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不讀書,怎麼能學會正確地和小孩聊聊天?

不讀書,怎麼能學會正確地和小孩聊聊天?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多少年前,陳奕迅有一首流行金曲《shall we talk》,歌裏這樣唱:“shall we talk,就當重新手拖手去上學堂,陪我講出我們最後何以生疏”。雖然這歌裏講的並不只有親子之間交流的乏力,可細想想,倘若從一開始,我們就努力琢磨尋找着和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又何至於有一天會

在今天的故事裏,便有這麼一個可能是世界上最耐心、又最溫柔的大人,他用了一整本的書篇幅,只爲陪伴一個小孩,一個陷入了“人生大問題”的苦惱之中的小孩,而最奇趣的地方正在於,這個大人並沒有什麼超能力或是讀心術,所有他願爲、能爲這個小孩付出的不過是,陪他聊天、帶他出門走走,然後又和小孩一同回家去了。

不讀書,怎麼能學會正確地和小孩聊聊天?

《做件大事情》| 西爾維·尼曼 & 英格蕾德·戈登

假使只是快速粗讀一遍該書腳本,你可能會感覺這麼一個短短四十頁就講完的故事,與我們小時候都寫過的命題作文“記一件難忘的小事”並無不同,從一個小孩的困擾出發,以一件“以小見大”的事情來昇華作結。若能耐着性子,摒除“總是文字先行”的閱讀習慣,將文圖結合起來細細揣摩,你很快會發現這個故事跟我們兒時的那些作文實在迥異。

在整個故事開始之前,來自瑞士的文字作者如是寫道,致生命中每一件你即將去嘗試的“大事”與“小事”。是的,無論對於多大年紀的人來說,生命無非是“大事”與“小事”的集合,這本直接命名爲《做件大事情》的繪本講述的正是一個小小孩思考人生大問題的故事。

請不必懷疑,小小孩如何會有爲“人生大事”操心的那一天。恰恰相反,孩子的天真,從來不會阻礙他們碰觸來自成人世界的各種大命題,有時候這種天真甚至會讓小小孩感到迷惘。

今天的故事裏,就有這麼一個小男孩,他年紀雖小,卻想“做件大事情”。但對於孩子來講,什麼樣的事情纔算“大事情”,如何才能完成一件“大事情”?這可真叫人苦惱啊。

不讀書,怎麼能學會正確地和小孩聊聊天? 第2張

對於已經成爲了家長的我們,我們的苦惱可能更在於,如果有一天自己身邊的那個小傢伙因爲這種無從捉摸的問題愁眉不展,我們該如何抽絲剝繭,陪他一點點剝除心中的迷霧呢。

書中的大人是這樣做的:他着眼於有形、可感知的“大”,先從“什麼纔算大”開始,猶如剝洋蔥般層層推進,希望能弄清楚小孩所謂的“大”究竟是什麼。

於是,你會看到故事裏使用了諸如這樣想要捕捉、描繪“大”的詞句——

不讀書,怎麼能學會正確地和小孩聊聊天? 第3張

像一座大山那麼大?

那像一頭大象嗎?

大得像一棟高樓嗎?

那麼,像一個大房子嗎?

……

不讀書,怎麼能學會正確地和小孩聊聊天? 第4張

還是像一場長途的旅行

……

至此,有關“大”的討論,都還是非常具象的。當大人給出的對“大”的描繪被小孩一一否決,這種有關“大”的討論開始慢慢從具象變得抽象起來——

孩子表示,他認爲的”大”,“也許有一點像一座燈塔,在海邊的那種”,但這絕不是將“大”等價了燈塔的高度,更不是將“造一座燈塔”等價於他想要去實現的“大事”,而是燈塔被大海包圍、晚上亮起燈光的整體感覺,在他看來是一種“大”。

不讀書,怎麼能學會正確地和小孩聊聊天? 第5張

作爲一個成人讀者,讀到這裏恐怕都會和故事裏的“大人”一樣感到內心很迷茫。然而這確實是非常符合天真的孩子們在梳理內心想法時所經歷的現實:面對巨大的世界,他隱約感到自己的渺小無力,本能地想對抗這種渺小無力的感覺,於是說出了“我要做件大事”這樣的話,這樣的“大”既不空洞,也不浮誇,它不憑空而來,在在都是孩子內心感覺到的現實投射,因而他需要大人耐心的陪伴,同時也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疏通這種無助感。

緊接着,一個至今讓我覺得讀了就會心底一動的情節出現了——

小孩始終沒能走出無助感的困擾,大人也始終沒能完全弄懂孩子的意思。大人突然好想給這個孩子一個擁抱,但他卻忍住了,因爲他知道這個時候的孩子,需要的是比一個擁抱更重要的東西,是幫助他解決困擾着他的問題。

一個只用了最小篇幅來描寫的細節,卻折射出大大的無私的愛:真正的愛,從來不是我給予你我想給予的,而是我設身處地爲你着想之後,給予你真正需要的。

故事行至最後,大人和孩子來到海灘上散步,那在海灘上發生的一切究竟是不是我們以爲的所謂“昇華”呢?

或許也並不是,從閉門造車的無助中解脫出來,大人和孩子真正地投身到寬廣的世界中,當他們真正地面對大海,他們對世界之大產生了實在的體認,而由此他們的探索自然而然也走向了一個更爲正確的方向:他們真的找到了完成一件“大事”的方法……

不讀書,怎麼能學會正確地和小孩聊聊天? 第6張

“你不覺得嗎

每當我們看到大海

就會想

我們一定可以做一件大事”

小孩這樣告訴大人

至此,這一場有關“大”的探索,由虛而起,復又腳踏實地。

我相信,每一個細細品味過整個故事的讀者一定已經感受到了那種無處不在的“大”與“小”的對比:“大”人與“小”孩,困擾“小”孩的“大”問題,對“大”的無數次細“小”的探討,最終由一件舉重若輕的“小”事解決了小孩的“大”困擾……

正如同這世間任何一對相悖卻又相輔相成的概念,“大”因“小”而顯得“大”,“小”也因“大”而是爲“小”,而在這本書裏,這種有趣的對比關係既是文字遊戲,也是構圖佈局,貫穿了整個作品。

不讀書,怎麼能學會正確地和小孩聊聊天? 第7張

古今中外,從來不缺嚴厲的父母,甚至更因此誕生了許多“忤逆”的孩子。嘴上說着、心裏也明白瞭解並尊重孩子的真實想法何其重要,卻礙不過來自現實、也來自於自身的重重障礙。或許每個成年人都該在讀完這個故事時反詰,究竟什麼纔是真正的“大”和“小”,假如有機會,自己身邊的小傢伙也遇到了他人生的大問題,自己會否像故事裏的大人那般耐心細緻,一遍遍去傾聽分析孩子嘴裏那些乍聽上去沒什麼邏輯的話,陪他一次次秉持着天真的態度,偶爾迷茫卻不失主見地一點點探索世界?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