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切莫把iPad當成孩子的早教工具

切莫把iPad當成孩子的早教工具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今送禮盛行生iPad,家長也喜歡抱着iPad看電視,玩遊戲。有些家長,在iPad上安裝各種各樣的早教軟件,幾乎把iPad當成孩子的早教工具了。ipad可以當成早教工具嗎?

切莫把iPad當成孩子的早教工具

專家建議,選擇優秀的教學視頻,讓孩子在課餘時間能夠接觸更多的信息和知識。

  過年“紅包”收到iPad 能否成爲孩子的早教工具

春節剛過,不少家長就爲孩子的“紅包”發愁。今年的“紅包”出現了新花樣,給孩子送iPad2的特別多。但這個時髦的“紅包”卻給家長添了大麻煩。不少家長反映,孩子拿到iPad2如獲至寶,廢寢忘食地玩遊戲。爸爸媽媽想把iPad2收起來,孩子立即反抗,說這是送給他的新年禮物,父母沒有權利支配。一位媽媽憂慮地說:“這個玩具將成爲影響孩子學習的重要干擾物。”

在對明星黃磊一家的訪談中,他就表示過,iPad就是保姆。自己與朋友聚會時,常會帶着五六個孩子,同時也會帶着五六個iPad,孩子折騰時,就會發給每人一個。接下來,就會看到一圈孩子安靜地坐在那,各玩各的。這些所謂的高級遊戲真的能開發孩子的智力嗎?還只是父母解脫自己的工具?早教專家提醒,太小的孩子如果經常接觸電子產品,非但不會培養所謂的“智力”,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交流溝通能力等正常發展。

  潮爸潮媽熱衷用iPad早教

別看市民張先生的兒子才兩歲,但他接觸電子產品已有近半年時間了,自從張先生購買了一臺iPad,小傢伙就愛上了它,iPad裏教孩子認動物、給孩子講故事的軟件,還有各種遊戲,孩子十分感興趣,每天都要玩上好幾個小時。張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是個“80後”,這個時代出生的人一般都是上中學後才接觸電腦、手機、遊戲機等電子產品的,現在孩子這麼小就對電子產品感興趣,很多遊戲比他玩得還好,他覺得很高興,覺得這是對開發孩子智力的一種有效方法。

與張先生有相同想法的家長並不在少數。前段時間,趙女士就爲兩歲的兒子買了臺iPad。她說,iPad既是大人們喜歡的娛樂機,又是功能齊全的幼兒“早教機”,不僅可以作爲教輔工具,還可以玩各種遊戲。趙女士還說:“像‘切西瓜’遊戲。眼要快,手要快,還要在高速涌現的物品中,分辨哪是水果、哪是炸彈,我覺得能夠很好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常玩電子產品帶來兩大問題

一家早教機構的早教專家告訴記者,經常會有家長問她這樣的問題:“我寶寶快兩歲了,怎麼還不開口說話啊?”而這時她就會反問家長是不是經常給孩子看電視、玩iPad。其實問題就出在這裏。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寶寶來說都有不同的發育重點。而現在,不少孩子的語言發育是落後的,這主要是因爲電子產品中機械的聲音只是一種被動接受,而不是主動交流,沒有交流就不存在發育,這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沒有幫助,而且機械的聲音聽多了,寶寶對父母和身邊人的聲音就會表現得不敏感,互動交流減少,更不利於孩子開口。

另外,幼兒經常接觸電子產品最大的問題就是影響視力發育。兩三歲的幼兒視力尚未發育成熟,電子產品的畫面視覺刺激過於強烈,過長時間的注視,會引發孩子視神經疲勞,甚至誘發近視。

  電子產品是把雙刃劍

專家認爲,對於電子產品,家長應該秉着“不拒絕,不依賴”的態度,要學會正確看待電子產品,利用它有利的一面,同時儘量避免它帶來的一些副作用。“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瞭解上網知識、通話功能,玩玩遊戲,其實並不是什麼壞事。”心理諮詢專家王女士說,但是由於孩子認知和辨別能力差,家長事先要注意對遊戲、節目、網絡內容進行選擇和過濾。“不管怎樣,還是提倡少玩這些虛擬的遊戲,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參加戶外活動,與小朋友一起溝通、遊玩,這樣有助於孩子的社會化和性格發展。”王女士說。她認爲,畢竟電子玩具不能替代親情的交流。

  給家長的建議

1.孩子在2歲前儘量不要接觸任何電子產品,包括電腦、電視、手機;2歲到3歲每天不要超過30分鐘,最好分爲兩次,上下午各15分鐘。

2.給孩子使用的電子產品必須經過篩選。建議家長多使用音頻,而少使用視頻,最好不要讓年幼的孩子提前接觸遊戲類的電子產品。

3.家長要學會利用電子產品,激發孩子思考問題。其中,家長陪伴孩子一起使用電子產品很重要,比如陪寶寶認字、聽各種樂器彈奏出的聲音、和孩子一起畫畫等,建議家長不要下載太多的遊戲,只保留1到2個益智類遊戲。

4.嬰幼兒在成長髮育過程中人與人的交流纔是必不可少的,家長每天要保持大量的親子時間,與其把電子產品作爲“早教機”,不如親自陪伴孩子成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