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誰妖魔化了孩子打人這件事?

誰妖魔化了孩子打人這件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一旦矛盾升級,無論對錯,都已經無關勝負,嚇着的肯定是孩子。小夥伴宇言這個推送,從全新角度詮釋了“孩子打人”,看完之後,對於小朋友的衝動行爲,一定有進一步瞭解。

有位媽媽給我們留言,說娃半年前開始有打人行爲,起初動不動就抓你一下或給你一巴掌,現在快兩歲,出去玩一眼看不住就把旁邊小朋友打哭了。每次娃打人,這位媽媽都會跟娃講道理,還狠狠打過娃的手。但說歸說,打歸打,沒一會兒,毛病又犯了。媽媽爲此很焦慮,一說出去玩,首先想到的就是娃把小朋友打了怎麼辦……

特別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

前幾天,優妹在早教中心玩耍,爬上蹦蹦牀跳得正歡,有個小朋友也要上去,她直接一掌拍到人家頭上,小朋友當場大哭。對方媽媽飛身過來:“這是誰家孩子?沒人管啊?隨便打人?”

我低眉順眼說“對不起”,抱起優妹,一邊消化被人責罵的鬱悶,一邊安撫被對方高聲粗語嚇到的優妹,一邊考慮:該怎樣才能讓她明白打人會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攻擊行爲影響孩子一生的人際關係

有研究證明,3歲時愛打架的寶寶,5歲時仍然愛打架;6~10歲時攻擊性強的孩子,10~14歲時打架、戲弄別人、與同伴爭鬥的傾向性都會更明顯。

心理學家曾對600名受試者進行了長達22年的追蹤研究,發現無論男性還是女性,8歲時的攻擊性記錄能有效預測其成年後的攻擊性行爲,如犯罪、夫妻或同事不和等。

另一項研究發現,不論男女,如果10歲左右愛發脾氣,長大後,多數都與同事關係緊張。

一句話,孩子在幼年時所表現出的“攻擊性”強弱,影響到他們一生的人際關係質量。

誰妖魔化了孩子打人這件事?

不是所有攻擊行爲都出於惡意

人類的攻擊行爲分兩種:一種是有意識攻擊,以傷害他人爲目的。另一種是無意識攻擊,目的不在於傷害對方,只爲表達自己的想法。

幼兒對社會規則缺乏認知,他們的攻擊行爲往往不是爲了傷害對方,而是爲了做自己想做的事。

“咬”是一種探索

一歲左右的寶寶處在口欲敏感期,會通過“咬”來探索世界。他們會咬玩具,也咬人。被寶寶咬得直跳腳的經歷媽媽們肯定都有過,其實寶寶對你絕無惡意,他們只是在進行探索,用一種你無法理解的方式。

“踢”是一種鍛鍊

活動能力越來越強的寶寶,對揮胳膊踢腿這樣的動作興奮不已,他們一次次練習這些動作,對玩具,也對人。在練習中,他們的肌肉得到鍛鍊,對自己的能力越來越自信。如果你突然遭遇寶寶的拳腳,可能他們只是在鍛鍊身體。

“鬧”是一種宣泄

隨着寶寶越來越自信,想法也越來越多,在想得到某樣東西、想做某件事卻沒被滿足時,他們會用哭鬧來宣泄憤怒,用踢打來向父母示威。這時候,幫他們平復情緒,比教育他們不許打人更重要。

“打人”是一種自我保護

兩歲以後的孩子,自我意識增強,當自己的玩具或遊戲場地可能被“侵犯”時,他們揮起小手打下去的動作絕對出自本能。這是他們解除威脅和捍衛權益的方式——這些還未接受系統教育的小人兒,就只會通過這麼原始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誰妖魔化了孩子打人這件事? 第2張

上述種種,和成人世界中以傷害他人爲目的的攻擊行爲,本質截然不同。對於“愛打人”的孩子,用成人標準去判定其惡意指數,是草率與不公正的。

如果真有哪個孩子在幼年時期就對旁人表現出明顯敵意,以傷害對方爲目的去進行惡意攻擊,那家長要好好審視一下孩子的成長環境了,如非環境影響,沒有哪個孩子會對這世界帶有天生的敵意。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是這個道理。

