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你要認識什麼是真正的惡,纔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善

孩子,你要認識什麼是真正的惡,纔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善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孩子的教育是父母推脫不了的責任,教育孩子一定要孩子認識什麼是真正的惡,纔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善,這樣纔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週六,我帶着小桂圓去步行街,想給她買一套秋裝。

在商場門口,一對中年夫妻攔住我,女的神情急切:“大姐,我們是在工地幹活的,幹完活包工頭沒給工資就跑了,現在沒錢回家沒錢吃飯,能不能幫幫忙借點錢給我們買點吃的,等我們要到錢就還你。”

我看着這女的左邊眉毛上的一顆黑痣,突然想起來一個月前在動車站門口也見過這對夫妻,當時的藉口並不是這樣。

兩相對比,這對夫妻是騙子無疑。

於是我說:“不好意思,這忙幫不了。”拉起小桂圓要往商場裏走。

可小桂圓卻拽着我:“媽媽,我不買衣服了,咱們幫幫叔叔阿姨吧。”

我一時愣在那兒,看着小桂圓天真無邪的眼睛,不知道要不要對一個孩子揭穿這個騙局,讓她看到人心的醜陋?

可眼角一掃,看到那個男的正對着女的使眼色,我心裏一激靈:即使我們嚮往美好,可是惡人的惡始終在那兒,並不會對我們和孩子心生憐憫。

於是,我一下子抱起小桂圓,快步走進商場。

不明真相的小桂圓睜着大眼睛:“媽媽,爲什麼不幫他們呀?幹嘛要跑呀?”

我蹲下來:“寶貝,一個月前媽媽見過他們倆,當時他們藉口是家裏孩子生病,錢包被偷,讓媽媽幫他們買票回家,當時媽媽給了他們一百元。如果上次是真話,那麼這次就是假話了,或許兩次都是假話,這樣看來,他們就是騙子。對一個騙子我們要幫助嗎?”

小桂圓點點頭:“媽媽,我懂了,我們可以幫助人,但是不能幫助騙子和壞人。”

善良的前提是明辨是非,幫助他人的底線是力所能及。

有時候,我們幫助惡人,與助紂爲虐差不多。

微博裏有一個媽媽親身經歷的故事:

放學後,因爲一個小朋友的媽媽遲到了,小朋友只能在路邊等媽媽。

這時,一箇中年婦女以“樂於助人”的名義向孩子求助,讓小朋友幫他找東西,小孩拒絕了。

小朋友跑到老師那裏,很篤定地說:這幾個人是壞人。

此時,中年婦女和另外一個人正帶着另一個孩子準備上車。

老師報了警,及時制止了人販子拐跑其他兒童。

事後老師問這個孩子:你怎麼知道他們是壞人的?

小孩說:媽媽說過,如果有大人找你幫忙,千萬不要理他,因爲如果大人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一定會尋求成人幫忙,而不是比他還弱小的孩子幫忙。

大人,是不需要小孩幫忙的,真正的強者,是不會尋求弱者幫忙的。

聰明的孩子,智慧的母親,教會孩子明白這個原則,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心生警惕。

最好的教育就是如此:教他們幫助別人的同時,更要讓他們學會分析環境、敢於拒絕。

孩子,你要認識什麼是真正的惡,纔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善

前幾年,一位朋友從國外回來給小魚兒帶了輛遙控飛機,他樂顛顛地在小區裏玩。後來有個大人看得起勁,一時興起,讓小魚兒給他玩一會兒,或許因爲手勁大,沒一會兒居然把遙控手柄給弄壞了。

他搗鼓了一陣也未能修好,於是,他對小魚兒說:“叔叔現在有點事要走,明天我帶上工具,然後還在這個時間來找你,一定會幫你修好的。”

孩子看着叔叔那張誠懇的臉,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回家後,他和我簡單說了經過,末了猶豫着說:“明天我早一點去等他。”

其實在他剛說完的時候,我就想他可能會失望了。但我並沒有打擊他,有些事需要他自己慢慢地去經歷、去面對。

第二天傍晚,小魚兒吃過晚飯就帶着遙控下樓去了,一直等到晚上8點多才回來,我看着他悶悶不樂的神情,不由得一陣心疼。

他臨睡前問我:“媽媽,那個叔叔是特意騙我的吧,他故意那麼說,好讓我不找他賠償,是嗎?”

