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媽媽能親親我嗎?可以陪我慢慢長大嗎?

媽媽能親親我嗎?可以陪我慢慢長大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在童年的時候,非常渴望和父母呆在一起,這樣它們纔有足夠的安全感。很多孩子內心都渴望父母可以陪自己慢慢長大。

聚會聊天,朋友談到了兒子小可好多的趣事:

小可聽到媽媽講了很有道理的話,抓緊拿本子記錄下來,說要留着講給他的兒子聽。

小可到了五歲還沒有問過媽媽自己從哪裏來,媽媽很是奇怪,終於忍不住問小可,你知道自己怎麼來的嗎?

小可一愣,隨即答道:我知道。

小可會編故事,自己還寫了一本故事集,經常講給媽媽聽,兩人笑點不一致,小可笑得前仰後合,看到媽媽顯得很淡定,不禁問媽媽:不好笑嗎?

媽媽皮笑肉不笑哈哈了幾聲:好笑。

看着孩子一天天長大,筱筱感到很高興,不過也有些捨不得,捨不得孩子長那麼快,兒子已經很少向她索要抱抱了。

朋友擔心孩子再長大些,抱抱自己的兒子會成爲越來越奢侈的事情。

一次,朋友怔怔看着小可,他的個頭快到媽媽的肩膀了,現在的他在認真寫作業,時不時努努嘴、皺皺眉,很快又露出滿意的笑容,這可愛的樣子當媽的真是百看不厭。

小可忽然擡頭和朋友對視了,納悶地問媽媽怎麼了,筱筱說:“媽媽還可以抱抱你嗎?”

小可撲倒了筱筱懷裏,朋友深深抱着兒子,瞬間熱淚盈眶。 開始還抱怨帶娃累的幾位媽媽聽到筱筱的話,變得沉默了,眼睛也溼潤了。

孩子小的時候,是那麼需要媽媽的擁抱和陪伴,甚至哭着鬧着引起媽媽的注意。

一歲多自己走路走得很穩當,出門還是讓媽媽抱着,媽媽總是嫌累,想讓孩子下來走路。

等孩子兩歲半以後,很少會需要媽媽抱着走路了,他們在路上奔跑着、嬉戲着,歡聲笑語。

再大些,孩子體重又增了很多,媽媽想抱起孩子,都很吃力了。孩子再大些,媽媽只能偶爾擁抱一下孩子,孩子未必會接受。

孩子從上幼兒園起,就和媽媽的距離一點點加大,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直到一年見一次,或者幾年才見一次。

在孩子經常嚷着讓媽媽抱抱時,媽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太黏人,有時嫌他煩。

在孩子習慣性牽起媽媽的手讓陪他玩時,媽媽卻忙着手頭的事情,將自己的手慢慢滑脫,掙開孩子的小手。

在孩子和媽媽嘰裏咕嚕說一堆時,媽媽會覺得孩子有些煩,左耳進右耳出地聽着,有時乾脆打斷。

當孩子很少要抱抱,很少牽媽媽的手陪他玩,當孩子和媽媽的對話越來越少,媽媽會不會很懷念孩子小時候黏人的樣子?是否後悔當時沒有好好陪伴孩子玩?

孩子最需要媽媽的陪伴是有期限的,如果媽媽不懂得珍惜,他長大了,你想和他再次親近,可他的心已躲遠。

媽媽能親親我嗎?可以陪我慢慢長大嗎?

