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情感缺失”是孩子童年之殤,你在製造犯罪分子嗎?!

“情感缺失”是孩子童年之殤,你在製造犯罪分子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熱衷推理劇迷的媽媽,你會在《24個比利》、《犯罪心理》、《24重人格》,以及中國的一些犯罪推理小說中,找到犯罪根源——大多與童年遭遇有關。

國產劇《他來了,請閉眼》就是一個典型,劇中的大反派謝晗就是一個母愛缺失、家庭關係糟糕的典型。對他而言,金錢不代表幸福,離異的家庭,拋棄自己的母親,花天酒地的父親,均讓謝晗的成長環境猶如一團亂麻。

不得母愛的謝晗將對母親的憎恨轉移到所有女人身上,甚至綁架一家人然後作爲男主人和他們一起生活。在這個行爲背後的潛意識幻想裏,他終於擁有了一個溫暖完整的家,並且在這個家庭裏享有足夠的掌控性權力地位,完成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我在大學期間非常癡迷佛洛依德的著作,尤其是《夢的解析》,這是一本解讀潛意識在夢境中如何反映的著名心理學著作。弗洛伊德在書裏首次討論了後來發展爲戀母情結理論,也就是俄狄浦斯情結。然而他也進一步闡述,很多人在成年以後,一些性格上的缺失或者怪癖,都跟幼年時沒有獲得完整的母愛有關。

很多讀者也許覺得這種童年遭遇導致日後犯罪,不過是電視劇裏演繹誇張的,離我們很遙遠。然而,白銀案就是一起活生生的例子。

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近日請來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玟瑾,獨家剖析了白銀案背後的犯罪心理。

“情感缺失”是孩子童年之殤,你在製造犯罪分子嗎?!

出於記者對時事的敏銳和好奇,我在仔細閱讀了這期節目的文字版後,不禁心情越發沉重。白銀案主犯高某的種種作案行爲和手法,跟其母親早年離世和自己是家中老幺大爲關聯。由於原文很長,我把李玟瑾教授的觀點做一個總結和梳理。

(一)

爲什麼孩子長大後會成爲同性戀?

李玟瑾教授非常贊同弗洛伊德的觀點,嬰兒早期對母親的要求是吃奶以及媽媽的懷抱。隨着年齡增長,會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好奇。但是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育,以及學校和社會的教育,似的孩子的需求被其他生活的樂趣轉移和昇華了。

可是,有的孩子在興趣昇華的過程當中,一旦某些環節有缺陷,他的情感就會停留在某一階段,包括同性戀實際上也是在孩子的發育過程中,一個複雜變化的心理問題。

孩子小時,最早的是與母親或者父親的血緣關係,繼而發展爲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的同伴關係。幼兒園、小學初期,孩子是沒有性別意識的,按照李玟瑾教授的觀點是“中性”的。

何時開始同性的?就是青春期前期,一般在小學五六年級到中學,你會發現有個現象是男孩和男孩一堆,女孩和女孩一堆。

這個就叫同性發展。同性發展是在大家逐漸長大時,孩子要尋找跟自己相同的人作爲心理上的依賴。依賴的過程中有的滿足得好,有的滿足得差。

滿足得好,孩子會跟同性建立非常好的關係。但有的人就會停留在這個階段,不願再往異性上發展。

16歲之後的花季,即對異性開始感興趣了。此時,同性關係滿足得好的孩子就開始接觸異性了。(早戀是心理髮展的正常階段,需正確引導。換句話說,早戀的孩子,父母該慶幸不是麼?)

但是,有的孩子對同性的情感一直沒有滿足,或者說同性很單一,異性又有挫折,這時候他就會停留在對同性的情感上。同性戀分兩種,一種叫真性、一種叫假性。真性的跟生理有關,而假性的往往跟經歷有關,多數還是和經歷、生活發展經歷有關。

(二)

家中排序最小的老幺往往容易出問題

在白銀案中,高某的家庭背景讓人深思:他有五個姐姐,有兩個哥哥,母親早年離世。

李玟瑾教授分析,在家中的出生順序對孩子性格和心理髮展影響是很大的。這一點,在正面管教的體系中專門有一個章節,探討出生順序對孩子心理的影響。我認爲她們的觀點有相似之處。

最小的那個孩子,因爲受到父母的寵愛,以及哥哥姐姐的照顧,比較容易發展成爲自視過高卻能力不足的心理狀態,表現爲驕縱、嬌氣,自私任性。

這一點,李玟瑾也是如此認爲的。高某應該是在一個被寵溺的背景下長大。因爲在家中排序最小的孩子,不用幹家務活、好吃的都要緊着他,所以他的生活能力會很弱。但他應該也是比較聰明的人,據說家中曾經出過舉人。

由於他自己有好幾個姐姐,他對女性是很熟悉的。但可能姐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滿足他的一些要求,所以他對女性很輕視。

那麼,一個心氣很高的、任性的人,當結婚後遇到生活的壓力以後,他可能就會不擇手段,把殺戮當成舒緩壓力的一種途徑。

(三)

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超乎想象!

對於白銀案,李玟瑾最想說的是“人性”。

人性是養出來的。

“養”是一個很微妙的詞,但裏面有很大部分的心理學知識(所以建議有條件的父母,看一些心理學的書,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大有好處)。

嬰兒早期的撫養,區別其他動物最大的特點,在於依賴——尤其依賴撫養的這個人。我們知道,嬰兒一出生,脖子很軟,抱嬰兒只能橫着抱。要把小寶寶放在臂彎。

爲什麼要放在臂彎?因爲撫養人身體的氣息,從嘴和鼻子呼出來的氣味,很自然就被孩子聞到了。所以嬰兒在記住撫養人的過程中,實際上首先是除了接觸身體之外,最重要是記住了撫養人的氣味。

喂完奶,都有一個拍嗝的過程。把孩子放在大人的肩膀上,可以媽媽來拍,也可以父親來拍。如果兩個都有的話,這個孩子的心理髮育就會特別好。如果只是媽媽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所以人性養成的過程。

“養”是特別微妙的一件事。

李玟瑾教授特別強調,父親的角色非常重要。

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很多沒有學過育兒知識的父母也能養出好孩子,不乏一些農村父母。最關鍵的是:他們對孩子負責,而且父母親的角色都沒有缺位。

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即便養出一個“壞”人是小概率事件,但我們仍需要未雨綢繆。當下最重要的,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錢再多、官再大,都比不上膝下承歡的快樂。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