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寶寶的性啓蒙教育,家長的這些誤解可能正在埋下隱患

寶寶的性啓蒙教育,家長的這些誤解可能正在埋下隱患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兩天,小編看到一則讓人非常揪心的新聞:浙江寧波王女士家16個月大的女嬰慘遭性侵!家長表示,“我給她換衣服,碰到她下體,發現尿不溼的血已經滲到裏面去了……”

緊急檢查後醫生說:“小孩子的陰道後壁和會陰體的撕裂傷非常嚴重,需要緊急清創縫合。”

家長回憶,“(嫌疑人)我們是認識的,他也是在菜場裏做生意的,有的時候會抱女兒玩。這回也是抱女兒出去玩,差不多40分鐘纔回來。當時寶寶手上拿着糖但是目光很呆滯。”

目前嫌疑人已被抓住,案件正在審理中。

又是一起熟人作案!

小編看到新聞,內心五味雜陳:有對犯罪嫌疑人的憤慨;有對家長疏忽無知的惋惜;有對女嬰的深切同情……

無數性侵害悲劇都從側面反映了:家長的無知纔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對我們這代人來說,生理衛生課是男女分開上的,關於性的部分是自學的。儘管意識到應該爲寶寶進行性啓蒙教育,但總感覺無從下手。

前幾天,小編陪2歲的女兒閱讀新買的繪本,其中一頁是關於身體認知的,頁面正中間赫然畫着一個男寶寶的裸體!

女兒指着男寶寶的隱私部位,問:“這是什麼?”

小編猶豫片刻,從牙縫中吐出一個很不情願的詞:小雞雞。

什麼叫做羞於啓齒?這個成語簡直太生動了好麼?!

因此,與其說是對寶寶的性啓蒙教育,不如說家長們應該首先了解如何建立起防範意識,如何不再羞於跟寶寶談性,以及如何區分哪些日常行爲正在給寶寶埋下性侵害的隱患。

你可能對性啓蒙教育有些誤解!

誤解1:寶寶還小,懂什麼?

不少家長之所以還沒有對寶寶開展性啓蒙教育,就是認爲寶寶還小,什麼也不懂。事實上,研究表明,寶寶很早就開始形成性別角色了,第一步就是學會區分男女。一般來說:

6月齡:這個階段的寶寶能通過聲調的差異來判斷女性與男性的話語

1歲:寶寶已經能準確區別男性和女性的照片,開始把男性與女性的聲音和麪孔相匹配。

2-3歲:寶寶獲得並且正確使用“男孩”和“女孩”的稱謂。在2歲半到3歲期間,幾乎所有的寶寶都能準確地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3歲後:兒童就開始了積極的自我社會化,他們努力按照自己的理解,尋找性別的榜樣。比如女寶寶模仿媽媽穿高跟鞋、塗口紅……

伴隨着寶寶性別角色和性別概念的發展,會表現出對自己和其他人身體的好奇。4歲前,寶寶常見的與性相關的行爲有:

在公開場合或者獨處時探索和觸碰私處;

摩擦私處(用手或蹭某些物體);

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隱私部位;

嘗試着觸碰媽媽或者其他女性的胸部;

當他人裸體或者脫衣服時,試圖觀看……

有的家長可能覺得寶寶還小,這麼做沒關係,“大了就好了”。

誤解2:性侵害應該沒那麼常見吧?

有的家長認爲:一些事件正因爲罕見,所以纔會上新聞,日常生活中,哪裏有那麼多性侵害呢?

先來看一組數據吧!

根據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統計,2015年全年媒體公開曝光的性侵兒童(14歲以下)案例340起,平均每天曝光0.95起!其中,熟人犯罪有240起,佔70.59%!

寶寶的性啓蒙教育,家長的這些誤解可能正在埋下隱患

熟人包括教師、鄰居、親戚等,犯罪嫌疑人利用熟人身份,更容易接近受害者並取得受害者信任,再加上自身力量及身份地位等優勢,使得性侵案件更易發生。

寶寶的性啓蒙教育,家長的這些誤解可能正在埋下隱患 第2張

(北京市民王先生以16萬年薪爲女兒聘請家教,不料女兒被老師性侵長達一年之久!)

誤解3:男寶寶就沒有那麼高風險了吧?

