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家長如何用“追蹤法”戒除吼叫

家長如何用“追蹤法”戒除吼叫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所謂“追蹤法”,就是家長在一段時間內記錄引發自己吼叫的觸發事件和自己的反應,通過記錄的方式來覺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增進對自己習慣和反應模式的覺知與接納,繼而做出改變戒除吼叫。

家長朋友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來記錄:

1、客觀記錄事件。簡短的把惹惱你的行爲記錄下來,這是瞭解你和其他家庭成員行爲模式的關鍵。記錄的內容應該包括日期、時間、地點和事件本身。

通過一段時間的記錄,家長們也許會發現在某些特定的日子自己會面臨更多挑戰,嘗試找出這一天與其他日子有什麼不同,或者這天的前一晚發生了什麼事。

比如,你有可能週二工作到很晚,週三早上多睡了會兒,導致你得趕時間,脾氣比平常暴躁,這時候孩子稍有行爲不當就會引發你的吼叫。或者你會發現自己週一更焦躁,因爲那天你的工作負擔更重,而孩子的家庭作業也更多。

有的家長還會發現自己在某些特定時段裏更容易發脾氣,比如早上起牀孩子們磨蹭的時候,晚上回來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等等。還有的家長會發現自己在某些特定的地點特別容易吼叫,比如在廚房做飯的時候或者是看見衛生間有髒衣服的時候等。

通過記錄,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規律,在遇到同樣場景的時候就可以預先給自己一個提示。

2、記錄自己的身體反應。記錄下事情發生的當下,你自己的身體反應、你的情緒以及想法。比如一位媽媽在早上起來吼叫完女兒之後,身體的反應可能是將雙臂抱在胸前,情緒是感到生氣和不耐煩,而升級的想法是“我永遠也不能按時上班“,”她搞得我早上一團糟”等。

憤怒是大部分在吼叫之前最常見的感受,但怒火之下也醞釀着其他的情緒,比如擔心、焦慮等,如果你能夠找到自己這種隱藏的情緒,就能夠真正讓自己冷靜下來。

家長如何用“追蹤法”戒除吼叫

3、記錄你的迴應。真實、不做任何評判的記錄自己當時的迴應和孩子的反應。比如一位媽媽的記錄是:“在兒子第二次把食物扔到地下的時候,我吼道:不許再玩了,我再也不給你吃的了,我受夠了。我當時的聲音非常大”。兒子的迴應是“他看着我,然後開始大哭。”跟蹤記錄你做的事有助於你看到自己的模式,明白哪些做法是無效的。

如果當時你說了傷人的話,也把它們寫下來,反思一下爲什麼你會說這樣的話。而記錄下孩子的迴應,將成爲你減少吼叫的動力。

4、記錄事後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很多家長常常會在發脾氣後感覺很糟糕,把自己和孩子的真實感受記錄下來。吼叫之後家長的感受可能變化的比較快,可能會從生氣、羞愧,然後變成悲傷或者焦躁。熟悉自己的感受,這樣就可以更近一步的瞭解自己。關注孩子的感受,就可以給我們後續的行爲找到一些指導,比如孩子因爲你的吼叫而生氣,你可能就需要向孩子道歉,他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冷靜下來,然後才能跟你進一步的溝通。

一個表情悲傷的孩子可能需要一個擁抱,需要一些安慰的話語,告訴他你依然愛他。當大家都冷靜下來後,家長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了。

5、記錄你的反思。雖然在事情發生的當時,你並沒有忍住吼叫,但事後一定要進行反思。想出當時除了吼叫,自己還能有什麼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許是可以走開,讓自己先冷靜下來;也許是做幾個深呼吸,默數到十再行動。想出的解決辦法越多,家長選擇通過吼叫解決問題的概率就越少。

重要觀點,用“追蹤法”戒除吼叫,憤怒往往突如其來,在家長尚未覺察的時候就已經被憤怒“掌控”。

因此,通過“追蹤法”記錄自己的吼叫,就可以覺察情緒、接納情緒、感知情緒,就有可能在情緒的風暴激化爲龍捲風,損傷親子關係之前讓它平靜下來。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