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有多少父母以愛爲藉口,卻成了孩子眼中的"惡魔"?

有多少父母以愛爲藉口,卻成了孩子眼中的"惡魔"?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5.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常常把愛當作藉口,對孩子的教育不應該以愛的名義去教育孩子,那不是在教育,而是在捆綁孩子,我相信很多父母都這麼做了,愛沒錯,可愛不是教育的方式。

有多少父母以愛爲藉口,卻成了孩子眼中的"惡魔"?

孩子三四歲,每晚都要聽睡前故事,可是故事太吸引人,孩子越聽越興奮,哭着鬧着非要多聽兩個,結果睡眠時間越來越晚,你狠下心,扔掉了所有的睡前故事磁帶,告訴孩子,從此以後十點必須上牀,乖乖睡覺,不然你就要懲罰他。

孩子六七歲,迪士尼的動畫片圖畫精美,故事又吸引人,孩子往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吃飯都要端着碗看動畫片,做作業都不願意做。你三番五次提醒他不能那麼長時間地看動畫片,卻怎麼都不管用,一怒之下,把電腦一關,嚴厲禁止:叫你再看,從此之後電腦不準開,回家之後乖乖給我寫作業!

孩子十多歲,周圍同學開始玩籃球踢足球,孩子也迷上了足球,一到週末放下書包就跑出去踢球,回來大汗淋漓。而且自從迷上了踢球,週末本該練的鋼琴不練了,上個補習班也昏昏欲睡,你害怕這樣下去孩子成績下降,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孩子回來了,你怒氣衝衝,"踢球能考重點中學麼?籃球給我扔了!從今往後,週末都在家上課!"

這樣的場景,在每個孩子身上幾乎都發生過,而我們的家長,往往也是扮演了那個板起臉拒絕孩子的角色。

你要說了,這有什麼不對呢?我也是爲孩子好。

沒錯,沒有哪個家長不是爲孩子好的。就算是打罵孩子,出發點也是因爲愛,可是,難道愛就一定要以簡單粗暴的拒絕孩子的方式來表現嗎?

有多少父母以愛爲藉口,卻成了孩子眼中的

只有懶父母纔會粗暴制止孩子

《爸爸去哪兒第三季》裏,有一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

林永健在帶領孩子們排練節目練習唱歌,而他的兒子大竣不配合的和小夥伴坐在沙發上玩,因爲時間緊急,林永健說了大竣兩次之後,明顯失去了耐心,當着小夥伴的面,就對大竣怒氣衝衝,大竣膽子小,不敢發作,但是卻在沉默幾分鐘後對着爸爸林永健大叫"你是魔鬼嗎?"

但反觀一起完成任務的夏克立,卻對孩子們非常耐心,他先是認真引導,告訴孩子們他們要做什麼,然後幫助他們用有趣的方式去排練學習新歌,很好的化解了矛盾。

其實,孩子對一樣事情癡迷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作爲父母,難道你沒有過癡迷一部電視劇而追着看了一天的時候嗎?

孩子和大人一樣,一旦對某樣事物產生好奇,就很難自覺、主動地去放下。孩子沒有自控的意識,他只會去分辨好玩還是不好玩,我想玩還是不想玩,只有他玩累了或者是玩厭了,纔會放下。

這時候,父母本該是藉助這個機會對孩子進行合理正確的引導,通過剖析孩子內心來不斷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對待喜愛的事物,而一些"懶"家長,對教育孩子缺乏耐心,總覺得只要讓孩子服從我的要求就好了,結果呢?

孩子根本不瞭解被罵被制止的原因是什麼,但卻因爲父母的強大沒有能力反抗,於是對父母的怨氣越來越深。

表面上,你以爲你終於教育好了孩子,而事實上,你只是讓孩子感到害怕而不敢去做想做的事情。

教育從來不是讓孩子在害怕中畏首畏尾,而是讓孩子在不斷地修正錯誤中學會成長。

有多少父母以愛爲藉口,卻成了孩子眼中的

小時候順從,長大後會變本加厲反抗

小時候孩子沒有反抗能力,父母暴政制止,只好不情不願的接受這樣的結果,可是,如果父母一直是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那麼孩子的逆反心理,總會有一天會集中爆發出來。

家長不讓看小說,很簡單,只要藏在被子裏書包裏就好了;家長不讓聽音樂,MP3藏在袖口裏,要多隱蔽有多隱蔽;家長不讓踢球,總不能24小時管着我吧,和同學裏應外合騙你沒商量……

這時候,你還能通過你的"暴政"制止孩子嗎?恐怕到這時候,你就要後悔沒有好好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了。

而且孩子越大,越難以控制,小時候還會因爲家長罵兩句而害怕,但長大後,你打他他還手都毫不費力,僅憑你像小時候一樣不分青紅皁白的鎮壓,還能奏效嗎?

