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健康 > 小兒腹脹食積怎麼辦

小兒腹脹食積怎麼辦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4.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運動消食

1、戶外運動:

堅持戶外活動,天氣冷選擇太陽好風輕的時候,每天出去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

2、飯後散步:

飯後溫和散步半小時到一小時。

小兒腹脹食積怎麼辦

推拿療法

1、捏脊:

讓患兒面孔朝下平臥。家長以兩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兩側,隨捏隨按,由下而上,再從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揉中脘:

胸中與肚臍連線的二分之一處,即是中脘穴位。家長用手掌根旋轉按揉,每日兩次。

3、摩涌泉:

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長以拇指壓按涌泉穴,旋轉按摩登30-50下,每日兩次。

4、退六俯:

沿患兒左上肢下方,從肘關節向腕關節推,每分鐘推150-200次。

5、清天河水:

沿患兒左上肢正中線(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間部位),從腕關節向肘關節推,每分鐘150-200次。

小兒腹脹食積怎麼辦 第2張

藥物療法

1、小兒化食丸:

當寶寶貪食受涼後,引起肚腹脹滿,噁心嘔吐、煩躁口渴、舌苔黃厚、大便乾燥時,可服用小兒化食丸。

包裝:每丸1.5g。

用法:1歲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2次,大於1歲每次服用2丸,每天2次。

注意:要用開水溶化後服用。

2、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當寶寶因積食引起咳嗽、喉痰鳴、腹脹如鼓,不思飲食、口中有酸臭氣味時,可服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包裝:每支10ml。

用法:小於1歲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1-2歲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2-4歲每次服用15ml,每天3次;5歲以上每次服用20ml,每天3次。

注意:溫開水送服,二歲以上的寶寶可直接飲服。


小兒腹脹食積怎麼辦 第3張

飲食療法

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點,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麪湯、麪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吃些魚蝦。

1、食療方:

(1)山藥米粥:

功能:調補脾胃,滋陰養液。運用於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

做法:取幹山藥片100克,大米或小黃米(粟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乾淨,與山藥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

(2)白蘿蔔粥:

功能:開胸順氣,健胃。對小兒消化不良,腹脹有療效。

做法:白蘿蔔1個,大米50克,糖適量。把白蘿蔔、大米分別洗淨。蘿蔔切片,先煮30分鐘,再加米同煮(不吃蘿蔔者可撈出蘿蔔後再加米)。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

(3)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對付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

做法:取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症狀,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鍋用小火炒化(爲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2、助消化食品:

(1)荸薺蘿蔔助消化:取20只生荸薺、250克蘿蔔,搗爛擠汁熱服,能幫助消化。

(2)檳榔焦三仙消食:取10克檳榔,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合稱“焦三仙”)各15克,加水煎汁飲服,消食效果好。

(3)蠶豆皮助消化:炒焦蠶豆皮泡水代茶飲用,能促進消化,健胃止渴。

(4)兒童飯前飲水助消化:飯前2小時左右讓孩子飲1杯水,可以及時補充到全身各細胞組織,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出足夠的消化液,有益於食物的溶解、消化和吸收。

(5)高粱治小兒消化不良:取高粱米第二遍糠,炒至褐黃色、有香味,除掉上面多餘的殼,每日服4次,每次1.5~3克,可治小兒消化不良。

(6)鍋巴消食:常食少量鍋巴能消積食、止泄瀉、治脾胃虛寒。中醫以鍋巴爲主藥配製的“鍋焦丸”就專治小兒消化不良。

小兒腹脹食積怎麼辦 第4張

相關文章

[小兒腹脹食積推拿手法]

[小兒腹脹食積吃什麼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