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如何解決孩子犯熊,“打”還是“不打”?

如何解決孩子犯熊,“打”還是“不打”?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打,還是不打?”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長在孩子犯錯時會想到這句話,又有多少家長被困在這個正負選擇中沒有出路?

“孩子,如果你在場,有什麼好辦法幫助遲到的同學呢?”媽媽問,

“他們遲到幾分鐘,那就讓他們明天上課提前來幾分鐘”兒子馬上回答。

“還有其他方法嗎?”媽媽又問,

“那就下課晚走幾分鐘?”兒子想了想又答。

“那有沒有一個方法是不用付出代價,又可以不遲到的?”媽媽引導。

“……那就讓他們帶上電話手錶!”兒子想到了一個辦法,

“嗯,這個主意聽起來不錯!能不能再想想……?”媽媽鼓勵到。

“…………媽媽,那書上是怎麼說的?”兒子很好奇。

“書上說可以建議遲到的同學在靠近電鈴的地方玩,或者選一個好朋友打鈴時提醒他一下,或者讓其他同學拍怕他的肩膀,或者……”

“嗯,這不錯”孩子好像剛剛明白什麼是方法(而不是教訓)。

在以上對話中我們首先可以感覺到,這個孩子很習慣於“付出代價或懲罰”的教育方式,他所謂的辦法都是代價型的,思路都是通過如何付出代價以避免下次犯錯誤,而不是如何做才能不遲到。他的思考方向顯然不是解決問題。經過媽媽的引導,他似乎轉變了思考通道,但能想到的還是很有限,而且並沒有考慮到同學間的互相幫助。

這個孩子,是不是很像我們的許多家長呢?我們中國傳統教育提倡“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我們的父母都是在那樣的環境中成長的,他們也自然會把這種育兒策略用到孩子身上。只是隨着社會發展,西方獨立、平等的教育理念流傳過來後,我們的“棍子和巴掌“變成了“站立,關廁所或者剝奪(某件他享樂的事情)”,當然仍有許多家長關鍵時候還是靠“打”來解決問題的。在我們遇到的許許多多家長中,總結出“打”或“不得不打”的兩種原因,一是打確實管用,孩子會立馬消停或消停一段時間,二是家長的情緒已經累積到了決堤的程度,不打不足以發泄當時的憤怒和委屈。甚至“打”是無意識反應,等意識到後手腳就已經出去了。

如何解決孩子犯熊,“打”還是“不打”?

但“打”到底有沒有效呢?不可否認,“打”這種方式能夠在千萬的家庭中流傳下來一定是有效果的,但效果可以持續多久就有待商榷了。小博心理暫且把“打”(同時也代表任何方式的懲罰)所產生的後果羅列一下,大家也可以補充:

1、立馬見效,孩子馬上道歉或馬上服從,但過夜即變;

2、可以持續幾天甚至幾周,根據打的輕重緩急;

3、往往很難不留後遺症並保持長期效果;

4、乖孩子捱打過後更乖,但總會在其他事情上會出現一些問題(其實是反抗的微妙表現);

5、調皮孩子打過後跟沒發生一樣,甚至更調皮,或者明目張膽的和父母對抗。

6、很多孩子從委屈升級爲仇恨,產生各種不良行爲或用報復的手段和父母扯平。

爲什麼打最終不管用呢?因爲單純的打併不能讓孩子知道他到底錯在哪了,該怎麼改正?反而,孩子因爲打受了委屈,他當時的情緒體驗基本被屈辱,憤恨等佔據,他思考更多的是下次如何不被抓住,或者如何反擊,而不是如何改正。即使家長說的是對的,孩子在捱打時也是絕對聽不進去的。

兒童的大腦大概到16歲左右才發育成熟,在這之前孩子的思維,情緒,和行爲都是極不穩定的,他們會根據環境隨時調整甚至失控,這個生理因素也要求家長用穩定的態度對待孩子。

經過哲學及心理學的長期發展和驗證, “人本主義”的態度是人際相處和教育孩子的最佳態度。什麼是人本主義態度呢?相信兒童自然成長,不斷向上的本質,始終用尊重、平等、積極關注的態度對待孩子,使孩子的體驗趨向積極的,溫暖的,讓孩子在成長中更多體驗到好的關係,形成積極和肯定的自我意識和人生態度,繼而形成積極一種穩定健康的自我價值感。這種自我價值感會支撐一個人的生活,使他可以突破成長中遇到的阻礙,有能力去解決生活中出現的不好的人和事(而不是動輒尋求父母幫助或去看心理醫生)。

任何的錯誤都是成長的機會。在育兒中我們怎麼利用熊孩子的無知進行引導和教育呢?“關注於解決問題”是個不錯的方法。

這個方法基本的要求就是首先讓大人放棄“要想使孩子變得更好,就得先讓他感覺更糟”這種懲罰代替教育的慣性思維。然後把關注點放在“如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上面來,用包容與真誠的態度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這樣一來,一個錯誤或矛盾就真的會變成一個機會:一個孩子成長的,促進家長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和信任關係的機會。 是不是呢?