那麼,孩子沉迷於一些無關學習的活動,又不能直接"鎮壓",那該怎麼正確引導呢?

1.擺正心態

事物都有兩面性,合理利用才應當

無論是遊戲還是運動,合理利用都是有益身心的事情。所以不管你的孩子沉迷網絡遊戲還是小說還是運動,都要首先告訴孩子,這件事本身不是錯的,你玩這個東西是有好處的。

家長千萬不能看到孩子在玩網絡遊戲就如臨大敵,二話不說就制止孩子。這樣最容易招致孩子反感,鬧不好還可能會適得其反。孩子天生都有逆反心理,你說網絡遊戲壞,他偏偏要去以身試法,看看到底是怎麼個壞法。

但是你要是告訴他,你玩這個東西沒有錯,只是是不是有一種更加聰明,更能夠兼顧學習和玩耍的辦法呢?

這時候,孩子發現你和他站在同一陣線上,對家長戒心自然也就會降低,也就容易敞開心扉,接受家長的建議和開導了。

2.多方入手

培養多種興趣,豐富課餘生活

孩子沉迷一樣事物,往往是因爲生活中的其它事情讓他提不起興趣。這時候,家長一味的禁止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正確的辦法應該是觀察孩子最近的狀態,包括在學校狀態如何、作業完成情況如何?瞭解清楚之後,再根據情況幫助孩子調節。

有多少父母以愛爲藉口,卻成了孩子眼中的

如果是學習成績明顯下降或者是作業完成的很敷衍,那麼很有可能是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或許是因爲和老師同學有矛盾導致學習狀態不佳,或者是某門學科內容難以掌握,因爲這些原因,孩子在學習上感受到了挫折,然後轉而通過其它方式來逃避學習。

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要做的是和老師溝通,共同幫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問題,而不是簡單粗暴的禁止。

如果孩子學習情況正常,只是突然開始沉迷某一樣活動,則是孩子生活中其它娛樂太少了。這種情況,也可能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互動太少,讓孩子在家中無所適從,只好寄希望於各種娛樂活動。

這時候家長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開發一些新的愛好。週末的時候全家出遊,或者帶孩子去圖書館,只要不要讓孩子侷限在一種活動中,爸爸媽媽一起參與,孩子就可以慢慢的不再只鍾情於一種東西,也就會慢慢的從自我世界中走出來。

3.平等信任

不要因爲"慪氣"而傷害了孩子

家長們在孩子不聽話時,一回兩回還會好好勸,到了三四回孩子還不聽,就到了考驗家長耐心的時候了,要是再忍着性子多說兩次還是不奏效,馬上就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夕了。這時候就算是本來事情沒多大,脾氣不好一點的家長,也要開始爆發了,我好說歹說你不聽,小孩子怎麼這麼任性,我不信我還治不了你了!

有多少父母以愛爲藉口,卻成了孩子眼中的

好,你不聽是吧?我把你書扔了,電腦關了,零花錢沒收了,你再不聽我的話!

可是這樣的方式,還是對孩子教育嗎?這顯然已經演變成了家長和孩子慪氣,然後家長通過強權讓孩子承認失敗,這時候,孩子會怎麼想呢?

無論出發點是孩子不對還是家長不對,家長始終應該把自己當成家長,而不是一個"施威者",作爲"施威者"的家長,在孩子眼裏不再是可親可敬的父母,而是需要去反對、去抗爭的對象,這時候的親子關係可想而知了。

家長們總是會忘記自己和孩子其實是平等的,其實孩子需要的只是信任,而不是不分青紅皁白就對孩子"鎮壓",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懂道理、明事理的孩子,不是一個在家長面前唯唯諾諾什麼都不敢做的小綿羊。

那麼,你是在"鎮壓"你的孩子還是在"教育"你的孩子呢?

別用愛的名義,把自己變成孩子心目中的"惡魔",也別用愛的名義,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在要求孩子越來越優秀的同時,但願我們也能不斷反思,成爲最優秀的家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