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不想去、啃手指、被懲罰,寶寶幼兒園難題怎麼破?

不想去、啃手指、被懲罰,寶寶幼兒園難題怎麼破?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也許孩子出現的“打人”“搶玩具”“大聲哭鬧”的現象被很多人誤解,別人根本無法體會到作爲媽媽心理上微妙的變化……

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陪伴在他們身邊,這真的很不容易!(下方是我總結了幼兒園時期孩子的三個常見案例,希望可以幫助到因此焦慮的父母們)

不想去、啃手指、被懲罰,寶寶幼兒園難題怎麼破?

1、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

不想去、啃手指、被懲罰,寶寶幼兒園難題怎麼破? 第2張
我叫毛毛,今年3歲半,我特別不喜歡去幼兒園,要是每天生病就好了,這樣就不用去幼兒園了。媽媽每次問我爲什麼不想去的時候,我告訴她,是因爲我吃飯很慢,老師和小朋友都催我快一點,讓我加油,我很不喜歡這樣。媽媽知道後,也教我怎麼吃得更快的方法,可我一點都不想學,我覺得老師一點都不喜歡我,她喜歡森森更多一些。森森是我們班的模範生,他4歲了,做什麼遊戲都特別快,完成的也好,老師總拿他當示範。而這一切,我不敢告訴媽媽,因爲媽媽每天都問我:“今天吃飯快不快啊?”“老師有沒有說你啊?”“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啊?”我越來越不想去幼兒園了。

正確的打開方式孩子上幼兒園的目的其實不是爲了更多地學習知識,也不是爲了跟其他小朋友產生行爲上的競爭,而是爲了更好玩兒、跟小朋友產生更多互動的樂趣。如果孩子的這種需要沒有得到合理和充分的滿足,那麼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沒有快樂可言。因此孩子會失去上幼兒園的動力,甚至就會發展成不願意或者害怕上幼兒園。那麼作爲家長可以有一些措施和方法。

首先家長需要向小孩子多講幼兒園的一些好玩的地方、有趣地方。可以暗示給孩子:“老師像媽媽一樣那麼喜歡你”、“老師就像媽媽一樣”、“有什麼不高興的事情你都可以告訴老師”。家長也可以告訴孩子:“幼兒園裏有很多小朋友,你們會在一起玩遊戲、會講故事唱歌。”,讓孩子對幼兒園和老師產生一些好的印象併產生嚮往和期待。另外家長不能用一些負面的語言來嚇唬孩子。比如——“你如果不聽話我就把你送去幼兒園”、“你要再調皮我就告訴你的老師,讓老師收拾你”等等。這樣的話孩子會把幼兒園和老師看作是恐懼的對象,會拒絕去幼兒園。

要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引導。比如在接送孩子的時候,家長不要問孩子一些消極和負面的問題——“在幼兒園裏老師有沒有批評你”、“今天有人欺負你”,這些負面的信息只會強化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和害怕。在接送孩子的時候家長可以多跟孩子聊一聊幼兒園裏的朋友,比如—— “今天跟你玩兒的怎麼樣?”、“老師見到你是不是特別開心?”、“今天你有沒有結交一些新的小朋友?”、“老師看起來很喜歡你”,這些話語會讓孩子對老師、對幼兒園、對小朋友產生好感。甚至也可以多問一些有積極的引導性的問題:“今天幼兒園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今天有沒有玩新的遊戲啊?”這些積極的交流可以讓孩子看到幼兒園也有很多積極的地方。另外,媽媽在孩子入園之前也可以適當的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去熟悉那裏的環境。剛開始入園的時候,也可以允許孩子帶上一兩件他平時最喜歡玩的玩具、或者是孩子平時最喜歡的東西在身邊,來幫助孩子度過一個適應期。

給新入園之前的媽媽一些建議:孩子入園之前最好能夠培養孩子獨立吃飯、自己上廁所、穿衣服、繫鞋帶、穿鞋子等等這些生活上的細節小事,讓孩子能夠獨立完成。甚至媽媽也可以教給會給孩子一些尋求幫助的語言比如說——“老師我想尿尿”、“老師我想大便”、“老師我渴了”、“老師小朋友搶我的東西”、“老師他打我”、“老師我需要幫助”等等。可以通過反覆的模擬練習,讓孩子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與想法。這樣也可以緩解孩子因爲離開家人而不能尋求幫助時產生的心理壓力。

2、離不開的“拇指兄弟

不想去、啃手指、被懲罰,寶寶幼兒園難題怎麼破? 第3張

我叫元寶,今年3歲。我已經上幼兒園了,剛開始去幼兒園的時候,我很不願意,因爲有很多東西是我不會的:吃飯、穿鞋子、做遊戲……看到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我多想也和他們一樣啊,可是我不知道怎麼辦。每當這時,我的好朋友“拇指兄弟”會陪着我,每當我吃手時彷彿就像是在吃媽媽的乳頭,這能讓我感到安全。開始的時候媽媽當作沒看見,後來我吃得越來越頻繁了,每次心裏緊張、不開心的時候,都想吃會兒,這種感覺就像回到了媽媽的懷抱一樣那麼踏實。今天我又吃手了,奶奶看見了,她大聲的說我沒羞,媽媽說以後不許我再吃手了,我覺得委屈極了。

