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必知的主要敏感期詳解,家長們看過來

父母必知的主要敏感期詳解,家長們看過來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6.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今日主要分享的是父母必知的主要敏感期詳解,樂樂又塗了一晚上的塗色書,我想大概是塗色的敏感期到了。小傢伙最近說得最多的就是“我自己來”,也經常爲獨立完成任務而自豪,有時也因爲東西丟失、順序打亂而哭鬧。

我深知這些都是敏感期的表現,所以總是給予最大的包容和理解,希望他能在充滿愛和自由的環境中成長爲一個獨立、自主、自信、勇敢的孩子。敏感期理論也就成了爲人父母的必修課。

敏感期是意大利幼兒教育家瑪利婭·蒙臺梭利提出的,是蒙臺梭利的四大理論基礎之一。

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蒙臺梭利形容“經歷敏感期的小孩,其無助身體正受到一種神聖命令的指揮,其小小心靈也受到鼓舞。”

一、手口的敏感期(0-2歲)

樂樂手口敏感期出現在4個月到兩歲之間。此時正值夏天短袖短褲,我抱着他玩兒得正開心,突然一個牙印狠狠的印在我肩膀上,一陣鑽心的疼啊!手口敏感期的樂樂就像一隻牙癢癢的小獅子,看到什麼咬什麼,連枕頭都逃不過他的小尖牙。

應對方式:

爲了免去我的皮肉之苦,我給他買了牙膠以滿足他的口欲,比如蘇菲小鹿、香蕉牙膠都是極好的磨牙裝備。每天清潔他的玩具、經常清洗被褥也成了我的日常工作,我不能阻止他吃手、咬東西,但我能保證他咬的東西乾淨衛生,只有這樣才能讓他的手口敏感期順利渡過。

父母必知的主要敏感期詳解,家長們看過來

敏感期解析:

手口敏感期是兒童必經的第一個敏感期,是他認識世界的第一步,新生嬰兒是通過口腔來感知世界的,而感知世界的第一步則是用他的嘴來認識手,所以嬰兒總是樂此不疲的吃手,直到手被完全地喚醒,口的敏感期過去,手的敏感期到來,兒童無處不在地到處觸摸。嬰兒就是這樣通過口腔和手與世界發生了最初的聯結。

二、自我意識的敏感期(2-6歲)

你是否強迫過孩子分享玩具?是否強迫孩子和人打招呼?是否對孩子打人的行爲感到惶恐?是否爲孩子總是說“不!”而生氣。其實這些都是自我意識的敏感期到來的表現。

哪怕是從自己的玩具上掉下來的一個小零件對樂樂來說都是一件珍貴的寶貝,不能扔垃圾桶,也不能送人。他有個癖好,收集吃完了的零食包裝袋,他總說“我的”,我的東西就不能送人。

不知道從何時起對於其他孩子的攻擊,樂樂學會了強有力的還擊,雖然我從來沒有教過他“打回去”,我想只要孩子的自我意識得到正常的發展,自我保護就是一種本能,只是家長還需要正確的引導。

昨天他對我說“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來,我能做好。”從曾經常說“不”,到現在最愛說“我自己來”,他已經從界限的區分上升到獨立意識的萌芽。

應對方式:

在這個階段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尊重和自由,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不強迫分享,尊重孩子獨立完成某件事情的意願,給孩子說“不”的權利和自由。

敏感期解析:

兒童0-6歲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構建一個完整的自我。孩子出生時身體上和母親分離,但精神上還是一體的,他並分不清楚自己和母親界限,0-6歲就是他的精神世界和外界分離的關鍵時期,也就是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期間要經歷秩序、追求完美、執拗等多個敏感期,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常覺得孩子不可理喻,隨即貼上“任性”“頑皮”的標籤。

其實孩子只是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嘗試着與外界分離,經歷着一場浩大的蛻變工程,在生命最初的十多年裏,兒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成長爲一個獨立的自我。

三、追求完美的敏感期(2.5-5歲):

在所有的敏感期中,這是最讓父母抓狂的。很長一段時間樂樂經常因爲東西丟了、玩具碎了、牀單鋪得不夠平整、書角不能壓平等哭鬧。

在他兩歲的時候,我給他吃砂糖橘,我把橘子分成兩半遞給他,小傢伙突然哭了不肯接過分開的橘子。我意識到他應該是不肯接受橘子的不完整,於是我重新給了一個完整的橘子給他,他很快停止了哭泣,自己剝開吃了起來。

應對方式:

樂樂的幼兒園老師曾經對我說過當孩子敏感期到來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我想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就特別考驗父母的耐心。

東西變形了,他會着急的想讓它還原,父母得耐心的陪着他復原復原再復原;東西碎了再也找不回來了,他會哭泣,父母得用愛心給他情感上的依靠。

敏感期解析:

吃的蘋果上不能有斑點、餅乾必須是完整無缺的,衣服不能少扣子,接的水必須是滿滿的一杯,看動畫片不能被打斷等等都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的典型表現,他最愛做的事情就是重新來過。

