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尹建莉:教育孩子不應“門板治羅鍋”

尹建莉:教育孩子不應“門板治羅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經常批評孩子馬虎,是一種貼標籤行爲,會給孩子一種負面強化,讓他覺得自己就是個“粗心大意”的人,這種自我心理暗示十分強大,會影響到他的行爲表達,真的變得越來越粗糙,這又會招致家長越來越多的批評……

經常批評孩子馬虎,是一種貼標籤行爲,會給孩子一種負面強化,讓他覺得自己就是個“粗心大意”的人,這種自我心理暗示十分強大,會影響到他的行爲表達,真的變得越來越粗糙,這又會招致家長越來越多的批評……在不良自我暗示和反抗情緒中,孩子會變得更馬虎,甚至破罐破摔,把馬虎固化爲自己的一種特點,直至完全喪失自我修正的力量。

教育孩子不應“門板治羅鍋”

小時候看過一個故事,說某鄉鎮來了一位江湖醫生,稱其專治羅鍋,百分之百能把駝背弄直了,不直不要錢。有家人的兒子自小駝背嚴重,帶來醫治。江湖醫生的工具是兩扇門板,方法是把病人夾在門板中間,再找兩個大漢在上面用力一壓——病人的背確實直了,不過氣也斷了。病人親屬不答應,要告官府,江湖醫生辯解說,他只管治羅鍋,不管斷不斷氣。

沒有人認爲這樣荒誕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真會發生,事實上,誇張的寓言在現實生活裏從不缺少照貓畫虎的對應,就像“皇帝的新衣”古今中外一直上演着一樣,“門板治羅鍋”也處處發生着,尤其在教育中。用不管不顧的錯誤方法來強行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就是典型的一種。

1、沒有錯誤的作業本,很可怕

有一對父母,認爲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非常重要,所以從女兒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對作業的質量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要求必須整潔、正確。媽媽天天細心檢查孩子的作業,做錯的當然毫無疑問要重做,寫得不規範的字也必須重寫。爲了提高女兒寫作業的認真度,媽媽規定每天檢查出的錯誤不能超過規定數,如果超過了規定數,或因反覆改正致橡皮把紙擦破了,就把這一頁撕了重寫。爲此,孩子沒少哭過,父母則絕不退讓,甚至爲此動手打過孩子。

在父母的嚴格管理下,孩子寫作業的好習慣養成了,所有作業本不但整齊乾淨,而且幾乎沒有一點錯誤,全部是紅色對勾,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甚至被當作範例,讓全班同學傳閱。到後來,即使媽媽不檢查,孩子自己也不允許作業有錯,如果覺得哪頁沒寫好,會主動把它撕掉重寫。爲減少返工,孩子在寫的時候總是非常認真,所以很慢,一個小時的作業經常要寫兩個小時,因此幾乎沒時間玩耍,也沒時間閱讀。

女孩上初中後,學習難度增加,作業也多起來,而且,由於她一直以來只注意作業在書面上的整潔與否,不習慣思考,所以面對一些較複雜的作業,不知所措,沒有能力應對。這種情況下,女孩經常寫作業到晚上十二點以後,睡眠嚴重不足,心理上也越來越焦慮。最令孩子痛苦的是考試,卷子上經常有不會做的題,而且因爲寫字慢,經常發生因做不完卷子而丟分的情況,考試排名急速下滑。

一個在作業上都不允許自己有錯的孩子,怎麼能接受成績排名每況愈下呢?女孩開始變得厭學,發脾氣,媽媽這時才意識到孩子養成的“認真習慣”是個問題,開始勸孩子不必把作業寫那麼整齊,可以凌亂點,可以有錯,不會做的就別做了。但孩子在整個小學期間形成的習慣已根深蒂固,並不是自己想改就能改的,只要發現作業有錯,就難以接受,甚至表現出恐慌。心理問題反映在生理方面,年僅12歲的孩子開始嚴重失眠,每到週一早上,分外焦慮,甚至發生過幾次暈厥,經常請病假,後又出現暴飲暴食和厭食症交替的現象,和父母的衝突也越來越嚴重。