麗麗很小的時候,媽媽大多時間忙着在外賺錢,把她交給爺爺奶奶照看。

她感覺自己好像是被拋棄的孩子,媽媽每次回來看她,都會給她帶很多的零食和玩具,可她並不怎麼喜歡。

她想和媽媽玩,但媽媽很快就要去賺錢了,這種分離讓她非常痛苦,一直儲存在她的記憶中。

慢慢長大了,麗麗也習慣了,她理解媽媽賺錢是爲了養活家庭,但她卻很難和媽媽表達親密。

媽媽走過來抱麗麗的時候,她本能地排斥,看着媽媽失望的臉,她也有些難過,但她就是不能夠去抱媽媽。

麗麗上二年級的時候,媽媽把她從爺爺奶奶身邊接過去,也轉了學,但她並不感到高興。

每當媽媽想抱麗麗的時候,麗麗總是躲開,媽媽安撫麗麗,以後會陪在她身邊。

麗麗想不通,以前那麼需要媽媽的擁抱,可媽媽就在眼前,自己卻不再想讓媽媽抱。

長大後的麗麗,有什麼心裏話也不會對媽媽講,也很難和其他人表達親密。

他人對麗麗好一點,麗麗都感覺惶恐不安,要麼躲避,要麼對他人回報加倍;他人對麗麗差一點,麗麗倒覺得很正常。

媽媽也很苦惱,不管怎麼疼愛麗麗,她都難以走進女兒的內心。

心理學研究者安斯沃斯,將孩子對於媽媽的依賴分爲3種類型。

安全型:媽媽在身邊,孩子的表現很自在;媽媽離開,孩子有些心煩;媽媽再次回來,孩子又會安心回到媽媽身邊。

迴避型:媽媽離開不離開,孩子的表現都很冷淡。

反抗型:孩子時刻警惕着媽媽的離開,媽媽離開後極度不安,當媽媽回來,孩子一方面試圖與媽媽接近,一方面對媽媽的安撫表示反抗。

很顯然,麗麗與媽媽的關係形成的是反抗型依戀。

近年來有研究表明,嬰兒期依戀與成年依賴類型有影響。也就是說,孩子小時候與媽媽建立的依賴關係會影響其成人後與戀人的依賴關係。

媽媽錯過了陪伴孩子的關鍵時期,以後不管怎麼想和孩子表達愛和親密,都變得很難恨難。

童年缺少母愛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遇到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

心理學家武志紅談到,幾乎所有向他進行心理諮詢的人,內心都有一個受傷的小孩,他們潛意識最深處的呼喚是:媽媽,抱抱;他們呼喚媽媽的愛,呼喚媽媽的陪伴。

孩子的成長真的很快,每次回老家,都有一羣媽媽懷孕,有一羣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幾年過去當年嗷嗷待哺的娃娃已背上書包上了幼兒園。

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要抱怨帶娃苦帶娃累,請多多陪伴他們,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和支持,這將會爲他們的一生建立起穩定而紮實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不少媽媽雖然陪伴孩子,但是很不用心。

有的媽媽,一邊忙着自己的事情、一邊嗯嗯啊啊地應付着孩子;有的媽媽和孩子玩一會,就感覺不耐煩了,很快把孩子打發了。

更有的媽媽,放不下自己的手機,以至於孩子都想變成媽媽的手機。 而且,現在的媽媽,普遍壓力很大,焦慮煩躁,總想着讓自己的孩子行動快一些。

在餐館吃飯,一位媽媽帶着五六歲的小女孩坐在我旁邊。

女兒輕輕吹着麪條,細嚼慢嚥,吃得很是認真,媽媽則是風捲殘雲般很快把食物吃了個精光。

她催着女兒快些吃,女兒說:“有些熱。”

媽媽拿過女兒的碗,使勁吹了吹,催着:“快吃吧”。

女兒吃麪條的速度加快了一些,媽媽說:“吃得太慢了,走吧打包,我們回家吃,溫度應該剛剛好。”

女兒很不情願地搖頭,媽媽二話不說把女兒的飯菜打包,幾乎是拽着女兒走了。

我幾乎能想象出女孩經常面對的場景:

一大早,媽媽走過來催着說,快起牀,要遲到了;

女孩吃着飯,媽媽說,快點吃,馬上送你去上學;

女孩從學校見到媽媽,媽媽說,快點,我們回家;

回到家吃飯後,女孩在玩,媽媽說,快點去寫作業;

到了九點左右,女孩還想聽故事,媽媽說,快睡覺,明晚繼續講。

即使媽媽帶女兒出去玩,也是一副繃緊了發條的狀態,總覺得自己的女兒慢,不斷地催催催,把孩子弄得也很緊張。

通常,媽媽越催孩子快一些,孩子偏偏做事拖拖拉拉。其實,這種情況下,拖延恰恰是孩子表達自由的一種對抗方式。

用心陪伴孩子,就要放下手頭所有的事情,慢下來,和孩子一起玩。

當你慢下來,用孩子的眼光打量世界,你會發現孩子的世界是那麼的豐富有趣。

文學家周國平說:

有了孩子的意義,應該是透過她的眼睛,去看路邊的蜻蜓、水面的漣漪、天空中看似不動卻緩緩變幻的雲,你需要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我也曾看過這樣一段話:

孩子的到來,正是父母自我療愈的開始,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可以讓父母有機會重新看待這個世界,重新理解生命,重新理解愛與被愛。

孩子給媽媽一個重新認識自己、重新認識世界、重新認識我們與世界關係的機會。

每天用心陪伴孩子,和他一起玩耍,給他講故事、也讓他講給自己聽,領着他走出去玩,發現、探索有趣的事物。

在陽光中,和他一起追影子玩;在草地上,和他一起觀察植物、放風箏;在小路上,和他一起唱歌、閒庭信步;在星空下,和他一起數星星賞月亮;在大海邊,和他一起撿貝殼。

在春天,和他在爭芳鬥豔的花朵中暢舞;在夏天,和他穿梭在枝繁葉茂的大樹下嬉戲;在秋天,和他在碩果累累的果園中摘下豐收的喜悅;在冬季,和他在茫茫的大雪中堆雪人。

趁着孩子還小,多抱抱他,多陪伴他,告訴他“媽媽很愛你”,等孩子長大了,他會記得你給予他的點點滴滴快樂的時光。

不管何時何地,每當想起自己的成長,他的嘴角都會不自覺地揚起;媽媽的鼓舞和支持,永遠都能使他心中升騰起愛和力量。

牽起孩子的小手,用心過好每一天,將來纔有美好的故事值得我們和孩子去細細回憶和悠悠品說。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