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幼兒園教育 > 入園前培訓:飲食習慣

入園前培訓:飲食習慣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入園前培訓:飲食習慣
寶寶在幼兒園過的是集體生活,自理能力強就容易適應,否則會遇到麻煩。有的孩子兩三歲還不會自己吃飯,要靠大人喂才肯吃。老師要管班上這麼多孩子,不可能人人都照顧得很周全。所以,父母必須把培養寶寶的飲食習慣放在心上。  好的飲食習慣都有哪些?通常,幼兒園裏對這方面的要求包括:  ?飯前洗手;  ?不挑食、不偏食;  ?會自己用勺子吃飯,用杯子喝水;  ?吃飯時坐在座位上,不東張西望;  ?不貪吃零食;  ?不剩飯,不糟蹋糧食。  看看寶寶哪些地方做得不錯,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  媽媽有疑問:寶寶不喜歡吃西藍花和香菇,老師說餃子裏可能有一點點香菇,她只咬了一下就嚐出來了,馬上就吐出來再也不肯吃一口。  對挑食的寶寶要先看他爲什麼挑食,像芹菜、蒜薹這類粗纖維蔬菜,剁碎了更容易咀嚼,而香菇這種有味道的菜,如果寶寶不愛吃不必勉強,口味是會隨着年齡增長而慢慢改變的。只要不影響身體健康,輕微的挑食可以允許。不過父母要把寶寶挑食的原因預先告訴老師,提前做好溝通。  媽媽有疑問:我兒子從小吃飯就特調皮,要大人哄着逗着才肯吃,在幼兒園不肯坐在位子上吃,老師又不會追着餵飯,結果他一個星期就瘦了兩斤!  長期養成的不良習慣糾正起來十分困難,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其實要改變的不僅是孩子,還有父母的心態。寶寶不吃就不要喂,不用擔心他餓肚子;離開飯桌就表示“已經飽了”,絕對不可以端着碗追;限定吃飯的時間,過了時間就收拾碗筷。只有父母的態度強硬,孩子纔會認真對待吃飯。  媽媽有疑問:女兒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下午4點放學回來都要吃零食,零食吃飽了就不吃晚飯,我每天都要爲她不吃飯而生氣。  當孩子的生活發生變化時,對原有的規律需要做適當的調整,才能適應新的變化。通常在幼兒園裏,午睡起牀後與下午放學前的這段時間內有一次加餐。但假如寶寶活動量大的話,加餐的分量就可能不夠,如果回家後他餓了怎麼辦?而這個時間正好是晚飯前,沒有飯吃則孩子只好吃零食。所以那些有經驗的家長接孩子時都會隨身帶些水果、點心,先讓寶寶墊墊肚子。另一個辦法是預備好花捲、包子,或一碗粥,等寶寶回家後熱熱立刻就能吃,既營養又簡單。  園長有話說  飲食與幼兒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好習慣是在不斷重複的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的,要始終如一,日復一日地訓練。同時,家園配合,要求一致,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父母小課堂  1.好的飲食習慣有幾方面的要求。  2.挑食、不會自己吃飯,是長期養成的不良習慣導致的。  3.父母要給寶寶做好榜樣。  學會自己上廁所非常重要  假如在入園之前,寶寶還沒學會自己大小便,就不能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雖然老師每隔一段時間會提醒小朋友們排隊去廁所,但仍然會有孩子尿溼褲子,看來最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讓寶寶學會自己上廁所。  媽媽有疑問:我女兒特別膽小,昨天早上喝了豆漿,結果上課時就尿褲子了。其實她自己尿尿沒問題,就是老師不問她就不說,寧可自己憋着,你想她能憋多久啊!  有些寶寶過於害羞,不敢對老師提出要求,那麼父母平時就要多鼓勵孩子與別人交談,告訴寶寶“只要大聲說出來,大人一定會聽到的”、“想小便就告訴老師,老師一定會高興的”。  媽媽有疑問:寶寶從小用紙尿褲,現在3歲了還不會自己尿尿,拉大便也不會,我頭疼死了!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只需家長耐心地引導孩子就可以了。用紙尿褲的一個後果是家長不容易掌握寶寶的排便規律,寶寶自己更是養成站着就拉的習慣,所以開始訓練時難免會拉在褲子上,這時千萬別責備寶寶,而要抓緊機會教育他:“褲子溼了是不是很難受?”