勉強讀完初一,從初二開始,孩子斷斷續續休學。父母一直試圖通過找家教補課、給孩子講道理等方式解決問題,都無濟於事。到初三時,功課壓力更大,女孩徹底崩潰,無法再到學校。父母帶她去醫院看心理科,被診斷爲抑鬱症,跑好多醫院進行治療,毫無起色,狀態越來越差。現在女孩把自己完全封閉在家裏,不和父母說話,也不和外界交流,只能做最簡單的手工,像智障兒童一樣簡單地生活着。

這對父母,打死也不會承認自己是那個可笑的江湖醫生。確實,表面看來,他們和江湖醫生沒一點相似。終極目的不一樣,責任感不一樣,對對象投注的感情不一樣,無私程度不一樣……但有一點是一樣的:他們都是以簡單粗暴的手段去實現一件需要精細處理的事,在最糟糕的結果出現之前,他們在意的,或者說有能力注意到的都是自己熱衷的目標,而毫不在意方法的正確與否,不注意手中所操控對象的痛苦及承受力。所以得到的結果也有共性:取得了一個短暫的、表面看來令人滿意的效果,卻永久地損害了一個人。

尹建莉:教育孩子不應“門板治羅鍋”

2、不許馬虎的孩子,很受傷

培養孩子的“學習好習慣”和“生活好習慣”,樹這樣一個目標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如何培養、在培養中什麼可爲什麼不可爲,卻是件需要去用心用力思考的事。下面對一種典型現狀進行分析。

現在有很多家長或教師爲了培養孩子在學習上認真的好習慣,都會這樣對孩子說:在考試上,我可以原諒你因爲不會做題而丟分,不能原諒你因爲馬虎而丟分——相比單純向孩子要成績的家長,這樣說話的父母似乎在教育意識上上了個臺階,他們知道,在學習上,好習慣勝過好成績,而“認真”是個好習慣,所以向孩子提出不許馬虎的要求。但這樣一種培養“好習慣”的做法和上面一種沒有本質差異,貌似合理,都屬於門板治羅鍋的範疇。

孩子考試丟分,不外乎兩種原因:不會做或不小心做錯了。按家長這樣的要求來評判這兩種丟分情況,沒學會倒是比學會更好——如果一次考試不足以讓人想明白這個問題,我們把這種情況放大了來看——假設兩個孩子,張三和李四,一直是同班同學,在整個學期或整個學年甚至在整個中小學期間的每門課上,張三隻能會學70%的知識,但可以百分之百把它落實到卷面上,李四學會了90%的內容,因爲馬虎,總讓成績打些折扣,每次得分和張三差不多。那麼請持有這樣邏輯的家長誠實回答一個問題:在成績相同的情況下,你寧願你的孩子是那個學到70%知識的張三,還是那個學到90%的李四?

這個問題可能會引起這樣的反駁:這樣的假設不存在,一個孩子只要養成認真的態度,他眼下可能有些知識學不會,但從長遠來看,一定會勝過那個聰明但不夠認真的孩子,他不可能總是隻能學會70%——此言有理,同時也說明,你的終極目的並非意在培養一個知識量比別人少的孩子,而是要培養一個有認真習慣、能把學業做到最佳程度的孩子。即你真正想要的,不是張三在知識量上的不足,而是他能做到的“效益最大化”,你心底有一種確信,只要堅持不允許孩子馬虎,他就能做到既“學得會”又“考得好”,最終,認真的張三一定會超過馬虎的李四。

那麼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問題就是,不許馬虎的要求有利於達成這樣的目標嗎?

