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我們還能陪孩子多久?看完後哭了......

我們還能陪孩子多久?看完後哭了......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過程,應該是父母與孩子一同成長、共同進步的過程,其實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師。

金錢上的陪伴,是假陪伴

我們印象中,留守兒童問題頻繁發生在農村,其實城市裏同樣存在着大量“假性單親家庭”和“留守”兒童。

這些孩子的父母明明就在家裏,但是像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的“房客”。要麼父母和孩子各玩各的,要麼大人早出晚歸,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帶着,家長與孩子很少交流和溝通。

小嘉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這天,他放學後沒有回家。

媽媽在家等了兩個小時還沒有見到小嘉的蹤影,急得她只能跑去派出所報警。

“我就這麼個兒子,是我的全部依靠,如果有什麼三長兩短,叫我怎麼辦啊!”

其實,小嘉就在隔壁鄰居家,蹲在不容易被發現的樓頂一邊玩遊戲一邊“觀察”:

“以前媽媽很疼我的,現在經常不理我。是不是不愛我了?我假裝失蹤,試探下媽媽。”

直到天黑,媽媽撕心裂肺的呼喊聲才讓他回過神,發覺事情鬧大了。

找回小嘉後,媽媽才醒悟。

“自己想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而拼命工作,卻冷落了孩子。也因此,讓孩子產生了’媽媽不愛我’的負面情緒。”

小嘉媽媽答應小嘉,以後會盡量多抽時間陪他玩,不會再忽略小嘉的感受。

我們還能陪孩子多久?看完後哭了......

生活中的“小嘉”真的不在少數,他們的爸媽,早已成爲家裏的“隱形人”。不瞭解孩子的真實需要,忽略孩子的內心感受,並且認爲他們的責任,就是滿足孩子的物質條件。

一篇名爲《我的爸爸》的日記中,一位九歲女孩就對爸爸進行了這樣的“控訴”:

爸爸是一個工作狂。不是加班就是值班,不是值班就是開會,不是開會就是出差。

爸爸的工作很辛苦。經常三天二頭,沒日沒夜地在單位加班到深夜。

爸爸很少有時間陪我...我哭着喊着對爸爸說:“要見你一面都這麼難嗎?”

唉!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當然,家長們的心酸,我也理解,爸爸媽媽不是不想陪孩子,而是真的分身乏術,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窮爸爸、富爸爸》裏就有這麼一句話,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

我們總在說忙忙忙,忙到何時會是盡頭?一旦孩子的教育有缺失,我們根本無法彌補。你所謂的成功,最終不過是一場泡沫。

有很多例子表明,只要冷落了孩子,孩子的成長變化會很明顯。有些壞毛病一旦養成,需要花費很多精力來改正,甚至根本無法糾正。

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爲什麼孩子還小的時候,很乖很聽話,長大了一些,就開始逆反、疏遠父母?

答案就在孩子的幼兒時期,天生敏感的他們從小就渴望父母給予更多的愛,渴望更多的關注。

一旦沒能被滿足,他們就會想辦法去索取。有的採取更加乖巧懂事的辦法,有的則是調皮搗蛋搞破壞,試圖引起爸媽注意來實現。

遇到了不懂陪伴孩子的意義,只會以暴制暴解決問題的爸媽時,孩子的失望情緒會越來越多,最終破罐破摔。孩子與父母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遠。

你說你在乎孩子,但衡量你是否在乎孩子的標準,並不是給了孩子多少金錢,而是花了多少時間,花了多少精力去陪伴。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

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我們還能陪孩子多久?看完後哭了...... 第2張

花精力用心陪你的孩子,而不是隻花時間

很多人以爲,陪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其實,不注重用心的陪伴。

“怎樣才能讓媽媽不玩手機?”

“如果我是爸爸媽媽的手機就好了”

這是7歲女孩苗苗用ipad搜索的問題,爸媽對手機的情有獨鍾,讓她小小年紀就有了煩惱。

但苗苗媽媽卻不認爲自己沒有陪孩子。

每天苗苗媽都有跟苗苗一起玩玩具,帶她逛商場,一起看電視,算一算每天陪孩子的時間都超過3小時了,怎麼苗苗還是不滿意呢?

其實問題根源就在於,苗苗媽的眼睛,始終盯的是自己的手機屏幕。

例如在商場,苗苗媽拉着苗苗的手逛街,一旦手機響,就放開了孩子的手,去拿手機。

苗苗說,“媽媽,今天我在幼兒園……媽媽,你沒聽我說話!”

苗苗媽看着手機信息說:

“媽媽可以一邊看一邊聽你說。”

在遊樂園,苗苗自己在裏面玩,苗苗媽在外面刷手機。

“媽媽你看我……”

“嗯,嗯,小心點”

苗苗媽眼睛都沒擡就回答了。

在家裏,苗苗想要媽媽講故事,苗苗媽刷着手機,說:

“苗苗看電視好不好,看你最喜歡的小豬佩奇......”

自從有了孩子,很多家長都會說:“我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孩子”“我每天陪孩子 24 小時”……

可是同樣是這些家長,他也會說“孩子總纏着我,總是說:‘爸爸媽媽陪我玩兒’,我要怎麼陪纔算夠呢?”

當你看着手機跟孩子對話的時候;

當你看着手機帶孩子去動物園、遊樂場的時候;

當你看着手機讓孩子看電視的時候;

你可想過,這樣的“陪伴”還是陪伴嗎?

是孩子想要的陪伴嗎?

