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孩子太聽話,是否會成爲一個懦弱的人?

孩子太聽話,是否會成爲一個懦弱的人?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6.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太聽話,是否會成爲一個懦弱的人?

相信一些媽媽也有諸如此類的疑問。因此,今天我們專門請來了兩位專家對此事進行權威解答:

蘭海:聽話並不是壞事,父母應該做的是教給孩子具體的解決問題方法

【蘭海,德國慕尼黑大學教育學心理學碩士,上瀕教育創始人,《超級育兒師》育兒師,著有《嘿,我知道你》。】

孩子需要聽的是正確的話,而不是聽某一個人的話。

聽話,幾乎是所有家庭對於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一直都在遵從正確的規則,聽正確的話,做正確的事,又有什麼不好呢?父母很多時候都是最難滿足的。當小朋友比較霸道的時候,父母會希望他能夠友好一些,多交朋友,而當小朋友比較寬容,不惹事的時候,父母也會覺得他應該成爲強悍的人。所以,父母都是貪心的。

在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父母應該正確引導。

比如說教會孩子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而不是指責孩子的軟弱。具體到這個案例,2歲4個月的孩子需要父母耐心地教給他當自己的玩具被別人拿走以後應該如何做的方法。父母可以通過扮演某個小朋友的角色進行一些“實戰演習”,來幫助小朋友掌握方法。

黃曉星:不要太早用成人的觀點把孩子定位成“懦弱”,發生爭執時,給他安全和理解

【黃曉星,英國愛默生學院教師資格,美國日橋學院教育學碩士,成都華德福學校創辦人。】

父母大可不必太早地用成人的觀點把孩子定位成“懦弱”。

對於2歲4個月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意識還不明顯,更多的時候是處於一種“睡夢”狀態。他們很容易和周圍融合,但也很不穩定,有時“聽話”,有時固執,有時大方,有時自私。他們還不能用語言或者成人的方式去和別人協商,或用理智來處理問題,更不能去教孩子以強制弱,以牙還牙。其實,孩子本質中的寬容和原諒的能力是很強的。

父母首先要讓孩子感受到一種安全和理解,需要用些時間來讓孩子宣泄情緒

3歲以下的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和媽媽都當成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不容分享。如果媽媽抱其他小朋友,他會妒忌並搶回媽媽的懷抱,而別人搶走玩具就如同搶走了媽媽或身體一部份那麼痛苦。然後再轉移他的注意力,或者替換他們手中的物品。通過講大道理或者粗暴地“幫助”孩子搶回,都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當孩子3歲以後,對於“我的”和“他的”意識會越來越強烈,也有了對他人說“不”的意識了,這都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父母不要過多地管制孩子,或者過分地縱容孩子。留一個空間給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處理問題,是對父母的挑戰。

但是作爲父母應該學會觀察孩子,理解孩子,跟其它孩子的父母交流,目標是讓孩子學會分享,學會互相幫助。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