心理學和生活常識早就告訴我們,一個人做某件事的精細程度和熟練程度有關,粗糙和失誤是萬事開始階段的必然,只有經歷過失誤,並在失誤中不斷總結經驗,才能越做越精準。

兒童由於年幼和背景知識不足,各種“過失”行爲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只要環境正常,孩子都會慢慢成熟起來,越做越好。正如學走路,開始跌跌撞撞,卻完全不需要人爲解決。不把這看作是問題,它就不是問題,把這看成是問題,纔會製造出問題。如果家長不體恤孩子的幼小,孩子每摔倒一次,家長總批評爲不小心,表示出不滿,這就會給孩子帶來擾亂和困惑,增加他的心理負擔,延宕他的成長。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過:“生長的首要條件是未成熟狀態。”所以他認爲,兒童寫作業,做錯也是一種作業設計要素。這並不是因爲錯誤是件好事,而是因爲如果太熱心選擇不準有發生錯誤機會的材料和工具,就會限制學生的創造精神,使學生的判斷力減至最小,使他們在能力的獲得上收效甚微。

所以,西方教育學特別強調要給孩子“試誤”的機會,這也正是中國人常說的“失敗是成功之母”。

功課學習更是件需要精細處理的事,需要動用智力、興趣、毅力和情感等共同協作完成,單一的“認真”不存在,也不可能完成這樣複雜的事件。如果一個孩子在學習上總因爲馬虎而挨批評,他就會自動進行調整。

首先,由於人的注意力有限,兒童的注意範圍更狹窄,能量十分有限,如果把注意力投注在對錯問題上,對思考和探索就無暇顧及。而注意力如何分配,也是一種習慣養成。久而久之,不出錯的習慣可能培養出來了,不善思考、缺少探究興趣的習慣也培養出來了,一個人坐監獄時間再長也不會習慣坐監獄,如果說他已習慣了在監獄中,打開鐵門也不邁出去,只能說明他的希望和心智已被摧毀,他已是體力和思想的雙重衰竭者,像前面提到的女孩子一樣。

其次,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如果一個孩子不斷接收到“你可以笨,但不可以錯”的信息,且一再地因爲馬虎挨批評,他會在潛意識裏自動降低自己的智力水平,讓自己真的不會,以逃避失誤帶來的指責。這種逃避的後果,不但阻礙了他的智力發展,同時也降低了自我認同感。孩子原本是喜歡自己聰明的,感覺自己聰明能給一個人帶來自信。對自己智力上的信任和對學業的興趣,是保證孩子在學習上投注感情和毅力的重要前提,沒有這種信任和興趣,想要獲得傑出的知識成就是不可能的。只爲不出錯而獲得的榮譽非常膚淺,無法給予孩子長久的自信,也無法讓孩子對學習本身產生真正的興趣。

第三,經常批評孩子馬虎,是一種貼標籤行爲,會給孩子一種負面強化,讓他覺得自己就是個“粗心大意”的人,這種自我心理暗示十分強大,會影響到他的行爲表達,真的變得越來越粗糙,這又會招致家長越來越多的批評。儘管出於家長的壓力,孩子會屢屢保證以後不馬虎,但在潛意識中會反抗這種要求,產生情緒上的逆反。在不良自我暗示和反抗情緒中,他會變得更馬虎,甚至破罐破摔,把馬虎固化爲自己的一種特點,直至完全喪失自我修正的力量。

一個在學習上沒養成思考習慣和探究興趣、不自信或一直馬虎的孩子,你能指望他學業出衆嗎?

兒童的“馬虎”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是學習、生活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小問題,是他們走向精細必不可少的提示。山路本身不是頂峯,想要到達頂峯,山路上的跋涉一步都不能省略。一個孩子,只要心理正常,都有自我完善的能力。成年人如果不曾忘記自己也曾幼小過,就不應該忘記自己也曾馬虎過,回頭想想自己的成長,到底是嚴苛的責難讓我們立即變得細緻,還是寬容和時間幫助我們慢慢完善?我們說某人具有某方面天才,只是意味着他有這方面潛能,並非一出手就能達到完美,所謂“出手不凡”也必須有相關經驗的積累,兒童則更需要這種積累。