我猶豫了一會兒後承認:是的孩子,他是騙你的,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

親愛的孩子,這不算什麼,與將來你要獨自面對的世界相比,這是微不足道的。這世界有黑有白,有好人也有壞人,好人很多,但壞人同樣也不少。

我們希望孩子有一顆純淨善良的心,可讓孩子看見陽光下的陰影,不是爲了污染孩子的心靈,而是讓他們勇敢地去面對醜惡。

只有讓孩子認識什麼是真正的惡,纔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善。

孩子,你要認識什麼是真正的惡,纔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善 第2張

小桂圓的外婆,有時候看到我告訴小桂圓一些負面新聞,極其不樂意:孩子這麼小,也不懂什麼,你告訴她沒有任何好處,萬一嚇着了或者學壞了怎麼辦?

她寧願孩子天天活在陽光底下,也不願意孩子看到陽光底下的絲毫陰影。

今日的我們,和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們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我們總對孩子說:“寶貝,你只管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其他的都不用管!”

“其他都不用管”的後果是,當他們獨自面對世界的兇險時,會猝不及防,稀裏糊塗上當甚至遇害。

太多太多的例子告訴我們,惡人就是利用孩子的善良、無防範來行惡。

我們把孩子保護得太好,以致於他們面對惡的時候喪失辨識能力,致使自己受騙上當、吃虧受損,甚至喪失生命。

所以,德國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說:那些只給孩子展示現實光亮部分的做法對孩子是一種極大的傷害,讓孩子認清各種面目,不輕信他人的漂亮言詞,既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也是培養孩子智慧的重要手段。

一個合格的父母,請在告訴孩子這世界很美好的同時,也要提醒他這世界同樣存在着醜陋和險惡。

面對美好的世界,我們應該熱愛。但無論何時,都請對邪惡警惕,明辨是非,學會自我保護。

一個真正聰明的孩子不僅在於掌握了許多知識,更在於擁有明智的辨別力。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會經歷心理上的受傷。

每一次的小欺騙,都會在孩子心理留下陰影,持續不斷的欺騙,必然會在孩子心理形成創傷。

一次又一次的欺騙,會導致他們失去對成人世界的信任,或許從此遇事會改變視角,從壞的方面想。長久下去,會忽視掉生活中許多美好的東西。

而我們多年來對他的誠信教育,也將會毀於一旦。

因此,當孩子受騙後,幫助他們走出受騙的陰影也相當重要。

心理學上說:孩子們是否能夠在身體上、情緒上或是心理上走出創傷,取決於他們身邊的人——特別是他們能夠信賴和依靠的成年人——是否能在他們的身邊給予愛,支持和鼓勵。

我們可以告訴他們這世界有有黑暗、有邪惡,但是仍然有陽光與有愛。

曾經看過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小女孩,被鄰居小朋友欺騙後,非常傷心難過。於是媽媽想了一個辦法,她和孩子玩起了猜拳遊戲。

第一輪

媽媽故意比女兒慢半拍。女兒出“石頭”,媽媽就出“剪刀”;女兒出“剪刀”,媽媽就出“布”;……女兒總贏,開心笑不停。

第二輪

媽媽又故意慢半拍,只不過:女兒出“石頭”,媽媽卻出“布”;女兒出“布”,媽媽卻出“剪刀”;……女兒越玩越生氣,說媽媽不守規矩。

第三輪

母女二人同時出拳,兩人戰績不相上下,孩子越玩覺得越有趣。

遊戲結束。媽媽問:“這幾輪猜拳,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呢?”

“第一輪很高興,第二輪很生氣,第三輪覺得很有趣!”

“第一輪媽媽是故意讓你的,所以你會一直贏。記住,喜歡你的人才會讓着你,只爲了讓你高興。但並不是常態,也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你慢慢長大,可能會遇到很多人,不僅不討好你,甚至還會欺詐你、傷害你。

他們中有些人可能不守規矩、不守信用,甚至以傷害你來獲取利益,這樣的遭遇會讓你難過、沮喪,會懷疑周圍的人、懷疑自己的生活,甚至會因此而失去勇氣。但這就是生活,不愉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但媽媽相信這個世界善良的人還是居多,更多的人生就像第三輪遊戲一樣,大家會平等相處、相互尊重,不會總是存在阿諛奉承,也不會總是存在陰險狡詐。

當我們被人所喜愛時,需要感恩;當我們被傷害時,也無需消沉在悲傷中一蹶不振。相信世界還是美好的,只是需要我們繼續採摘美好。”

這真是一個智慧的媽媽——

先告訴孩子世界的美好,讓她學會熱愛;再告訴她世界的險惡,讓她學會保護;最後,再告訴她世界的美好,讓她學會生活。

善惡總歸有別,我們心裏向善,但無需被惡所傷,小心防範纔是正理。

總之,親愛的孩子,願你爲人善良,智慧處世。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