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家校羣減少回覆”新規背後:家長焦慮 教師

“家校羣減少回覆”新規背後:家長焦慮 教師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提倡教師發佈信息後,家長排隊點贊或回覆‘收到’。”10月18日,杭州市文暉中學在官方微信平臺上發佈了關於“教師減負提效行動”的具體方案。

“不提倡教師發佈信息後,家長排隊點贊或回覆‘收到’。”10月18日,杭州市文暉中學在官方微信平臺上發佈了關於“教師減負提效行動”的具體方案。其中一條關於家校羣的新規定,即“減少過度過濫的家校微信羣溝通,提倡電話交流或約訪”備受關注,瞬間霸屏熱搜。

無獨有偶,9月29日,青海西寧市城西區教育局也出臺了《家校網絡交流平臺“五要五不要”管理規定》,明令防止家校網絡交流平臺成“拍馬屁羣”,嚴禁教職工成爲“微商”,避免“廣告羣”的出現……

開學一個多月以來,關於家校羣的各種話題不斷。文暉中學校長姚琪翔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在信息氾濫的時代,信息便捷的同時,也使得誤會更容易產生,這時候加強對家校羣的規範使用則顯得尤爲重要,新規的制定一方面爲教師及家長減負,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線下互動,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杭州市觀成中學校長李潔認爲,家校羣“變味”或源於家長們的“焦慮”。

家校羣新規:一班一羣,減少回覆

杭州市文暉中學一共有三個年級,共24個班級。校長姚琪翔介紹稱,早在今年八月,學校就開始對如何提高教學效率進行構思,並召開了教師座談會,對教師遇到的困惑進行摸底調研等。

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瞭解,姚琪翔發現,教師們普遍反映較多的就是“家校微信羣”,“有的老師有好幾個家校羣,佔據了他們相當大的一部分時間和精力。”

因此,九月初一開學,學校就針對暑期的調查召開了會議,正式提出家校微信羣規範管理的建議,強調對家校羣進行整合。姚琪翔說:“當時我們就提出來讓各課任教師解散學科家長羣,保持每個班都只有一個家校微信羣。”

10月18日,文暉中學的“教師減負提效行動”具體方案正式發佈。方案主要從四個方面對教師及家長做出了具體要求:每個班級只能建立一個由班主任管理的家長微信羣,反對各課任教師建立各學科家長羣;家校羣溝通交流時間爲早8點到晚9點,太早或太晚都不宜在羣內發佈信息;羣內以轉發重要通知、佈置重點事項爲主要功能,減少回覆,不提倡教師發佈信息後,家長排隊點贊或回覆“收到”;教師不得在羣內點名批評,提倡在工作時間電話交流、家長到校約談或家訪。

對於這些規定,姚琪翔表示,主要是希望減輕教師及家長的負擔。“教師的核心工作室教學,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身上,備好課、上好課。而家長們也一般有自己的正常工作,較少回覆既是爲家長減負,也可以避免發佈的通知信息被覆蓋。”

此外,學校的重大通知除了在微信羣發佈外,學校還會以文件的形式交給家長簽字回收,“家長們也不用一直守着微信通知,擔心錯過重要信息。”

作爲初二一班級的班主任,鄧以帖很贊同學校的做法。她告訴澎湃新聞,現在的班級微信羣是從去年學生初一剛入學時建立的,建羣一年多了,平時有重大通知需要全體家長知曉的,就會在微信羣裏發消息通知。開始推行新規後,她便將具體的要求發在羣裏,“家長們都很配合,很少再有排隊點贊回覆的情況”。在她看來,有了這個新舉措,家長和老師們都會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困擾。

“目前新規實行時間不長,雖收效良好,但家長和老師們畢竟習慣了以往的模式,還需要時間來磨合,希望雙方能夠配合好。” 姚琪翔稱,後期還會針對新規的實行情況,決定是否長期延續下去。

“家校羣減少回覆”新規背後:家長焦慮 教師
文暉中學在官方微信公衆號發佈教師減負提效行動方案

觀點:家校羣“變味”或家長源於焦慮

開學一個多月以來,關於家校羣的各種話題不斷,廣受關注。

“大家都覺得不關注家校羣,就代表不關心孩子學習。”孩子就讀於廣州廣外附屬小學的樑女士對“變味”的家校羣頗有感觸。雖然孩子就讀的是寄宿學校,但老師、家長常常在羣裏討論孩子教育問題,也讓她疲於應對。