教育家杜威認爲,習慣的養成是由於我們天性所原有的可塑性。兒童的可塑性完全不同於泥巴或蠟的可塑性,它並不是因受外來壓力就改變形式的一種能力。兒童的可塑性必須以他自身從前經驗爲發酵劑,經驗中的成功或失敗作爲一種成長訓練,催化了兒童改變自己行爲的力量。沒有這種力量,獲得習慣是不可能的。

3、不許犯錯的孩子,不幸福

當然,有的孩子確實表現出一以貫之的馬虎,這應該和天性有關。孩子與孩子間確實有差異,不同的表現背後有不同的原因,天賦和訓練等都可能成爲影響因素。它是由不得孩子自己決定的,也不需要用人力進行過分的改造。孩子原本該是個天才的畫家,你卻一直訓練他把數學題做到最好,到頭來很可能他數學學得很平庸,繪畫天才也沒了,這到底是教育的成功還是失敗?不成熟的生物都有很強的調適能力,不成熟的兒童當然可以適應家長不許馬虎的要求,但這種習慣是以消滅正常天性爲代價。

把培養習慣做成強制習慣,常常反映着成年人缺少對兒童的體恤之心。這種不體恤,在教育中隨處可見。

比如有些家長,他們很在意上幼兒園的孩子能不能做到上課時乖乖坐着不動,認真聽老師講課。他們並不在意孩子在幼兒園學到了多少“知識”,在意的是孩子能不能養成上課認真聽講和遵守紀律的好習慣,並認爲這種“好習慣”如果在幼兒園沒養成,以後上小學、中學就很難糾正過來。也有家長不希望孩子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要求在某個時間段只能玩一種玩具或看一本書,以期培養“專注”或“愛鑽研”的好習慣。

天知道這些奇怪的邏輯是怎麼推導出來的,種種對“習慣”的淺薄認識和培養,不過是胡亂作爲,只能給孩子帶來擾亂和壓力,破壞孩子正常心理秩序。不但讓孩子的童年在緊張和壓抑中度過,還給他們埋下一生的心理的健康隱患。

我曾聽一位找我諮詢的家長談到她小時候的生活,她媽媽是醫生,有潔癖,家裏收拾得一塵不染,甚至牀罩都鋪得一絲不苟,有棱有角。母親嚴格培養三個孩子的衛生習慣,她記憶中母親總是不停地說兩句話,“別動那個,髒!”“洗手去!”她和姐姐弟弟偶然玩得高興,不小心靠一下牀,把牀單弄皺一點點,也會遭到媽媽的訓斥。找我諮詢的這位家長其實是爲她已經讀高中的兒子的問題來的,她看起來是個非常精明強幹的人,聽起來事業幹得不錯,整個人收拾得很有品位,應該屬於那種活得很好的人羣。但她覺得她的人生很失敗,抱怨老公和兒子,認爲這失敗是他們帶給她的。從她的陳述和表現中我可以明確地看到,她的痛苦和焦慮,都和她的童年生活有關,是母親的嚴格帶給她的後遺症。她的母親眼裏只有整潔,沒有孩子;只看到物理秩序,看不見人的情緒。在這種影響中長大的她,把這種習慣照搬到了自己的生活中,不僅對自己要求嚴苛,還一心要改造老公的壞習慣,培養兒子的好習慣,到頭來卻發現每個人都活得又累又不幸福。從她的陳述中我聽到,她的姐姐和弟弟成年後的家庭生活都不太幸福,姐姐離婚,弟弟和配偶及孩子的關係也很緊張,生活得很不幸福。

“心智習慣總要形成,不論其是好是壞。”習慣的培養如果不是首先基於接納,而是首先急於改造,損害幾乎是必然的。因爲人不是物,人是有靈性的,一個人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潛藏着無比豐富的獨特性。遵循規則的開發和建設會讓其煥發生機,不尊重其天性的胡亂開採只能導致生態失衡。

總之,習慣無處不在,無論好習慣還是壞習慣,沒有一種習慣會孤立存在,習慣的對立面也是習慣。“門板治羅鍋”的短視行爲在教育中最應該避免。好習慣的養成,首先是理解的問題,然後纔是培養的問題。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