據“女童保護”統計,2015年公開曝光的性侵兒童案件中,女童遭遇性侵爲319起,男童遭遇性侵爲21起。施害人中,絕大多數爲男性,也有個別案例爲女性性侵兒童;同性性侵佔比爲6%。

有專家表示,男童遭遇性侵,對未來成長的負面影響甚至會超過女童。

女童受到性侵,從法律上來說,嫌疑人最高可被判死刑。

而由於我國現行法律沒有將男性納入強姦罪被害者範疇,因此男童受到性侵,法律上只能叫猥褻罪,代價是3-5年。這與姦淫幼女最高可判死刑相比,震懾力明顯不足。此外,性侵男童可以滿足變態的性慾望,這對男童來說,造成的心理創傷更大!

寶寶的性啓蒙教育,家長的這些誤解可能正在埋下隱患 第3張

(英劇《Inside No.9》S1E1探討了男童遭遇性侵犯的心理創傷,可能會伴隨其一生)

家長可以做些什麼?

一些家長因爲自己羞於啓齒,因此寄希望於學校或老師能夠補上一課,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你應該:對寶寶進行相關知識的灌輸

有調問卷結果顯示:86.55%的兒童沒有上過防性侵課程;被問及“未經同意被碰觸隱私部位是否知道如何應對”時,30.48%的兒童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現在,既然我們瞭解了寶寶從一出生就開始了性別的認知發展,並逐漸萌發性相關行爲,家長們就需要儘早對寶寶進行性啓蒙教育!

首先,要讓寶寶明白,身體是屬於自己的,無須服從他人的要求,更不能通過身體取悅他人!

其次,鼓勵寶寶探討自己的身體,告訴寶寶“衣服覆蓋的地方,別人都不可以觸碰。”

再次,告訴寶寶,如果有人對TA說,“不要告訴別人,這是我們之間的祕密”,一定要告訴父母!

最後,當寶寶說出了自己的經歷,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盡一切可能保護寶寶!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態度一定不要遮遮掩掩,這樣反而會讓寶寶認爲“瞭解這些事情是可恥的”。對幼兒來說,家長對一些細節也不必描述得過於深入,簡單作答即可。

要知道,當家長能夠正面積極地迴應寶寶,寶寶也會建立起對家長的信賴。以後遇到相關困擾,寶寶也會第一時間向家長尋求幫助。

你應該:改變傳統養育陋習!

按照我國性教育專家胡萍老師的觀點:那些被媒體曝光的侵害,大多是顯性性侵害,也就是強姦、猥褻,會對受害者造成身體器質性傷害,嫌疑人會受到法律制裁。

還有一種隱性性侵害,它隱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行爲、語言,破壞了孩子身體的界限感,以及性心理髮育的軌跡。隱性性侵害更爲隱蔽,甚至很多當事人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對寶寶的一種侵犯。隱性性侵犯未必對寶寶造成身體器質性傷害,但會對寶寶造成心理傷害。

很多家長可能意識不到,一些習以爲常的養育行爲,就是隱性性侵害:

向別人炫耀或玩弄男寶寶的小雞雞;

給寶寶穿開襠褲,露出生殖器;

讓寶寶在公共場合隨地大小便;

帶寶寶去異性公共浴室/衛生間……

以上行爲應該被絕對禁止。因爲它們對寶寶來說,不僅是隱私的侵犯,更可能會讓寶寶分辨不清身體的邊界,也就是會讓寶寶糊塗,“在家可以光身子,爲什麼在外面就不可以?”“爲什麼這些行爲媽媽可以做,別人就不能?”

此外,小編也建議,爲女寶寶洗澡/換紙尿褲的任務,儘量交給媽媽;爸爸在上廁所/洗澡時,禁止女寶寶圍觀。反之亦然。

總之,性侵害隨時隨地可能發生,家長的僥倖心理千萬要不得!

你應該:盡到監護責任

因爲絕大多數性侵是熟人作案,同時,哪怕是男寶寶,也和女寶寶面臨着同樣的性侵風險。因此,男寶寶應該享受和女寶寶同等的性啓蒙教育,家長或監護人也一定要盡到責任,視線千萬不可以離開寶寶!

即便是出於無奈,必須要把寶寶託付給別人,家長心裏也要有桿秤:這個人是值得信賴的嗎?寶寶和TA相處完之後,有沒有出現情緒或身體異常?

必要的時候,可以安裝攝像頭,通過手機隨時查看寶寶的情況。

如果寶寶出現一些異常,比如極其不喜歡某個家庭成員,或者忽然抗拒去幼兒園,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能輕易就認定寶寶是在無理取鬧。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