“其實孩子的教育不應是糾結在“打”還是“不打”;“打”是沒有方法的表現;“不打”也不意味着一味的縱容;如何和孩子成爲朋友?如何幫孩子建立正確的觀念纔是新型家長值得思考的。”

是的,當我們被一個非左即右,不進則退的觀念所束縛時,我們的思想很容易被禁錮而陷入僵局。想想看,在教育孩子時,有多少情況下我們習慣於用這種非黑即白的觀念作爲教育孩子的標準?束手無策時我們又有多少次選擇了簡單粗暴的方式,只爲趕緊解決問題,圖個清靜?

但是,問題解決了嗎?還是從此和孩子陷入了無休止的報復循環(你這樣,我就那樣……)?

先來看看在某件事讓我們忍不住想要發飆時,大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正常情況下我們使用大腦區域進行思維、認知和行爲。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況時,他經過高級進化的理性大腦處於抑制狀態,反應轉向動物腦模式:偏執、多疑、衝動、不善變化,當它受到刺激時根據趨利避害的自我保護機制,或進攻或逃跑。

處於緊急狀態的家長受原始情緒衝動的支配,理智反應被延時,只會採用“吼叫、動手”等具有本能防禦的方式來處理。但冷靜下來進行一些理性思考後才發現,當初讓我們大動干戈的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完全可以用其他的辦法去解決,所以往往又很後悔。

不過每個人大腦反應的時間和習慣差異很大,不同年齡段也有很大差異。因此這部分並不是我們完全沒有辦法控制的,根據用進頹廢的進化原則,我們也可以訓練我們的大腦。

例如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用一個小小的【暫停】來轉移情緒的衝動:“嗯,現在我們好像都很不高興,暫停五分鐘,讓我們都冷靜一下再來討論怎麼樣?……”,“好吧,看來這個問題不是很好解決,要不我們先說別的?……”或者“看來你有些生氣,要不你先去玩會兒再說?……”,我想這時孩子是很願意配合的。

暫停過後,我們可以把事情緩一緩,也可以直接關注於問題的解決。

這裏有一個在兒童沙盤遊戲室發生的小故事和大家分享:

沙盤遊戲是種專業的心理遊戲,過程就是通過拿玩具創造故事讓孩子去感受和理解自己的情緒,一般要求每次拿一個玩具,逐步進行,這樣孩子就有更多的機會去思考和感受。但是有一個叫小紅的女孩好像無視我們的約定,每次都要拿好幾個。通過之前的觀察我發現小紅是個懂事但又有點叛逆的女孩兒,故意不服從權威可能和她媽媽過於嚴厲有關,也是她近段發展的一種模式。於是我走到她身邊蹲下來用平時的口氣對她說“小紅,你可以一次拿幾個,也可以一次拿一個,試一下,好嗎”,想不到我剛說完她馬上就把手裏多餘的玩具放下,拿了一個娃娃開始擺起來。結束後她媽媽驚訝的說,“她就是這樣,幹什麼都是貪多,我說了很多次她都不改。馬老師你太厲害了!”

我這句看似很簡單的話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後果,在她媽媽看起來好像很神奇,其實我只是花時間觀察了這個孩子並選擇尊重她而已。因爲她不是聽不懂我們的約定,就像所有孩子對老師和家長的要求都心知肚明一樣:懂,但就是不去做,因爲他們需要捍衛自己的地盤(心理空間)。另外,對小紅來講,可能一次拿很多東西使她覺得更加有安全感。

我說“你可以拿幾個,也可以拿一個試一下”時其實是告訴小紅“我看到了你故意和別人不同,我選擇尊重你的不同,如果你願意拿多的話也是沒有問題的(不會被要求放回或有個懲罰在等着),但你也可以試着相信老師,尊重我們之間的約定,嘗試拿一個來試試看,好嗎?無論怎樣老師都接受你的選擇”。這個孩子理解了我的意思,也嘗試合作,於是我們有了第一次真正的交流。其實在我們和孩子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往往可以以一種恰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如果一個孩子做事情形成了習慣也不是一句話就徹底改變的,後來小紅還是一次拿過很多玩具,我仍然保持尊重的態度,但是在她拿少的時候和她一起去討論她逐步形成的故事“這個小女生在幹嘛呢……”“她這會兒是什麼心情呀?……”,陪她慢慢地感受當下的情緒。當她感覺慢下來是舒服的,她發現不搗亂同樣可以得到大人的關注和理解時,她就願意遵守規則了,自然我也不會再花精力去解決關於“一回只拿一個”的問題,我們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她的內在世界。

同樣,生氣、叛逆、後悔、想辦法用懲罰去制止、報復循環……這些事情耗費了我們和孩子大量的精力,問題反倒沒有被關注到甚至愈加嚴重了。

因爲不尊重的教育方式破壞了孩子對父母的信任,給親子關係帶來了阻力和傷害。教育孩子的過程,需要家長不斷的自我覺察,更需要自我剋制的智慧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