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的愛是孩子的情感包袱嗎?

你的愛是孩子的情感包袱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都說當今的孩子充滿壓力,繁重枯燥的學習、老師家長的期待、競爭激烈的社會……這些無處不在的壓力來源,讓孩子們疲憊不堪。但在這些壓力來源之外,還有一種,可能是很多家長沒有想到的,就是來自家長有條件的愛。

都說當今的孩子充滿壓力,繁重枯燥的學習、老師家長的期待、競爭激烈的社會……這些無處不在的壓力來源,讓孩子們疲憊不堪。但在這些壓力來源之外,還有一種,可能是很多家長沒有想到的,就是來自家長有條件的愛。這種有條件的愛,讓很多家長無形之中成爲孩子的壓力來源,也變成孩子揹負的情感包袱,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

孩子如何背上“情感包袱”?

筆者認爲,中國家庭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模式,兩種操控”,是家庭中情感包袱形成的重要原因。

“一種模式”

所謂的一種模式就是在當今,以獨生子女家庭爲主要成分的社會結構所產生的,“4+2+1”的家庭教養模式。兩代人六個成人,照顧一個孩子。孩子在這種教養模式下獲得了多份的愛,同時也承擔着多份的期待,無形之中對孩子的壓力是加倍的。

“兩種操控”

兩種操控則是在兩種教養方式下對孩子不同表現形式的控制性,分爲“專制型操控”和“溺愛型操控”。兩種操控都是有條件的,實則是以愛爲名對孩子進行的情感性綁架,不利孩子的個人成長。

“專制型操控”

“專制型操控”是在用專制型教養方式對孩子的進行操控。什麼是專制型教養?專制型父母強調控制和無條件的服從,他們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則,對孩子進行嚴密的限制和控制,還可能會經常懲罰,甚至打罵孩子。

筆者的一個朋友就成長在這樣專制型的家庭中。有一年十一長假,朋友邀請我去她的家中做客。奇怪的是,她在家裏的表現和學校大相徑庭。在學校愛笑愛鬧的她,在家中卻是安靜沉默,早上六點就起來做飯、幹家務,忙個不停,在停歇時總是靜靜的發呆。回校途中,筆者忍不住提出疑問,纔在她的回憶中,得知了原因。

你的愛是孩子的情感包袱嗎?

原來,朋友的母親是一個很強勢的人,從小就對她要求嚴格,一旦違反母親意願,就會受到嚴厲懲罰。她的母親給她制定了很多要求,例如不能在家玩手機、一旦在家就必須把家務做完、和父母說話不能頂嘴等等。她母親經常說:“你是我生的,就得聽我的”,還說過“不聽話,就打死你”。

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她喪失反抗的勇氣,在壓抑中,對母親又怕又愛,對這個家既想逃離,又想親近。只有在離開家,她才能做真實的自己,不再壓抑,也就呈現出家裏和家外截然不同的兩種分裂狀態。

這樣專制型的家庭,家長扮演着絕對的權威者,通過制定規則、實施懲罰來對孩子進行控制。展現的是一種有條件的愛,即“想要我愛你,就聽我的話”、“聽我的話,纔是對你好”,不關心孩子感受。

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敏感又脆弱,難以感受快樂,更容易恐懼和焦慮。容易形成孤僻內向的性格,被動、缺乏溝通技巧和對他人的信任。值得注意的是,長期的壓抑會引起更劇烈的反彈,在進入青春期或者脫離父母掌控後,這些孩子更容易產生叛逆行爲。

想要避免這種操控的產生,家長可以從心態和行爲兩個方面進行改變。

心態上,家長要認識到,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意志的,他們會有很多聲音想要表達,很多感受想要告訴家長,想有自己的夢想,獨立支配的人生,而不是作爲家長的所有物。尊重和支持他們的意志和聲音,更利於孩子的成長。千萬不要把孩子作爲完成自己夢想,實現自己期待的“工具”。

行爲上,家長要允許並鼓勵孩子抒發自己的想法,在訂立規則和提出要求時避免強硬態度,可以用商量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制定,完成不了再適度懲罰,完成後及時鼓勵。還要解釋規則訂立的理由,讓孩子心甘情願,沒有怨氣的執行。

“溺愛型操控”

“溺愛型操控”的表現和“專制型操控”的表現方式有很大不同,控制孩子的不是規則和專制,而是情感,利用孩子對家長的感恩心理,像溫水煮青蛙一般影響孩子。

以下場景,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孩子不愛學習:“我們每天這麼辛苦還不是爲了你,你要好好學習給父母爭氣啊。”

孩子犯錯,不聽話:“你這樣做對得起我們嗎?”

孩子不願意做某件事:“爸媽都是爲你好,聽我們的沒錯。”

這些場景中“爲你好”的概念頻頻出現,家長把自己的行爲和孩子牢牢的捆綁在了一起,無形之中暗示孩子。逐漸讓孩子相信,一切都是爲他好,應該聽家長的,就會在情感的影響下,難以拒絕父母的要求,照着父母“爲你好”的安排,成爲父母所期待的樣子。這樣的愛也很容易成爲孩子的潛在壓力來源,一旦不能達成父母期待,他們更容易產生焦慮和愧疚。

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家長對孩子過於旺盛的保護欲,一方面來自家長的“委屈心理”。家長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希望讓孩子少走彎路,在保護孩子的過程中就不自覺會用情感去說服孩子,聽從自己的安排,雖然本意是好的,卻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

那麼,什麼又是“委屈心理”呢?當期待得不到滿足,或者付出達不到想象中的回報時,就很容易產生委屈心理。特別是辛苦一天後下班回家,卻看到孩子不寫作業,只知道玩耍,這樣類似的情境中家長就很容易引發“委屈心理”:我在外面辛苦,你卻這麼不聽話,怎麼對得起我呢?進而容易對孩子發脾氣。其實,在家長一遍遍強調“爲你好”時,就包含着回報心理:我爲你付出這麼多,你要對的起我啊。

家長應該正視自己的心態,不要過於保護孩子,應該相信孩子會慢慢成長爲健康有能力的個體,能自己做決定,把握自己的人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讓孩子自己去做事情、下決定,給孩子空間和機會鍛鍊能力。

同時避免委屈心理的產生,不要太過把重心和做事的出發點落於“爲孩子好”,因爲這樣歸因做事,容易過於沉浸在自己的付出中,一旦孩子完不成期待,就會引起情緒上的爆發。

希望每個家長都能正確的愛孩子,不讓自己的愛成爲孩子的“情感包袱”。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