允許孩子合理釋放攻擊性

理解了孩子的攻擊行爲,就不會覺得這事令人難以接受了。

每個嬰兒,都是攜帶最原始的活力而來,他們用揮舞的手腳釋放這種活力。父母對此的接納程度,影響着嬰兒對自己的判定——我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

如果我們對孩子這種“攻擊性”一味批評壓制,會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你不好,你不對。這種不分青紅皁白地否定與嚴厲制止,會讓孩子的表達方式越來越壞。

也許孩子會因爲畏懼父母權威而放棄自己與生俱來的攻擊性,因而變得怯懦;也許孩子會放棄攻擊他人,轉而攻擊自己,結果是抑鬱、自殘,甚至自殺。

誰妖魔化了孩子打人這件事? 第3張

幫孩子學會控制,而不是簡單制止

如果孩子就是“愛打人”,動不動就打人,該怎麼辦?

千萬不要“以暴制暴”

如果家人有用武力解決問題的習慣,孩子一定會有攻擊行爲,這幾乎是條定律。孩子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如果大人時不時動用武力,孩子理所當然會認定這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冷處理”勝過講道理

對孩子的不良舉動,弄清原因後,儘可能平靜溫和去對待,在孩子情緒激動時不必急於講道理,可以進行幾分鐘的“冷處理”,用你的緘默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打人是不對的,所以我不理你。”這樣“冷處理”幾次後,孩子會漸漸意識到自己行爲的不當,有所改觀。

肅清生活中的暴力鏡頭

親戚家一個小孩,3歲,從自家二層高的窗臺上“飛”了下去,事後問他爲啥這麼做,他很委屈地說,蝙蝠俠就是這麼做的。所幸樓下搭了層防雨棚,擋了一下,他雖身體多處骨折,好歹保住小命,如若不然,你還能找蝙蝠俠說理去嗎?

因爲無知,所以無畏。負責任的媽媽一定慎重選擇給孩子看的繪本和動畫片,在他們還不能明辨是非時,引導他們遠離打鬥題材,可以有效減少他們的危險舉動與攻擊行爲。

不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常在小區裏看到孩子們在一邊玩耍,老人們在一邊交流育兒經驗,這家姥姥說娃就是不愛吃青菜水果,那家奶奶說娃就是脾氣不好老是打人……聲音很大,一點兒不避諱孩子。孩子邊玩邊聽——噢,原來我不愛吃青菜水果;噢,原來我脾氣不好愛打人……

這種標籤對孩子改正不良行爲沒有任何益處,只會強化孩子的自我認知。一旦孩子認定“我就是這樣的”,那想改都難了。

幫孩子理解自己的行爲

去閨密家串門,目睹她2歲的娃黏在她懷裏,前一秒還濃情蜜意,後一秒已在她胳膊上咬出兩排牙印。閨蜜疼得呲牙咧嘴,正色道:“你知道你咬了媽媽,媽媽是什麼感覺嗎?”娃笑嘻嘻回答“不知道”。繼續問:“那咱們試一試好嗎?媽媽也咬你一下,你看看是什麼感覺。”娃回答“好”,天真地伸出小胳膊。

閨蜜果真咬下去,一秒鐘後娃咧嘴大哭:“好疼!”閨蜜緊緊抱住娃:“媽媽知道很疼,你剛纔咬媽媽,媽媽也是這麼疼,咱們互相安慰一下好嗎?”母女倆就這麼相擁好一會兒,直到娃破涕爲笑。

接下來,娃還會試探地用嘴碰媽媽的胳膊,閨蜜說:“如果你很想咬一下,需要先徵得媽媽同意。”娃立刻問:“媽媽我可以咬你一下嗎?”“可以,但要輕一點。”娃果真只是輕輕咬了一下,心滿意足。

你看,其實孩子並不清楚自己的攻擊行爲到底意味着什麼。從小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他們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孩子會漸漸明白自己的行爲會給他人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