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什麼樣的母愛才是“恰到好處”?

什麼樣的母愛才是“恰到好處”?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情感依附,是近幾天我們在討論張靚穎媽媽公開信時,常常會看到的一個詞兒。母愛,或者說父母對子女的親情,常常在主流話語中被塑造爲最動人、最無私的一種情感。

情感依附,是近幾天我們在討論張靚穎媽媽公開信時,常常會看到的一個詞兒。母愛,或者說父母對子女的親情,常常在主流話語中被塑造爲最動人、最無私的一種情感。但在歌頌母愛偉大的背後,因爲不易察覺,我們卻往往忽略了母愛中的控制與依附。

什麼樣的母愛才稱得上恰到好處?這種恰到好處又細緻入微的愛,又如何能塑造我們的生命。今天,小馨與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爲回答以上問題提供一些線索。

情感依附:愛在細微中塑造生命

《情感依附》記載了一項跨越了30年的兒童成長心理研究,展現了76個美國家庭“父母-子女”的關係案例, 對76位受訪者從出生到成年的生活歷程進行了觀察、評估和探索,生動揭示了童年期父母的養育方式對孩子的心理髮育以及成年後的社會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從這本書中,我們也許能瞭解到,父母內心對孩子的愛,怎樣在微觀的層面上將其具體化,怎樣與孩子建立充滿情感和創造力的微觀互動,建立起一種積極、安全、恆定的關係,促進孩子早期心理上的健康成長,爲將來的獨立和個體化做好準備。

什麼樣的母愛才是“恰到好處”?

早期家庭關係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瓊四個月大的時候,母親把她抱在肩膀上,她們的目光跨過操場看向正在拍攝的父親。母親用鼻子蹭着瓊,孩子開始流口水並微笑,然後將目光轉向母親。就在同一瞬間母親卻看向了別處,她們的眼神不曾相遇。孩子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目光變得呆滯,臉上沒有了表情。類似的事件重複發生了多次。”

這是《情感依附》書中的一個案例,那是一個患自閉症的3歲女孩,名叫瓊。本書作者之一馬西爲了找到治療的切入點,從瓊的父母那裏要來了她早年生活的家庭錄像,反覆觀看之後在其中發現了上述的細節。當然,這不能說是造成瓊的自閉症的唯一原因,但這類微觀層面的眼神的錯失肯定會給孩子投下陰影,孩子會因爲無法感受到與母親的情感聯結而陷入沮喪之中。如此一點點積累下來,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

什麼樣的母愛才是“恰到好處”? 第2張

《情感依附》中記載的這個縱向母嬰研究的項目,由西爾維婭·布洛迪教授於1964年發起,歷時30年,在上世紀90年代,由本書作者亨利·馬西與內森·塞恩伯格接力承擔完成。他們用五年時間反覆觀看76位受訪者的嬰兒期、童年和成年的生活錄像,苦苦思考如何讓讀者理解他們所看到的,如何把一個個人生故事清晰而真實地講述出來,想生動地展現出受訪者如何從內部積極忙碌地建構及重構他們自己。

經過30年的研究,從回溯性與預測性的方法中,他們發現如下因素能夠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的鎮定,善於反省,專注——把孩子當人看待,父母兩情相悅感情深厚,母親溫柔、慈愛、熱情且富於同情心,等等。這項前赴後繼的研究,其成果也是空前的,領導者西爾維婭·布洛迪成爲開創嬰兒研究範式里程碑式的人物。美國精神分析協會在2001年設立了嬰兒心理研究的西爾維婭·布洛迪獎。

什麼樣的母愛才是“恰到好處”? 第3張

童俊,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武漢市心理醫院主任醫師,國際精神分析協會(IPA)候選人。

2011年冬,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武漢市心理醫院主任醫師童俊,在紐約接受精神分析訓練期間,瞭解到內森·塞恩伯格教授的這項跨越30年的研究。童俊被這項研究所震驚,爲他們的毅力和勇氣折服,於是邀請內森.塞恩伯格到中國來講學,並促成了本書的引進出版。新京報記者採訪了譯者之一童俊與內森·塞恩伯格教授,他們講述了這項研究的意義,以及對中國的現實影響。

什麼樣的母愛才是“恰到好處”? 第4張

拿破崙說過:“民族的未來取決於它的母親。”

這表明瞭如果當大多數的母親是不合格之時,那麼一個國家的公民素質以及整個社會的存在質量,是值得質疑的。

那麼,究竟怎樣的母愛才是好的?怎樣的母親纔是一個恰到好處的母親?又是什麼讓孩子具有普通人不及的創造力?

給大家分享一個近十數年來在世界醫學領域上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斯蒂芬?格倫小時候的故事。這則真實的故事不僅回答了以上3個問題,而且向一切偉大的母親致以感激的敬意。

故事

有一天,斯蒂芬?格倫從冰箱裏取出一瓶牛奶,失手掉落在地上,廚房一片狼藉。母親沒有發火,沒有說教,更沒有處罰他。

她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牛奶灑在地上,真有意思啊!好了,反正已經灑在地上了,在我們收拾乾淨之前,你想玩一會兒嗎?我想,玩牛奶說不定也是很有意思的。”

什麼樣的母愛才是“恰到好處”? 第5張

他真的就玩起了牛奶。幾分鐘過後,他的母親說:“牛奶是你灑在地上的,也應該由你來收拾乾淨。現在,我這兒有海綿、抹布和拖把,你想用什麼?”

他選擇了海綿。他們一起將地上收拾得乾乾淨淨。接着,他的母親又說:“剛纔你拿牛奶瓶沒拿住,這說明你還沒有學會如何用一雙小手拿一隻大奶瓶。現在,我們到院子裏去,在一個瓶子裏裝滿水,看看你能不能發現一個很好的搬運方法,使瓶子不會掉落到地上。”

什麼樣的母愛才是“恰到好處”? 第6張

他通過反覆實踐,知道如果他用雙手握住靠瓶口的地方,則瓶子在搬運過程中就不會掉下來。這個經歷給了他非常深刻的記憶。

後來他回憶說,正是從那個時候起,他明白了無須害怕犯錯誤,錯誤往往是學習新知識的開始。科學難題也是在經過一次次失敗的嘗試之後,最終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的。

什麼樣的母愛才是“恰到好處”? 第7張

恰到好處就是恰如其分的愛和教育,最後在不經意中使孩子獲得解決難題的成就感。

小馨寄語:

母愛,或者說父母對子女的親情,常常在主流話語中被塑造爲最動人、最無私的一種情感。但在歌頌母愛偉大的背後,因爲不易察覺,我們卻往往忽略了母愛中的控制與依附。讓我們大聲說出來:媽媽,我愛您。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