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熊孩子”VS“熊大人”,究竟誰比誰“熊”?

“熊孩子”VS“熊大人”,究竟誰比誰“熊”?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6.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大連的一家餐廳裏,一名女大學生“教育”了鄰桌素不相識的四歲小女孩兒,理由是孩子在公共場所玩耍吵鬧,太“熊”。這名忍無可忍的“施教者”,在事件中用比孩童更失控的情緒,選擇了武力解決——她衝破男友的阻攔,衝着幼小的身軀上去便是一腳飛踹,同時破口大罵着:我打死你。

正在網友爭論得不可開交之際,媒體又後續跟進了完整版視頻:孩子母親和女大學生扭打在一起,喪失理智的她還最終遷怒於趕來勸架的服務員。

孩子在公衆場合吵鬧是錯,家長沒控制好是錯,女大學生打孩子是錯,家長以暴制暴、牽連無辜也是錯。

錯不分先後,錯就是錯。可刷完長長的網友評論,你會發現部分人的三觀比事件本身更令人跌破眼鏡——他們拍手稱快,認爲女大學生幹得漂亮,批判熊孩子欠教育,爸媽不管,自有人揍。

我不禁啞然,熊的到底是孩子,還是這羣一本正經的大人?

你眼裏的“熊孩子”,

其實沒那麼糟

作爲八零後,在我的童年印象裏,“熊孩子”這個詞似乎是帶有些許寵溺色彩的,不褒不貶,屬中性。隔三差五便會聽七大姑八大姨用略帶埋怨又充滿愛意的語氣說起他們家的“熊孩子”。

這幾年,“熊孩子”又一次成了熱門詞,不同的是,重返大衆視野,舊詞新說,它變得意味深長,甚至帶着不堪。如果有人稱你家寶貝爲熊孩子,那簡直是對其品行的一種控訴,作爲父母,你的家庭教育在他人眼裏也是徹頭徹尾地失敗了。

但是我很好奇,熊孩子的定義究竟是什麼,又是誰在判定?

在公共場合大聲吵鬧、跑跑跳跳,大人不滿足要求便痛哭流涕、就地打滾,叛逆不聽話,好跟大人唱反調……

按照現有的公衆邏輯,大概滿足以上任意一條,在公衆眼中都夠得上熊孩子標準了吧,如此說起來,我還真替多數孩子捏了一把汗。

人的情感,無外乎悲傷、喜悅、憤怒、焦慮,而成人和孩子最大的不同,大概是語言能力更完善,控制能力更強,表達的渠道更豐富。

我們遇到不同的境遇,同樣會痛哭,會大笑,會怒吼,會急躁,但作爲成人,隨着閱歷的增長,教育程度的提高,我們的雙商——智商和情商都在直線上升,我們逐漸學會了分清場合,也更能掌控發泄的方式。

而孩子,他們對待世界的方式簡單而直接——難過便哭,高興就笑,多數時候不會顧及左右。這種人類成長中的必經階段,你不能用錯來定義,只能選擇理解並耐心加以引導。

拿事件中四歲的女孩兒爲例,她的世界單純至極,也許那天她遇見了喜歡的小夥伴,吃到了愛吃的食物,玩兒到了心儀的遊樂設施,纔會在人頭攢動的餐廳興奮得忘乎所以。

設身處地去想,我們誰沒有一籮筐調皮搗蛋的陳年往事藏在幼年的回憶中呢?那些年翻牆上樹、逃學翹課、嘰嘰喳喳一刻不閒着的自己,你都忘了嗎?

如果每個人都多一份將心比心的理解,如果我們的媒體除了一味指責孩子,也能多方面介紹一下 “Terrible Two(糟糕的兩歲),Horrible Three(恐怖的三歲),Unbearable Four(忍無可忍的四歲)”——嬰幼兒的叛逆期的相關知識,如果社會、學校、家庭能多方協力,對處於這階段的孩子多一些教育引導,一切會不會變得更有人情味兒一點?