“坐下來拉大便就不會弄髒褲子了!”  寶寶總弄髒褲子的話,媽媽豈不是很辛苦?所以最好在夏季練習,利用9月份開學前的兩個月教會寶寶坐便盆、脫褲子大小便。這樣媽媽清洗起來也不會太累。  媽媽有疑問:是不是要給寶寶買一個便盆?還是就讓他用家裏的大馬桶?  大人的座便器圈圈太大,小孩子很容易掉下去,可以在上面加一個小號的馬桶圈(市場上有售)或者給寶寶準備一個專用小馬桶,還能引起他的興趣。  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固定的時間大便  排便時間固定的話,能刺激胃腸蠕動形成規律,每天早晨起牀之後或晚上睡覺之前,有意讓寶寶坐一會兒馬桶,不管他有沒有便意都去坐坐,慢慢地就能解出來了。大便的時間固定後,假如哪天寶寶沒有排便,你就會立即發現,及時查找原因,對維護寶寶的健康也有利。  2.每隔一段時間就讓寶寶小便一次  寶寶常常會由於貪玩而尿褲子,因此要隔段時間去趟廁所。他不願去的話,你只提醒一次就行,不要唆。就算寶寶尿溼了褲子也不要責怪他,本來他已經很不舒服並且感到羞愧了,再埋怨他的話,他會更加難過。  3.專心大、小便  有的父母喜歡邊看書邊上廁所,但是對小孩子來說,這種習慣可不好。所以父母一定要引導寶寶養成專心排便的好習慣。  4.教寶寶自己脫褲子、提褲子和擦屁股  許多寶寶上廁所沒問題,可就是不會擦屁股,不會提褲子,因爲家長總擔心寶寶做不好而一切代辦。其實家長越這樣寶寶越學不會,不如干脆放手讓寶寶自己做。  園長有話說  幼兒自己大小便是自我照顧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表明幼兒脫離成人的照顧後逐步獨立的開始。  記住,訓練寶寶大小便時一定不能發火,就算褲子弄髒了也不是寶寶故意所爲,他只是還不會做。你只需要一點兒耐心和技巧,就能縮短寶寶學習的過程。多從正面鼓勵寶寶,做得好就給他一個親吻、一顆糖果,這遠比責備和批評有用。  父母小課堂  1.鼓勵寶寶說出自己的需求。  2.訓練用紙尿褲的寶寶自己大小便並不難。  3.給寶寶準備專門的坐便器。  4.訓練時多利用技巧。  5.鼓勵比責備有用。  生活自理能力強的寶寶更容易適應  寶寶能自己穿衣服,大人就會省心很多,初入園的時候,那些生活上能夠自理的寶寶往往很快就適應了新環境,這與寶寶的獨立性強有關係。  媽媽有疑問:寶寶每次上完廁所都要我給她提褲子,要是我在忙她就會一直光着屁股,直到我忙完了再給她提上。教過她很多次了,但她只要急着看電視或者玩,就會不提褲子跑出來!  提褲子雖然有時候可以讓大人代勞,但到了幼兒園後肯定行不通,自己的褲子還得自己提才行。媽媽要給孩子穿褲腰鬆一些、容易穿脫的褲子,平時要訓練寶寶自己穿褲子,練習的次數多了寶寶就會做了。萬一寶寶貪玩顧不上提褲子的話,記得提醒他“褲子不提上去很容易摔跤”。  媽媽有疑問:我兒子脫衣服快得很,但是不會穿,午睡起來後是老師幫着穿。我問他班上這麼多孩子老師幫得過來嗎?他說沒穿的孩子在一邊等着。可是現在天氣這麼冷,等着老師給穿衣服還不得凍壞了?  套頭衫脫下來比較簡單,寶寶很容易就能學會,穿的時候卻往往不知道該先穿哪裏。媽媽可以教寶寶先套上頭,再穿上兩隻袖子,並教寶寶分辨衣服的前後。別忘了提醒寶寶:小手握成拳頭就能輕鬆穿上袖子。  媽媽有疑問:本來寶寶會穿鞋,不過最近突然又不願意了,每次讓他穿鞋他就說“我不會”。有時早上趕時間,就不得不替他穿。  給寶寶選擇的鞋不要繫鞋帶的,鞋帶容易鬆開,在活動中可能會絆倒寶寶,最好是容易穿脫的類型。寶寶會穿鞋後一定要堅持讓寶寶自己穿,如果寶寶不肯,父母更應堅持自己的態度,最終寶寶都會服從。因爲穿鞋子只會越做越熟練,等到寶寶熟練之後不用父母提醒都能主動穿好自己的鞋。  媽媽有疑問:寶寶原來很喜歡穿一件帶鈕釦的紅色衣服,可最近不願意穿了,我問過她後才知道,原來是因爲她不會扣鈕釦而被老師批評了,這孩子倔得很,寧可再也不穿那件衣服。  細想一下,孩子不會扣鈕釦其實是家長的錯,是家長沒教會孩子。扣鈕釦並不困難,只要多練習慢慢就能掌握。千萬不要嫌寶寶動作慢而幫他扣扣子,應該給他足夠多的練習機會。孩子的生活能力是一步一步學成的。  園長有話說  生活自理能力,包括穿衣、穿鞋,是保證幼兒全面發展的第一步。家長不要以愛的名義剝奪孩子鍛鍊的機會,要增加孩子自主活動的願望。  父母教孩子分辨鞋子的左右時會遇到一點兒波折,寶寶常常會分不清左腳右腳,因爲他的觀察力還不夠,不太能夠分清楚細節上的差別。你可以引導他找一找兩隻鞋子的不同並讓他記住,多重複幾次後他就能分清了。  