呢?

今日的社會,養一個孩子這件事情,變得分外不容易起來。我們時時刻刻去尋找證據和標準,來證明我們自己是“合格的媽媽”“合格的爸爸”。

可是,現實裏的生活總比書裏的字字真言來的複雜,我們總有束手無策的時候。如果非要在冷暴力和體罰兩條路中選擇,那麼也許動手,還會讓孩子感覺,我的爸爸媽媽,是有溫度的。

我們第一次爲人父母,總有自己的認知邊界,能力邊界,怎麼可能什麼事情都處理地很完美呢?

如果有一天,你犯了如同保羅一樣的錯誤,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除了冷暴力和打孩子,永遠有其他的選擇。

2)打孩子是因爲具體的事情和行爲,而不是宣泄父母的情緒,不要把體罰變成肢體虐待。

3)打孩子不是爲了懲罰孩子,而是讓孩子明白他的行爲可能帶來不好的影響,他需要爲他的行爲負責。

4)如果一定要有,檢驗打孩子是否“正確有效“的標準是——問問孩子,知道今天的問題在哪裏嗎?知道今後要怎麼做嗎?

5) 打完後,你依然需要明白,打孩子是溝通失敗的結果。或許再努力一點,我們還是能找到更好的溝通方式。打了這一次以後,我們需要做的,是去尋找不打孩子的教育方式。

那些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經常下重手的家長,他們的行爲就是肢體虐待,和體罰沒有半毛錢無關。他們的問題並不是我們呼籲一下”打孩子是錯誤,打孩子會給孩子留下心理創傷“就能解決的。

實際上,會虐待他人的人,內心會充滿着壓抑的憤怒,想要讓他們停止暴力行爲就要解決創傷帶來的影響,只能依靠專業的心理醫生。

是的,打孩子是無能的表現。

但是,生而爲人,我們都不完美。接納不完美,繼續前行,一路犯錯一路修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總在告訴自己不要因爲孩子偶爾的行爲,給孩子貼上“壞孩子”、“不聽話”、“懶惰”的標籤。

所以,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寬容一點對待自己,不要因爲偶然的行爲,給自己貼上“不負責”、“失敗”、“不會溝通”、“不愛孩子”的標籤呢?

與其做一個完美不犯錯,永遠高高在上的父母,不如做一個真實、有趣,有各種缺點的父母。

陪伴孩子成長,本身就是家長第二次成長。作爲父母的你,有犯錯的機會,也有學習和修正的機會。

希望,此刻在看文章的你,可以不被負面標籤困住,成爲一個真實有趣的爸爸、媽媽。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