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霧化比輸液還可怕?這是個真相帖

霧化比輸液還可怕?這是個真相帖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霧化比輸液危害大嗎?關於寶寶霧化方面,家長了解多少呢?每到感冒、咳嗽的高發期,兒科門診都是人滿爲患,看着孩子們咳得滿臉通紅的樣子,真是讓人心疼。當寶寶出現咳嗽、痰多、甚至咽喉水腫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狀時,醫生會推薦霧化吸入的方式進行治療。


很多家長由於缺乏對霧化吸入治療的深入瞭解,認爲只有哮喘病人才用到這種方法。所以一說到“霧化”,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哪有那麼嚴重,還要做霧化?霧化有副作用嗎?

其實,霧化吸入的治療方式現在已經不僅是用來治療哮喘了,它對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都有一定療效,而且優勢也很明顯:

1、霧化吸入療法,操作方便、局部用藥、見效快,而且不會帶來痛苦,孩子比較容易接受。

2、技術升級讓可做霧化的藥物種類越來越多,安全性也越來越高。激素類藥物、幫助稀釋痰液的藥物等都有霧化劑型。

如今霧化吸入的治療方法已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但是,很多家長還是有各種各樣的疑慮。

最近,就有很多媽媽留言諮詢關於“霧化”的相關事情:

媽媽A:我現在糾結,兒子咳的厲害,又喘,要不要掛水,還是霧化啊?

媽媽B:我娃昨天是扁桃體化膿,咳嗽次數也不算多,可是醫生說齁聲明顯,現在我不知道應不應該霧化,我婆婆把霧化想的很嚴重,認爲儘量不要做……

媽媽C:我家孩子支氣管炎,不知道是掛水好還是霧化好,我聽說霧化含激素,危害比輸液還大!真是這樣嗎?

媽媽D:哪些藥可以霧化?霧化有副作用嗎?孩子不願意霧化怎麼辦?

……

下面爲大家詳細講一講有關霧化的那些事兒!

一、什麼是霧化治療?

霧化治療主要指氣溶膠吸入療法。所謂氣溶膠是指懸浮於空氣中微小的固體或液體微粒。因此霧化吸入療法是用霧化的裝置將藥物分散成微小的霧滴或微粒,使其懸浮於氣體中,並進入呼吸道及肺內,達到潔淨氣道,溼化氣道,局部治療及全身治療的目的。

霧化比輸液還可怕?這是個真相帖

二、霧化比輸液還可怕?

網上流傳着一些關於“霧化”的說法,如:霧化對寶寶的傷害比輸液還大!一時間讓很多給孩子做過或正在做霧化的家長,變得心神不寧。霧化,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真相到底是怎樣,其實看看二者的作用原理就很清晰明瞭了。

1、靜脈輸液

靜脈輸液是將大量液體、電解質、藥物等通過靜脈輸入,進入體內的治療方法。

可以這樣說:靜脈輸液在治療病症的同時,也使身體原本封閉的血管系統開放了。

其主要缺點有以下幾種:

1)處理不當易產生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感染。

2)藥物過量或滴注過快,易產生不良反應(發燒、皮炎、皮疹等),甚至危及生命。

3)持續性的過量輸注,易造成循環負荷過重,或電解質失衡。

4)醫源性疾病的增多。

2、霧化吸入

霧化的具體方法就是:霧化器裏快速流動的氣流,將將藥物“打”成微小的霧滴,讓孩子通過呼吸的方式將藥物吸入到相應部位,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而人體的呼吸系統本身就與外界相通,所以我們可以這麼理解:霧化就是充分利用呼吸系統開放性的特點,在孩子呼吸的空氣中加入一些液體或者藥物,來達到緩解病症的效果。

很明顯可以看出,霧化一方面不影響孩子正常的呼吸系統功能,另一方面,也不會像靜脈輸液一樣,對孩子的封閉系統造成影響。

由於霧化吸入可直接作用於發生病變的呼吸道和肺部,對比口服或靜脈輸液,它起效更快、效果更好;局部藥物濃度高,但總體用藥劑量小,僅爲全身用藥的幾十分之一;不良反應少。所以,家長完全不必“聞霧化而色變”。

特別提醒:

雖然霧化吸入的方式風險更小一點,但在面對具體病情時,醫生會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到底使用哪種治療方式。

因此,家長不要盲目拒絕任何一種治療方式,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醫生的指導建議進行選擇。

三、什麼情況下需要霧化?

很多媽媽會問:是不是所有的呼吸系統疾病都可以通過霧化治療來緩解呢?

這裏需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呼吸道疾病都可用霧化治療,需謹遵醫囑。

Q:普通感冒需要做霧化?

A:NO!普通感冒一般一週左右就能自行痊癒。

Q:一咳嗽就做霧化?

A:多數時候不需要,別把霧化吸入藥當止咳藥。是否需要用,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Q:可以在家霧化生理鹽水嗎?