正確的打開方式

造成幼兒吸吮手指、戀物等行爲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孩子內心的緊張和不安。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消除孩子此類心理行爲的問題,就要努力找到引起孩子內心緊張和不安的因素,然後消除這些因素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孩子吸吮手指、戀物其實都有一定的心理壓力和缺乏安全感。由於有心理壓力和缺乏安全感而出現的行爲問題除了吸吮手指、戀物之外,可能還會有咬嘴脣、咬指甲、或者是吃衣角、粘人、撕衣服、拔頭髮等等。對於孩子由於內心緊張不安而出現的此類心理問題要正確應對,打罵、懲罰、責怪,威脅孩子都會強化孩子行爲的發生,會導致孩子產生其他更爲嚴重的心理問題。

另外造成孩子內心緊張和不安的因素也有家庭和環境方面的原因。比如說父母關係不和、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冷戰;環境突然變化包括剛剛去幼兒園、搬家、或是中途更換撫養人、或是家中的親人突然去世。同時也與教養方式有關,比如說父母對孩子過於嚴厲、或者是有過高的期望、父母工作忙很少和孩子有娛樂溝通的交流時間等等,這些都會導致孩子的心理不同程度的緊張和不安。所以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爲的時候,家長應該從以上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一下到底是哪些因素可能會導致孩子內心的不安,然後再試圖消除這些緊張源,讓孩子在輕鬆和愉快的氛圍當中成長。

我們不能強行地禁止孩子吃手、黏人、戀物等行爲。因爲禁止只能從表面上消除這些行爲問題,並不能減輕孩子內心的緊張,更不會去消除他內心的不安。相反還有可能會強化孩子的心理負擔、會產生其他替代性的心理行爲問題。比如說孩子吃手的行爲消失了,但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孩子開始咬嘴脣或者吃指甲了,甚至開始揪頭髮了,而且發生的頻率可能會比原來更高。這是因爲這些心理行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緩解孩子內心的緊張和不安,所以他們戒不掉。

因此父母不要過度的長按孩子吃手、黏人、戀物等因心理緊張不安而產生的行爲。因爲過度的長按反而會增加孩子內心的緊張與不安,從而導致他心理行爲問題出現的頻率提高。

3、老師罰我,我根本不在乎

不想去、啃手指、被懲罰,寶寶幼兒園難題怎麼破? 第4張

我叫樂樂,今年4歲,我膽子比較小、長相一般、學東西很慢,這些是奶奶跟鄰居的阿姨們聊天時說的,你們也可以叫我笨笨,因爲奶奶就經常這麼叫我。我平時跟爺爺和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媽媽因爲工作忙,每週纔來看我一次,雖然我知道他們也很無奈,可我感覺總有點兒失落。我喜歡去幼兒園,因爲有好多小朋友和老師可以陪我玩,但是上課時有好多規定,不讓說話、不讓亂跑,但是每次在我做鬼臉、亂跑亂跳時,老師總會第一個注意到我,雖然她會批評我,但至少她會看我、能跟我說話,這讓我很開心。昨天我在課堂上又做鬼臉了,老師罰我站,我根本不在乎,甚至我還覺得很開心呢!

正確的打開方式

每當孩子有一些不良行爲出現的時候,我們要考慮我們的應對方式。懲罰有可能也會變成強化孩子不良心理行爲的一個強化物。所以在弄清孩子不良行爲問題之前,要先弄清孩子的心態和需要,否則懲罰只是會讓孩子享受懲罰所帶來的快樂。

孩子剛開始出現某種不良行爲時,作爲父母首先應選擇的應該是觀察。比如孩子在什麼時候會出現的這種不良行爲?要考慮下孩子出現不良行爲的年齡段。

在上述案例中,這個孩子的父母經常不在身邊,但是他又非常渴望他的父母能夠給他安全感給他迴應,讓他感覺自己不被拋棄、讓他感覺自己仍然是一個好孩子,仍然是一個值得父母愛的孩子。但是由於跟爺爺奶奶長期居住在一起,而且又會得到很多爺爺奶奶負面的一些語言和不認同,那麼就造成孩子內在的自我認同——我很一般,又沒什麼特長。他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被人忽視的孩子。而老師懲罰批評他的這個行爲正好滿足了他被人長按的心理需要。

當孩子通過父母的批評指責和懲罰而得到更多的快感時,我們要考慮孩子平時所需要的其實就是父母對他的長按。如果父母能夠與孩子有更及時的交流與互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被支持的,那麼孩子可能就不需要用一些對抗性的行爲來表達自己的需要。比如孩子在做錯事的時候,父母如果能夠了解他爲什麼這樣做,然後引導他應該怎麼做,這個效果要比懲罰他、大聲批評他要好得多。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