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填上這些“坑”,做個好爸爸!

填上這些“坑”,做個好爸爸!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NO.1:開啓“工作模式”的爸爸

聰明的爸爸往往在工作中比較有追求,但如果把這種“追求”帶回家,就會遇到問題。

在工作中,起作用的是“權力法則”,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權力範圍:在這個範圍內,我能說了算。如果爸爸把這種思維和行爲習慣帶入家庭,就可能會引發“權力爭鬥”。

有些爸爸還下意識地用上級對下級的態度來對待孩子:除非你完成我所要求的,按照我說的方式去做,不然我就不滿意。

這時候爸爸跟孩子的關係,也變成是對立的了,孩子會害怕爸爸,或者採取對抗的態度。

其實在家庭中,起作用的另外一種法則,我們將它稱爲“珍惜法則”:因爲你是我的家人,所以我珍惜你,願意尊重、理解和照顧你。

這種純粹的情感,能夠自然地在家庭成員之間、在親子之間流動。

尤其父母對孩子的愛,這是很特殊的情感:要把愛傳遞給孩子,讓他能夠獲得滋養,然後,當他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也能夠繼續地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填上這些“坑”,做個好爸爸!

填坑攻略:“重新入境”,輕鬆回家

當爸爸離開工作場所回到家裏時,就好像從一個國家進入到了另外一個國家,需要了解並融入新國家的環境與氛圍。

用一種遊戲性的形式,給爸爸發放“家庭護照”,進門時需要給孩子敲章、確認,以儀式化的方式完成角色、身份以及情緒的轉換。

NO.2:提出“超齡”要求的爸爸

爸爸如果不是很緊密地陪伴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或閱讀、瞭解過一定的兒童心理與行爲發展理論,很可能會以自己的眼光和想法,提出超出孩子當下年齡段的要求。

要求2歲的孩子見到陌生人打招呼,這對尚未進入社會化發展階段的孩子來說很困難,2歲的孩子在陌生環境中最需要的是爸爸的保護。

要求3歲的孩子安靜地坐一長段時間,對孩子來說真的是太難了。

要求5歲的孩子學會獨處,而事實上,5歲恰是孩子社會化發展非常重要的階段,他最渴望也是最需要的,就是和同齡的小夥伴在一起玩。

出於類似的情況,當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爸爸還有可能進行錯誤的歸因,比如認爲不肯安靜坐下來的3歲孩子是故意搗亂、叛逆、與家長作對……這種錯誤歸因也會給家庭教育帶來一些困難。

填上這些“坑”,做個好爸爸! 第2張

填坑攻略:閱讀觀察,共同成長

閱讀至少一本關於兒童發展的書,大略瞭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特點。

遇到問題時,首先要相信孩子是不會故意與父母作對的,然後留心觀察他的行爲背後,到底透露出怎樣的信息,不要急於歸因。嘗試以適合孩子當下年齡段的目標、方式去引導孩子。

NO.3:一身“標籤”的爸爸

有些爸爸是完美主義者,任何事情必須處理得完美無瑕,或期望自己成爲受到所有孩子歡迎的明星老爸,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有些爸爸性格並不屬於極度溫和型,卻會表現出對孩子的極度的耐心,好像一個“超級好爸爸”。

可是,在一段時間後必然會爆發一次,還往往是由於一個很小的誘因,瞬間變身爲“超級壞爸爸”,讓孩子完全不知所措。

對於上述情況,這些爸爸心中其實存在着“非此即彼”“非好極壞”的二元對立思維方式。

與之類似的還有,有些爸爸會給自己一個預設的形象,貼上某種標籤,比如嚴厲的老爸、逗趣的老爸、最能理解孩子的老爸……有時這些自我設定卻會顯得過於僵化。

填坑攻略:先做自己,再做爸爸

首先是做自己,然後是做爸爸。

爸爸不過是衆多身份角色中的一個,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

這不是說你可以任意妄爲,而是要將自己特點中的積極面,投注到“爸爸”這份大有前途的終身職業之中。

沒有所謂的“完美爸爸“形象,但每個爸爸都可以是非常棒的老爸。

NO.4:打斷孩子節奏的爸爸

有些爸爸並不是日常地、有規律地陪伴孩子,但當他有時間時,其實挺願意承擔育兒的工作,與孩子一起玩耍,但又因爲不知道該從何入手,常常顯得莽莽撞撞。

栗子

很多爸爸都會猛地把孩子舉起來,對於熟悉爸爸、喜歡這種遊戲的孩子來說沒有問題。

可是如果孩子剛好在專心地搭積木、玩拼圖,或爸爸的力氣太大弄疼了孩子,或把孩子嚇一跳,所得到的卻很有可能是孩子的反對,乃至哇哇大哭,弄得大家都不高興。

有時候爸爸偶爾看到孩子的手工或創作作品,驚訝之下連連誇獎,孩子的反應卻可能是莫名其妙:我不是天天都做這樣的東西嗎?我好久以前就會了!反而會跟爸爸有距離感。

填坑攻略:融入孩子,循序漸進

聰明的爸爸不妨先看一看:孩子在做些什麼?以什麼樣的方式在做?

稍微觀察幾分鐘,就能發現很多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再給孩子反饋,就會比較中肯、貼切。

中途插入、與孩子互動也是如此:先觀察孩子的玩法,然後模仿、跟隨,融入孩子的節奏,而不是打斷他,要求他反過來跟隨爸爸的。

如此跟孩子打成一片,然後再逐步提出自己的創意,爲大家共同的遊戲做出貢獻。

填上這些“坑”,做個好爸爸! 第3張

NO.5:自動退避三舍爸爸

有些爸爸自認爲“不知該怎麼跟小孩相處”,而退避三舍,即便孩子想跟爸爸玩耍,爸爸都會找理由推託。

注:一般孩子在3歲後,會希望跟爸爸建立起親密關係

其實爸爸們並非故意,而是心裏發虛,覺得自己沒法跟小孩子好好相處;或者稍微陪孩子一會兒,一旦遇到什麼問題,就立馬叫媽媽來解決,也就中斷了與孩子的相處過程。

這類情形最經常出現在孩子年齡尚小的時候。

填坑攻略:愛意先行,規則隨後

聰明的爸爸凡事都想做到最好,又理性本能發作,習慣於找規律、規則、要求、標準……

其實跟小孩子相處,首先就是讓孩子開心,其次纔是學規則。

理論學習是一種方式,但與孩子多溝通才是最高效的實踐,相處時間越多,就越明白孩子喜歡什麼、如何應對孩子。就像玩新遊戲,一開始可能會手忙腳亂,但越玩越熟練。

超級爸爸不是天生的,而是煉成的。有些爸爸在育兒過程中遇到一些不順利,就覺得自己不懂和孩子的相處之道,挫敗感頓生,其實他們只是陷入了育兒誤區,各位爸爸們快來學習填坑策略吧!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