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讓孩子成爲完整的人,自問自答我所理解的新教育

讓孩子成爲完整的人,自問自答我所理解的新教育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爲父母的我們,無論孩子是剛滿一歲的學步兒,還是快要進入小學的年齡,都會對孩子未來的教育有所憧憬和規劃,除了傳統的公立教育,我們也知道有私立、國際學校。然而,所有的私立和國際學校都是新教育嗎?新教育又是什麼?

新教育=一切不是公立的教育形式

但兩天的思辨會,以及隨後更多和吳老師的交流,讓我有機會修正自己的理解,對新教育有了更多思考。我在這裏儘量將接收的信息進行還原,也希望無論孩子大小,大家能靜下來,認真思考一下,你所向往的是怎樣的教育。

說到新教育,其實並不新,至少對於培養什麼樣的人,已在許多探索教育的人口中有過論述。總結下來,大概有幾個關鍵詞:未來社會的生存力、父母的侷限性、內在自我意志、創造力、幸福感。

第一問: 未來社會需要怎樣的人?

前幾天有個新聞說在英國一個名叫小P的機器人“逃出”實驗室,跑到大街上。雖然不是未來學家,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將使未來的三五十年成爲一個機器/電腦替代人工的時代,這一論斷似乎大家都有共識。我們的孩子,在未來的社會如何生存,並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似乎與他們將要選擇的職業有很大關係:那些電腦無法複製、不能用歷史數據或信息來做出決斷的工作,或許是更有價值的工作。比如與人互動緊密的工作:醫生(醫生都有被取代的可能,比如精密的機器手現已可以更好完成手術)、老師或心理諮詢師;比如創造性極強的工作:工業設計、藝術創作、機器所不能替代的手工藝、寫作、各種創意等。(肯定還有很多種類,原諒我想像力不夠豐富。)

讓孩子成爲完整的人,自問自答我所理解的新教育

第二問:培養這樣的人,父母現有的能力足夠嗎?

答案顯然是不。父母不足夠、祖父母就差更遠。第一個簡單的原因就是我們的經驗是過去幾十年積累起來的,要想用我們有限的認知去培養三十年後的人才,是不可能的任務。第二個原因則是我們的大腦被高度結構化,因爲順應了集體以及社會的權威,絕大部分的成人是失去自我與內在斷裂的。(這部分內容與《非暴力溝通》倡導的內容有很多想通之處,大家可以自行查閱) 所以,這樣的成人去培養的孩子也只能成爲一個“唯唯諾諾、缺乏責任感、畢恭畢敬服從”的人((引自《非暴力溝通》)),他們是沒有創造力和與人緊密連接的能力的:跳不出枷鎖,也因與自我斷裂無法感知他人情緒。所以,認識到這一點,首先能做的就是自我成長,成爲一個更爲言行一致、獨立思考的人。

第三問:新教育致力培養的人是怎樣的呢?

簡單一句話——成爲有自我意志的人。什麼是有自我意志呢?有的人認爲特別有主意、內心強大不受外界影響,就是自我意志。這隻說出了一部分特徵,還不夠全面。我所理解的有自我意志的人:他們不被權威所左右,與自己的內在和感受連結緊密,因而能夠做出內外一致的言行和判斷。

展開說,他們追求自由也尊重規則,面對外界挫折和否定有穩定的自我,既能內省也能堅持自我;他們富有同理心,善於洞察人性,情商甚高;他們對未知充滿好奇和敬畏,學習能力很強,可以真正做到與時俱進;正是與內在生命力的聯結,讓他們知道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併發揮出最大的創造力與能量。這,是我所理解的一個擁有自我意志的完整的人。(與薩提亞所說的高價值感高自尊,一致性的人如出一轍。)

舉個例子來說,喬布斯的辦公室200多平米,裏面幾乎什麼都沒有,最重要的東西是中間的一個坐墊,是喬布斯用來打坐的。他的靈感與關鍵決策都是通過與內在自我聯結而獲得的。

讓孩子成爲完整的人——自問自答我所理解的新教育所以,我覺得這樣的人,太難培養。不僅需要家長有持續的自我成長,還需要學校提供足夠尊重個體的學校環境,更需要生活的社區整體有這樣的氛圍。有人說,這簡直就是烏托邦!說實話,這也是我在聽老師描述時心裏想到的。可貴的是吳老師已經在實踐,在麗江開了學校,將家長們集合起來,共同創業,共同成長。 我請教了老師,國外有他設想的這種環境嗎?他認爲北歐基本上已經做到了。

讓孩子成爲完整的人,自問自答我所理解的新教育 第2張

第四問:我估計大家會懷疑,這麼培養出來的孩子,怎麼適應中國社會?

我沒有問老師這個問題,因爲我相信二三十年後,地球更加扁平化,孩子們要面對的是來自世界其他國家孩子的競爭,我相信二十年後的中國也會更加與世界接軌,各個方面更加趨同。 所以,如果咱目標是奔着未來去的,就不是問題。我所認識和一起工作過的許多外國人,確實就是吳老師描述的那個狀態。

第五問:那我現在怎麼辦?不敢讓孩子從公立中出來,沒勇氣嘗試新教育,但還挺嚮往那樣一個狀態。

不要問我,我也沒有答案。我現在的階段正在試圖尋找更多的信息,幫我做出正確的選擇。只是瞭解新教育的涵義,讓我們知道了孩子可能會有的一個狀態,如果我們嚮往,至少可以從兩點做起:第一,在家庭中,可以創造出一個更加平等、開放和相互尊重的氛圍;第二,從我們自己做起,成長爲一個更完整的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