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保護它就是保護一個追求完美的人。父母應該保護孩子對完美事物和規範事物的感覺。只有這樣,他的心中纔會有標準,纔會追求事物的完美、和諧、規則,併爲此而忘我地工作。

每個理想主義者都具備這樣的品質,它成就了藝術家、科學家、優秀的教師和各行各業出色的人。

四、秩序的敏感期(3-5歲)

秩序的敏感期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般同時出現。有一段時間樂樂總是指定媽媽抱他下車,如果是爸爸打開了車門就會大哭,然後必須關上門讓媽媽重新打開。

還有一段時間每天刷牙前都要給我們擠牙膏、接水,而且順序必須是爸爸的、媽媽的、樂樂的,如果忘了一個環節都必須重新來過。

過了四歲以後,秩序的敏感期發展得更完善了,幼兒園放學後他總要到教室外面的陽臺上把同學放亂的木馬擺放整齊才肯回家,在家裏也一樣,玩具不玩了一定會自己準確歸位。

有一次他生病在家休息,我去上班了,他用奶奶的手機給我打了電話,電話那頭已經泣不成聲了,原來他把玩具箱裏的玩具全部倒出來了,現在他不知道哪些玩具是放在哪裏一個箱子裏的,但是他必須準確歸位,秩序被打亂了他很着急、很生氣。最後我告訴他先把不知道該放哪兒的玩具集中到一個新的箱子裏,這才慢慢停止哭泣。

應對方法:

我們沒有太多的能力把握生命內在的秩序,但我們清晰地知道,秩序的敏感期到來時,我們應保護兒童、理解兒童、尊重兒童、協助兒童,儘可能給兒童提供一個有秩序的外在秩序和環境。

爲了幫助孩子維護內心的秩序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滿足孩子重新來一次的要求。這個階段的孩子看起來非常的執拗,不可變通,父母不能簡單粗暴的鎮壓孩子內在的秩序感,也不能給孩子貼上“任性”的標籤。

孩子有可能爲了維護物品在他心中的擺放次序而花費很長時間調整物品的位置,顯得很“磨蹭”,家長應該適當放慢腳步等待他調整好。

敏感期解析:

熱愛秩序是幼兒的一個特點。對於幼兒來講,秩序是生命的一種需要,就像呼吸需要空氣一般,當它得到滿足時,就產生了一種自然的快樂,這種快樂意味着一個人對他自己環境裏的所有細節方面都能支配。

秩序感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是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形成的第一步,秩序感得到充分發展得孩子,懂得物品要及時歸位,擁有清晰的分類、對比、序列等思維能力。

秩序敏感性是大自然賦予孩子的一種神奇的能力,如果孩子所處的環境阻礙了這種秩序敏感性的正常發展,孩子就會變得焦躁不安。因此,家長需要耐心觀察孩子的行爲表現,理解並幫助孩子秩序感的發展。

五、繪畫的敏感期

樂樂最近正處於塗色繪畫的敏感期,每天晚飯後我讓他出去玩,可是人家就要在家裏塗顏色,而且一塗就是一晚上。

應對方法:

四歲的樂樂還不能很好的控制筆,塗色的時候總是塗到線框外面,但是我從來不會糾正他必須畫到線框內,有時候他會把天空塗成黃色,我也不會提醒他天空實際是藍色的。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保護他不被打擾的專注力,不打擾,少指導,多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和感受。

敏感期解析

與此相似的敏感期還有音樂的敏感期、空間的敏感期、識字的敏感期、語言的敏感期、數字的敏感期等。當這類敏感期到來時,孩子會樂此不疲的重複着同一件事情,擁有極強的專注力。

有的家長苦於孩子藝術興趣的培養,其實在孩子敏感期到來時,你只需提供不被打擾的環境和”有準備的薰陶環境”,因爲孩子學習的熱情和毅力與生俱來,不用人教,不用誇讚和獎勵,不用培養和鍛鍊,但要加以保護。

以上只是列舉了比較典型的敏感期,除此之外還有空間的敏感期、婚姻的敏感期、人際交往的敏感期等,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了。

媽媽們可能要問了,這麼多敏感期我記不住,更不知道何時來臨,錯過了怎麼辦?我認爲重點不是將敏感期與孩子的年齡對號入座,更沒有必要爲錯過敏感期而自責,因爲敏感期理論的本質還得迴歸到蒙臺梭利所提出的“精神胚胎”上,精神胚胎伴隨着嬰兒的出生來到世上,其中藏有心靈成長的密碼。並且,只有孩子自己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受和思考才能解開這個密碼。

那些敏感期只有一個大概的規律,我們無法找到一個精確的時間表,也就無法主動地操控,而只能由孩子的自發行爲去發現,孩子目前正處於什麼敏感期。

兒童的智慧是天然的,只要讓孩子不受打擾的成長,給他愛和自由的環境,孩子的敏感期就能得以保護,成長爲一個完整的人。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