勿用一己之言,

斷言“熊孩子”和“熊家長”

輿論習慣性直指父母不作爲,碰見淘氣的孩子就貼上“熊”標籤,接着便全盤否定其家教,我認爲這有失偏頗,非常不公平。

儘管每個人所處的階層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可不希望孩子成才的父母,恐怕少之又少。

我更願意相信,這位小女孩兒的母親當時也一定一邊觀察四周食客投來的灼灼目光,一邊緊張地告誡她小聲、不鬧,可在熱鬧的環境中,在那樣特定的時刻裏,媽媽的話對小女孩兒完全失去了控制力。

直到一陣疼痛從後背襲來,一個滿臉兇相的陌生阿姨採取恐怖的暴力,才使得她在驚恐中終於安靜下來,一邊哭一邊瑟瑟發抖,全然不知自己做錯了什麼。

這位母親面對危機的反應完全不值得提倡,她爲女兒帶來的是絕不亞於施暴者的負面影響,她的錯絕不容包庇,且必須爲此誠心悔過。

可坦白講,她的應激反應,同爲人母的我完全可以理解,那種發自內心的保護欲,你我都有,只是控制和表達的方式,因環境因人而異。

在一些人的心裏,“熊孩子”被“制服”了,簡直大快人心。可是你們用拳腳和語言暴力相向,在不知事情來龍去脈的情況下,給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帶來的身心重創,給其父母帶來的疼痛和憤怒,難道就是正義化身嗎?

放眼望去,不遵守公共秩序、缺乏公德心的成年人比比皆是,按照此類邏輯,處理方法該多麼直截了當:讓一個懲惡揚善的超級英雄在背後將犯錯的他們一拳擊倒,簡單,粗暴,卻完全失去了法理公道,彷彿迴歸原始社會。

每個孩子都會“熊”,但大人不能更“熊”,如果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何對得起年齡帶給我們的日臻成熟和完美。

想起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件暖心小事,情形和開頭的事件很相似,卻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上個週末,我和老公帶兩歲半的女兒去商場玩耍,午飯時間比正常略有延後。等着上餐的工夫,老公去洗手間,我一個人陪女兒坐在餐廳裏,小傢伙突然不知理由地煩躁起來,飯沒上桌就哭鬧着要出去繼續玩兒,安慰無用,最後直接坐在地上哭起來。

那個時間段過了飯點,餐廳里人雖然不多,卻也都看向我們,我尷尬至極,既想立即帶女兒出去避免影響他人,卻又惦記着無人看包,不知如何是好,不免焦躁起來。

旁邊的媽媽帶着三四歲的女兒一起就餐,小姑娘很乖巧,一直安安靜靜坐着吃飯。正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女士轉頭問我孩子多大了,我趕緊道歉,她沒說什麼,只是告訴我一些自己處理這類情況的經驗和方法,雖然不盡適用,卻總歸是一種理解和體貼,令手忙腳亂的我立時平復下來。

其實在孩子“熊”的時刻,家長多數是無助的,他們在意周圍的異樣眼光,懊惱自己沒有能力控制孩子,也擔心孩子真如輿論所言,成爲那個缺乏教養、肆意妄爲的熊孩子,人生就此坍塌。

生活本就如此焦灼,不妨寬心點兒。

“熊孩子”VS“熊大人”,究竟誰比誰“熊”?

給孩子“熊”的時間,

給家長放鬆的空間

沒當過父母的人,大概纔會輕鬆地說出譴責的話語吧。

如果言傳身教真的可以讓孩子時刻乖巧懂事,像一臺聽從指揮的機器,那作爲父母的人生挑戰未免太過EASY模式了。不要提當年自己如何聽話,父母如何棍棒底下出孝子,時代在變,信息量在增加,人在發展,智力和思維的飛速前進,註定孩子們越來越不好搞定。

請相信,大多數父母都在想盡辦法教育孩子,畢竟放縱不能給彼此的人生帶來任何好處,可父母二字不好擔,往往就是有那麼些不可控的時刻在考驗我們,讓我們束手無策和疲憊焦慮。

如果你恰巧遇見孩子在“熊”,不妨提醒和幫助他們的父母,給予他們一些寬容鼓勵,讓他們褒有對孩子的耐心,對自己的信心。

你的白眼,譏諷,指責,非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倒可能激發更大的親子矛盾,使一次本來尋常的成長經歷,變成一場改變人生的殘酷決斷。

沒有天生懂事的孩子,也沒有始終滿分的父母,在養兒育女這條路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摸索前行。

多一些等待,多一些陽光,要堅信每一株小苗,在四面八方愛的用心呵護下,都會開出別樣動人的花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