還可以讓孩子自己挑選今天要穿的衣服和鞋子,引起他對穿衣服的興趣。有時可能因爲衣服釦眼兒太小、鞋帶掉了等原因而穿不好衣服和鞋子。家長要知道,孩子一時穿不好不要緊,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動手的能力,讓孩子學習穿衣穿鞋的技巧。  父母小課堂  1.穿衣服、穿鞋子,是寶寶學着照顧自己的開始。  2.教孩子穿衣服和鞋子時要注意技巧。  3.不能一方面剝奪孩子鍛鍊的機會,一方面又要求孩子做好。  有禮貌是寶寶順利開展人際交往的前提  寶寶是不是有禮貌,能直接反映出家庭的教養。禮貌是人在社會生活中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有禮貌的孩子才能受到別人的歡迎,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講禮貌。  媽媽經驗分享:寶寶是個很有禮貌的孩子,這一點我一直都很驕傲,不管在院子裏遇到誰,她都能主動打招呼,“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叫得可響亮了!  能夠主動問候人說明寶寶懂得尊重他人,這與父母平時的教育分不開。不過有些寶寶性格比較內向,不太願意主動打招呼,父母千萬不要誤認爲自己的孩子沒禮貌。這時,父母需要多鼓勵孩子主動問候別人,不要害怕得不到對方的迴應。只要他做了,你就應當給他一個獎勵來增強他的信心。  媽媽有疑問:上次我同事帶着4歲的孩子來家裏玩,那個孩子在我家到處亂跑,還穿着鞋爬到牀上蹦,把白牀單踩得到處是髒腳印,真是太沒禮貌了!  父母如果不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爲,那是父母教育的失敗。沒禮貌的孩子就算很聰明、很漂亮,也不招人喜歡。也許現在孩子還小,但將來他總會長大,總要面臨別人挑剔的眼光。很難想象,一個從小不知道禮貌爲何物的孩子,成人後能夠尊重他人,能夠守禮講文明。  媽媽有疑問:現在許多孩子都喜歡打斷別人講話,愛搶着說話,難道他們的父母沒教過嗎?打斷別人講話很不禮貌!  如果你的寶寶也有這種情況,你應當先弄清楚他這樣做的原因是特別容易衝動、好表現,還是真的不懂這樣做不禮貌。假如是前者,可以通過平時多與他對話來訓練,讓他聽完大人的發言之後再講話;假如是後者,那麼就應當教育他打斷別人的講話是很無理的行爲。  媽媽有疑問:常常在公交車上看見老人帶着一個孩子,每次給老人讓座,老人就會讓孩子坐而自己站着。這要是我的孩子,我肯定教育他要讓長輩坐。  事實上,有時孩子的不禮貌行爲恰恰是大人慣出來的。有的老人心疼孩子,把好吃的留給他,有座位讓他坐,卻不知是好心辦錯事,結果使孩子不懂得心疼他人、體貼他人,一心只爲自己。這樣的“愛”還是少一點兒好!  媽媽有疑問:孩子沒禮貌,大人肯定也好不到哪兒去!什麼人教出什麼樣的孩子,這點絕對錯不了。  孩子的行爲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家庭成員的行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極大,有好也有壞。想要教導孩子懂事、有禮貌,父母必須從自身做起,從平常生活中的小事開始。比如進門、出門都要與大人打招呼,家裏來客人了要熱情接待,吃飯的時候不獨佔愛吃的飯菜等。  園長有話說  要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成人首先要樹立榜樣。成人的一舉一動是無聲的教育,是幼兒仿效的對象。  父母教育孩子懂禮貌有很多辦法,比如,故事書裏有許多關於禮貌的童話故事,多給孩子講講這些故事,很容易就能讓孩子明白禮貌是什麼,爲什麼自己要有禮貌。  另外,父母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因爲父母的行爲孩子全都看在眼裏。早上送孩子上學時向老師問好,下午接孩子放學時向老師告別。只要你這樣做了,不需要你教,孩子也能這麼做。  父母小課堂  1.有禮貌是培養寶寶良好社會行爲的基礎。  2.主動向人問好,做客時不隨便,耐心聽完別人講話,都是有禮貌的表現。  3.大人的嬌慣不能教出有禮貌的孩子。  4.孩子的行爲是家長的鏡子。  5.培養孩子有禮貌須言傳身教。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