A:事實上,在霧化治療的過程中,生理鹽水一般被當做是吸入媒介,但它本身也有溼潤呼吸道的作用。

如果孩子僅僅只是咳嗽、鼻塞等,可以單純使用霧化器吸入生理鹽水來緩解症狀。

不過家長還要注意:生理鹽水可不能自行調兌。

可能需要霧化治療的情況:

● 哮喘急性發作

● 喘息相關的呼吸道疾病

● 急性喉炎

● 肺炎支原體肺炎

● 感染後咳嗽,咳得影響正常生活

● 氣管插管術中和術後

……

總之,需不需要做霧化,聽從醫生的意見。

四、常見的霧化治療藥物有哪些?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年版)》對霧化藥物做了特別說明,主要有以下3類:

1、支氣管擴張劑

1) 選擇性 β2 受體激動劑

根據其起效時間和持續時間的不同可分爲短效 β2受體激動劑(SABA) 與長效 β2受體激動劑(LABA)兩種。

目前臨牀上霧化吸入所用製劑主要爲 SABA。SABA 製劑的共同特點是起效迅速、維持時間短,代表藥物有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

2) 膽鹼受體拮抗劑

根據起效時間和持續時間的不同可分爲短效膽鹼受體拮抗劑(SAMA)與長效膽鹼受體拮抗劑(LAMA)兩種。

目前臨牀上的霧化吸入製劑主要爲 SAMA,國內上市的SAMA霧化製劑僅有異丙託溴銨及其複方製劑。

2、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

ICS 是目前最強的氣道局部抗炎藥物,它通過對炎症反應所必需的細胞和分子產生影響而發揮抗炎作用,有效控制寶寶的喘息及咳嗽症狀。

常用藥如布地奈德,10~20分鐘就可以發揮抗炎作用,對於急症很有效。

有的家長會問:霧化激素,會不會有副作用?

其實,家長在面對激素藥物時,無需過於害怕。

激素的存在,是爲了能夠使其他物質在身體內發揮作用。比如大家熟知的維生素D,其實就是一種激素,它的作用就是幫助鈣的沉澱。

事實上,我們應該有這樣一個認識:使用激素藥物是經過利弊權衡的結果,也就是說,醫生經過考慮後,確定有用纔會使用這種藥物。

激素並非猛如虎,關鍵要看怎麼用,一定要根據醫生正確指導來用。

3、黏液溶解劑

如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痰的黏滯性,幫助寶寶更容易把痰咳出來。

有寶媽問:抗生素可以用於霧化治療嗎?

告訴大家:目前沒有霧化應用的抗生素。一是沒有安全、可靠、有效的臨牀證據;二沒有權威指南來指導用藥。

除抗生素外,我們更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常見的抗病毒藥和治療呼吸道感染的中成藥,都跟抗生素一樣——沒有霧化劑型,不安全,均不推薦用作霧化藥物使用!

如果醫生給寶寶霧化時,用了抗生素、抗病毒藥或治療呼吸道感染的中成藥,請果斷拒絕!

在此提醒廣大家長:

任何治療方法和藥物都不能隨意濫用,並不是所有的藥物、所有的情況都可以霧化。

霧化吸入的應用、給藥,都應該經過醫生診斷指導。根據個體的差異,方案也會有所不同。

如果經過醫生診斷,需要霧化治療,那麼一定要跟醫生確認所需藥物名稱和劑量,千萬不要盲目隨意用藥。

如果是需要長期霧化的孩子(比如哮喘),則需定期隨訪,及時調整用藥,儘可能減少副作用。

五、霧化要注意什麼?

霧化前後的一些小細節,袋鼠麻麻想給大家提個醒,家長們別忽視了。

1、霧 化 前

1)使用激素藥物時,不要給孩子塗抹油性面霜。

2)選擇在寶寶進食後,隔1~2小時再霧化,可以防止排痰、氣霧等刺激引起噁心或嘔吐。吸入前要清潔口腔,清除口腔內分泌物及食物殘渣。

2、霧 化 中

1)做霧化吸入治療時,讓寶寶儘量保持慢而深的呼吸,這樣有利於微粒在下呼吸道和肺泡沉積。

2 )在安靜的狀態下吸入。因爲呼吸節律對吸入藥霧微粒量有影響,寶寶哭吵時,吸氣短促,藥霧微粒主要以慣性運動方式留存在口咽部,影響霧化效果。

3 )霧化過程中,面罩儘可能密封、貼合面部,減少入眼的可能。手持霧化器藥罐時,應保持與地面垂直,否則藥罐如果發生傾斜,可導致藥物倒出、不出霧。

4)在霧化的過程中,家長要隨時注意觀察寶寶的狀態。如果出現口乾、噁心、胸悶、氣促、心悸、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要及時讓醫生處理。

3、霧 化 後

用面罩做霧化吸入的寶寶,做完後要及時洗臉,着重清潔面罩覆蓋區域,防止殘留的藥物刺激皮膚;同時採用漱口或喝水的方式,減少藥物在口咽部的殘留。

有話說:

如果孩子不肯接受霧化器,千萬彆強迫,要慢慢引導!

家長可以先示範,讓寶寶覺得霧化器是不會對他造成傷害的。

也可以讓孩子多摸摸霧化器,給他講解這個東西有多神奇,白白的霧氣就像仙女出場一樣,只要輕輕一吸,就能把藥“吃進肚子裏”,不癢也不痛,病很快就好啦~

在霧化過程中,可以讓娃看看動畫片、聽聽兒歌、看看繪本來分散注意力,這也會讓娃覺得,霧化並不是一件痛苦的事。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