答案當然是NO!孩子眼中的陪伴,不僅僅是在孩子的身邊,更多的是跟他溝通,跟他一起玩耍,跟他一起學習,跟他一起承擔責任。

但我們的注意力都在手機上,對於陪伴孩子這個事情,要麼敷衍了事,要麼假手他人。

我們還能陪孩子多久?看完後哭了...... 第3張

我們也很懶,覺得孩子的世界過於幼稚,不屑於去玩,不想花心思去研究,只有心不在焉地應付。

孩子是很敏感的,大人對他是否有誠意,一目瞭然。

僅僅是跟孩子處於同一個空間,雖然耗掉了大部分時間,卻和孩子零互動。看着很熱鬧,其實孩子一點也沒有感受到家長的關心與愛護。

這樣的父母,即便在孩子身邊,心思卻也沒放在孩子身上,花再多的時間陪伴,也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幫助。

爸媽成爲孩子的監工

孩子在不同階段,需要不同方式的交流與陪伴。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齡前、童年期、青春期,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溝通與陪伴,父母都不能缺位,否則,不利於其人格的形成與完善。

在青春期,孩子獨立意識增強,有追求權力和渴求關注的需要。父母要讀懂孩子、瞭解孩子需求,這才能讓親子溝通在一個良性的軌道上運轉。

但在我看來,這個時期的大部分家長,已然變成了孩子學業的“監工”。

我們的後臺經常收到這些留言:

孩子寫作業不主動,催都催不動。

東張西望,作業不專心,磨磨蹭蹭耗時間,怎麼催都沒用。

不會獨立思考,遇到問題就停下來不動了。

孩子湊合應付,作業完成萬事大吉,家長每天查改的過程特別痛苦......

家長們面對這些問題,總是束手無策乾着急。

有一位家長,他家每天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就像是在打仗,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時:嘴巴不閒,手不閒,各種暴躁抓狂。

孩子每寫一字,每做一題,家長就開始嘰裏呱啦,叨個沒完:

“這一撇咋就這麼難看?”

“用橡皮別那麼大勁”

“頭擡起來……”

孩子題做錯了,張口就是:

“腦子去哪了,都不想的?”

“剛纔怎麼跟你講的,是不是傻?”

“又錯,你怎麼不想好再寫”

看到孩子寫字不端正,火氣噌噌往上冒,搶過作業本,不管三七二十一擦掉,接着怒吼:“馬上給我重寫!”

孩子稍稍停頓,就開始兇:“現在幾點啦,你想拖到什麼時候……!?”

相信很多家長朋友們都在經歷這一時期:“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到寫作業,雞飛狗跳,烏嗷喊叫……”

我們還能陪孩子多久?看完後哭了...... 第4張

我建議大家換一個角度去思考,爲什麼孩子不喜歡寫作業了呢?

孩子本身年紀小,專注力就會弱一些,家長一直坐旁邊盯着,催着,不斷打擾,無形給孩子添了不少“堵”,給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很大壓力,學習效率自然就不高。

家長再間歇性即興咆哮,孩子整個寫作業過程是非常不愉快且處於壓迫和恐懼感中,就更難集中注意力,作出正確的判斷了。

所以說,父母這種監工式的陪寫作業,只會使孩子喪失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學習成績也會下降;我們自己還累着,弄不好,心情一差體力不支,還弄到醫院裝支架去了。

那麼,該怎麼陪呢?

我們要明確原則:陪寫作業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自我檢查、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更好的輔助孩子學習。

建議採用四個方法:

1、 孩子做作業時,儘量不要去幹擾或打斷他;

我們一邊做自己的事情,一邊靜靜的看着。

2、 教會孩子使用二八法則;

把80%的時間投入在20%的重點跟難點,20%的時間去掌握剩下的80%,提高學習效率。

3、陪伴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但是不打擾孩子的狀態下,不如專心讀自己的書,父母認真讀書的狀態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因爲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示範。

4、教給孩子方法,引導孩子動腦,獨立做題,不要直接給答案。


孩子的成長,父母都不能缺席

爸爸問5歲的女兒,爸爸不能陪你,是爲了掙錢讓你去最好的學校,你生氣嗎?

女兒說,不生氣啊。等我長大掙了錢,也送你去最好的養老院。

如果父母早期缺乏對孩子的陪伴,等孩子懂事後,會拒絕父母的教育。

情感依賴和親密溝通的缺乏導致在孩子心裏,父母失去了管教他們的資格。

父母不能缺席孩子所有的成長階段。

我們還能陪孩子多久?看完後哭了...... 第5張

教育的過程,應該是父母與孩子一同成長、共同進步。多和孩子交流,你纔會發現孩子其實也能教會你很多東西。

畢竟大部分家長,都是第一次當孩子的爸爸媽媽。

如果我們處理不了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怎能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如果我們對這個世界不再好奇,怎麼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父母的高質量有效陪伴,就是直面孩子問題,勇敢面對自己內心。

也只有父母全身心投入,整個人生都參與到教育中去,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愛,才能夠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長。

父母一直以來的用心陪伴,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中,他們才懂得愛家人,尊師長,愛同學,愛社會,懂得珍惜。

親愛的家長,今天回到家裏時,請你放下那些重要不緊急的工作、應酬、娛樂,給你和孩子一段獨處的時間。聽一聽孩子眼中的自己,或許會讓你淚流滿面。

媽媽學會這一點,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

又一個孩子被勒死了!這種衣服一年害死不少孩子,90%的父母都忽略了,千萬別再給孩子穿了!

孩子爲什麼不懂得心疼你?答案令人深思,建議所有爸爸媽媽都看看

兩小孩喝這個,一死一癡呆!誰敢給我孩子喝,當場翻臉!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