“老師出於關心孩子,常常會在羣裏發學生們晚自習、做早操的照片,或者近期有些學生出現假期綜合徵,家長應該如何配合調整之類的,然後家長們就會討論。”樑女士表示,自己平時生意繁忙,常常無法顧忌羣內的交流,一次開家長會時,被老師單獨提點“要多關心孩子生活。”此後,樑女士將家校羣設置置頂,並常常“主動”與老師互動。

對此,杭州市觀成中學校長李潔認爲,“變味”的家校羣或來自於家長們的“焦慮”。“有的家長們會認爲,遺漏了教師的消息,或者對教師發佈的內容沒有任何表示,會影響教師對自家孩子的看法,從而產生了一種焦慮心理。”

在她看來,家校羣建立的宗旨應該是爲了孩子更好更健康地成長,而不是強迫家長迴應或點贊,“不否認會有個別家長出現違心點讚的情況,但如果任由這種風氣蔓延下去,家校羣的存在只會慢慢遠離初心。”

李潔認爲,家長和教師也應該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是否支持學校的工作,家長是否盡到了家長的責任,不應該由簡單的是否在羣內迴應爲標準。“家校羣也應該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是爲了孩子而努力,成年人應該有判斷是非曲直的能力,違心的點讚我們是非常不提倡的。”

此外,她表示,家校羣是方便學校與家長互動交流的平臺,一個班級理應只有一個官方家校羣,多了反而會成爲真正的“負擔”,違背“便捷交流”的初衷。“我覺得拱墅區對全區做調研是一個很好的做法,在此基礎上,每個學校應該再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符合實際的相關要求和規定,並且形成一定的監督機制。”

除了規範建羣,爲教師減負需要做更多

精簡會議,合理減少各類工作小結、反思等例行性文字工作,嚴格控制教師非教學性工作任務,開展作業研究、精選精批……除了對家校羣進行規範,文暉中學還制定了多條明文規定爲教師“瘦身”。

對此,姚琪翔介紹稱,這是結合學校實際,也是根據杭州市拱墅區教育局出臺的“減輕教師負擔提升教育品質”六大行動的具體化表現。

“家校羣減少回覆”新規背後:家長焦慮 教師 第2張
杭州市拱墅區教育局在官方微信公衆號上發佈的“六大行動”具體內容

據澎湃新聞了解,10月16日,杭州市拱墅區教育局出臺了關於開展“減輕教師負擔提升教育品質”行動的通知。通知表示:我們相信“減去一個負數,就是加上一個正數”,減少教師的非教學性工作,將時間還給教師,幫助教師聚焦教學、潛心專業、關注學生、提高效益是教師減負行動的初心和目標……

如何給基層校長、教師減負?10月19日,拱墅區教育局辦公室主任姜主任告訴澎湃新聞,在出臺六大行動之前,教育局於今年八月底針對拱墅區進行了一次“校長、教師專業外負擔在線問卷調查”。“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家校聯繫、論文課題、考覈評比、會議過多以及各類活動都是基層教師們的‘額外負擔’。”

除了問卷以外,教育局還通過座談會、教師培訓等形式,通過校長了解基層教師的困惑和問題。“我們是給予這些發現的問題,提出的‘六大行動’。”

姜主任介紹稱,“六大行動”主要包括精簡會議、任務篩選、簡化考覈、規範建羣、電子政務、精準培訓六個方面。“這些都是大的方向,具體還需要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具體落實。”

“我們從教育局開始率先示範,比如只建一個校長羣,減少指令,從上到下,規範各方面的紀律和制度。”姜主任告訴澎湃新聞,在教育局的帶動下,以紅纓幼兒園、大關小學爲代表的全區各幼兒園、各中小學紛紛從自身實際出發,出臺了相應的教師“瘦身”計劃。

“教育教學工作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教師希望能夠安安靜靜地做好教學工作,減少外在干預,把時間用來研究教育教學工作,去關注孩子,關注學生成長。從家長方面來說,也希望教師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圍繞孩子。”姜主任說,目前全區有包含幼兒園在內的120餘所學校參與教師“瘦身”計劃,通過多種途徑爲教師減負,整體反響良好,在他看來,這也是一項使學校和家庭“雙贏”的舉措。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