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樂於分享的娃兒是怎樣煉成的?

樂於分享的娃兒是怎樣煉成的?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4.2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願分享,家長苦口婆心勸說沒有效果,怒而動手強制,孩子哇哇大哭,家長臉紅尷尬,一籌莫展,這樣的場景,不少家長很熟悉。幼兒不分享,家長的擔心很正常。因爲無論在託班、幼兒園、學前班,還是家庭、社區,孩子一起玩耍,就要合作分享。分享體現了孩子的協商妥協、互惠互助、公平分配、接納拒絕等能力。不愛分享的孩子,適應集體生活容易遇到困難。因此,家長要注意發展幼兒的分享行爲。

幼兒是怎樣學會分享的呢?

研究發現:約兩歲的孩子,在成人有明確言語指示和姿態引導下,有分享行爲出現。三歲以後,孩子的分享行爲越來越主動自覺,但是很不穩定,選擇性和隨機性很強。是否願意分享、願意分享多少,取決於具體情境,包括玩具的數量顏色形狀、幼兒的心情以及玩伴的特點等。拒絕分享、搶奪物品、不能耐心等待的情況時有發生。

研究還發現:幼兒很早就有公平分享的意識,但是從“明理”到“篤行”,過程很長。5-6歲的幼兒已經明白公平分享的道理,但仍然寧願選擇獨吞;7-8歲的兒童既明白道理,也能夠做到,但分享後卻往往高興不起來;直到9-10歲,兒童才能做到心甘情願地愉快分享。

學習分享是每個孩子的重大挑戰。孩子要能夠區分“我”和“他”,“我的”和“他的”;能夠理解他人的想法、情緒、需要,明白他人的想法、情緒、需要可能與我的不同,並對他人的信息作出合理反映;能夠抑制衝動,學會長時間等待。這都需要長期練習、適當引導。

樂於分享的娃兒是怎樣煉成的?

怎樣引導孩子學習分享?

1.用平常心看待,不給孩子貼標籤。幼兒的分享能力處在不斷成長中。此時分享、彼時不分享;對此人分享,對彼人不分享;分享此物,不分享彼物;有的孩子樂於分享,有的孩子不喜歡分享,情況千差萬別,只要排除自閉症等心理疾病,就是正常的。孩子對某些玩具的珍愛,就像成人對結婚戒指、珠寶鑽石的珍愛一樣。如果孩子不願分享這些物品,成人要理解幼兒心理髮展的規律,尊重孩子,不能大動肝火,尤其不能罵孩子自私。

2.讓孩子在羣體中學習分享。在需要合作達成目標時,只有3歲的幼兒也能公平分享。參與羣體活動多的孩子,更樂於分享。當一個孩子因爲搶奪玩具而被冷落時,他將明白分享的意義;當一個孩子總是被搶走玩具時,他將學會向玩伴說“不”。只有在羣體活動中,孩子才能逐步學會提出要求、拒絕他人,學會與同伴協商。

3.放手鼓勵孩子自主學習分享。當幼兒在決定是否分享時,家長可以鼓勵或者幫助幼兒,但是不能代替幼兒決定,或者強力壓制、威脅幼兒分享,否則會阻礙分享行爲的學習。能夠自主決定分享的孩子,在戰勝自我後,會更加樂於分享。當孩子在合作活動中遇到困難時,家長不能急於干涉,要留出空間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這是鍛鍊孩子分享能力的好時機。當然,局面失控時,家長要及時出手。

樂於分享的娃兒是怎樣煉成的? 第2張

4.科學運用獎懲激勵孩子分享。對於幼兒的分享行爲,要及時肯定鼓勵。當兩個孩子不分享玩具發生爭執時,果斷把玩具拿走,等待幼兒情緒平復後,再把玩具拿回。要特別警惕用物質獎勵分享行爲,反而會削弱孩子繼續分享的動機。下一次面對分享抉擇時,孩子會因爲沒有獎勵而拒絕分享。

5.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做好引導。對3歲以下幼兒,要用直接指令教孩子分享,並用姿態語言加強指令,不能過多講道理,3歲以下孩子不理解大道理。對3歲以上幼兒,要多講一些道理,比如說明玩伴無法得到玩具的沮喪心情等。此外,經常與孩子一起分享玩具、食物,共同閱讀關於兒童的情緒、合作等主題的繪本,討論故事情節和主人公的做法,當面表揚其他孩子的分享行爲等,都可以幫助孩子加快學習。

6.使用定時器訓練孩子分享。當孩子不知道如何輪流分享玩具,或者爭搶玩具時,可以使用定時器幫助分享。3歲左右的孩子,每次定時2-3分鐘即可,不要超過孩子等待的限度。時間到了,督促換人。如果孩子無法做到,就終止遊戲,讓孩子體會到不分享的後果。如此反覆,孩子就能學會輪流分享了。

7.提前應對孩子的不分享。其他小朋友來做客時,家長可以預先將孩子往常不願意分享的玩具收起來,避免發生衝突。去其他小朋友家做客時,或者帶孩子外出玩耍時,家長可以隨身攜帶若干玩具,以便與其他小朋友交換。

8.家長以身作則。經常與朋友親人分享,享用水果零食記得請全家人共用,家庭成員互相關心關愛,家務事處理公平公正,外出排隊時保持耐心......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更樂於分享。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