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家長別用這種方式嚇唬孩子,比如“別人看着呢“

家長別用這種方式嚇唬孩子,比如“別人看着呢“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一種嚇唬孩子的方式叫“別人看着呢“,家長可千萬別用這種方式來教育你的孩子,只不過簡單的一句話卻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多深遠,家長考慮過嗎?

有一次我們在餐館吃飯,隔壁桌上是一家三口外加姥姥、姥爺,孩子只有兩三歲大,不愛吃飯,一會兒跑下地玩耍,一會兒搖頭唱歌,不好好吃飯。

孩子的姥姥一邊追着喂,一邊唸叨:“不許跑。看服務員該來說你了!”“別淘氣,看別人都看你呢!小心警察來把你抓走。”“你看人家小姐姐多乖(指我女兒),你再不乖小姐姐該笑話你了。”……

我發現很多人,不論南方北方、城市農村,都愛用“別人”來嚇唬孩子,我們從小就知道,別人在審視我們,評論我們,笑話我們,要管着我們,要抓走我們……我們對外人的恐懼、反感、提防是從小就養成的。

很多人只信任自己家的人,對“外人”一律視爲異類,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們常常看到他們對外人是客氣、禮貌的,但背後總有一雙戒備的眼睛在審視外人。

大人甚至會告誡孩子:“別相信外人的話。人家憋着想看你家笑話呢。”“別讓外人知道,小心人家佔你便宜。” 家長的這種觀念和做法也許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但孩子還小,無法理解那些理由,長此以往,這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家長別用這種方式嚇唬孩子,比如“別人看着呢“

對孩子的長久傷害

1)讓孩子產生莫名的、對外人的懼怕、防範和敵視。

2)讓孩子形成不安全的生活心態。

我們可以想見這樣長大的孩子,一旦脫離原來的家族聚居的環境,來到陌生的學校、陌生的城市,他整個的情緒背景將是不安全的、孤獨的、戒備的,帶着這樣的心態去生活,生活中將處處是暗溝、壞人、不如意。

3)新的人際關係很難建立,與人互動時缺乏對別人的信任,必然得不到別人的信任。

家長爲什麼這樣做?

1)家長自己沒有安全感,從小也是被“外人”嚇大的,根本就不敢與外人交流。

2)不願或者不會與別人交流。

有的家長長大後發現外人也不是那麼壞、那麼可怕,但是也錯過了與他人互動交流學習的機會,所以也就不願或者不會與別人交流, 因而採取“敬而遠之”的辦法

3)社會的不安全因素太多。

現在的人口流動確實太大。20 世紀 90 年代北京的孩子上小學,基本都不用家長送,一是學校離得近,路上也沒有那麼多車;二是上學路上經過什麼地方、遇到什麼樣的人都非常固定、非常瞭解。

不像現在,天天走的路上天天都會看見新面孔,我們不知道這些人是否安全,所以就會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提高防範意識,先假定陌生人是壞人。

4)對孩子的行爲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

家長除了教孩子提高警惕,也確實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大家齊心建設友善、和諧的社會,讓將來我們的公共空間變得更安全、友善。

家長別用這種方式嚇唬孩子,比如“別人看着呢“ 第2張

家長應該怎麼做?

1)拓寬眼界,看人看事要客觀、平和。

爲了孩子,也爲了自己,我們的眼界要拓 寬,看人看事要客觀、平和一些。

北京有個詞叫“殺熟”,專門欺騙熟人牟利。傳銷一開始針對的對象,恰恰是親戚、朋友、老同學等熟人圈。以是否有血緣關係、地域關係(同鄉等)或熟識關係作爲是否信任對方的標準是太狹隘了一些。

在不同的事情上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程度和內容的信任,纔是靈活、準確、客觀的。

2)持開放的、不可知的態度。

即便我們有充足的理由只信任家人、朋友,也不要因此就判定外人都是壞的、敵對的、不誠實的。

我們可以說,不瞭解外人,所以不能一下子就信任對方。對於外人,我們不知道,可能有的值得信任,有的不行, 所以保持開放的、不可知的態度,而不是給外人貼上壞標籤,這樣做至少不會嚇唬到孩子,可以讓他自己去觀察判斷。

3)教給孩子信任他人的標準。

如果我們能教給孩子信任他人的標準,怎麼判斷、 怎麼信任等本領,那麼孩子就會發展自己的人際關係能力,既不會被人“殺熟”,也不會無法建立起新的人際關係。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