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媽媽和孩子的疏遠關係裏只差了一個親密育兒法

媽媽和孩子的疏遠關係裏只差了一個親密育兒法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不想當一個這樣的媽媽:娃一哭就哄、一餓就喂、睡覺不離左右,最後因爲過渡溺愛寶寶而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

所以在孩子沒出生前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對“寶寶哭了別抱,不哭才抱”的育兒方法深信不疑,但是同時,我也有疑慮:我能不能真的冷靜絕情到面對寶寶的哭聲而淡定不理。

幸運的是,有一個朋友在灣灣還沒出生的時候送了一本書給我,這本書裏面講述的“親密育兒法”瞬間就粉碎了我的糾結和疑慮。它就是《希爾斯·親密育兒百科》。

親密育兒法的重要主旨就是滿足寶寶的需求,來和寶寶儘早建立親密關係。

舉個例子:

親密育兒法認爲:寶寶一哭就抱起來,只要想吮吸母乳就儘可能地給TA吸,這有利於父母和寶寶形成有效的溝通和互動,雖然一開始會比較累,但是長期下來由於寶寶一直的滿意度就很高,便不會隨意哭鬧,父母自然就會得到休息時間,家庭也會重新回到和諧。

而“殘酷育兒法”認爲寶寶哭了別抱,不哭才抱,雖然有可能訓練出一個非常省事的寶寶,但由於寶寶從小就在情感上得不到回饋響應,長大就很有可能變成一個冷血無情的人,這是非常可怕的。

兩方一對比,我覺得還是“親密育兒法”一看上去就更貼合真實的人性。也因此,從灣灣一出生,我就用“親密育兒法”與她相處。

媽媽和孩子的疏遠關係裏只差了一個親密育兒法

1“親密育兒法”:如何與寶寶建立親密的關係?

第一件事就是“足夠的擁抱”。小嬰兒從媽媽溫暖緊密的子宮來到一個陌生冰冷的世界(醫院的空調都開得好冷的),所以擁抱能給TA溫暖和安全感。

只要灣灣需要,我們都會抱着她。“需要”表現爲:她躺在牀上或者坐在嬰兒車裏的時候會表現得煩躁。

而在她比較難以入睡的上午和下午,我們都會抱着她睡,抱着睡的灣灣總是能睡得很香甜。

因此,旁人總誇我家灣灣是個從來不哭鬧的乖寶寶。她即使是半夜醒來也只是哼哼唧唧地哼幾聲把我們吵醒。她的哭聲就只是個語言訊號,只要她剛開始喊一嗓子,我們就會馬上來到她的身邊,滿足她的需求。

時間長了,我們漸漸都能從她不同的“哭”法中瞭解她的需求:

躺在牀上要是啊啊地開始紅眼圈低哭就是代表着躺久了想要被抱起來;

嘴一扁有點委屈的樣子是餓了想吃奶了;

睡着或者玩着突然哇的一聲大哭,就是要換紙尿褲了;

要是哭得一聲比一聲高、一聲比一聲急促,就是她在嚴重抗議你正在對她做的事,例如老人在給她端屎或者媽媽因爲出門了不在身邊……

媽媽和孩子的疏遠關係裏只差了一個親密育兒法 第2張

2母乳餵養不能按時間表

沒生娃前,育兒書是這麼指導的“每三個小時喂一次奶,每次喂不超過20分鐘”,雖然很有道理,但是現實是,寶寶餓了想吃的時候,不管有沒有到點,你照樣得撩起衣服喂起來。否則,你就能聽到慘烈的哭聲。

“按照時間表餵奶”對於母乳餵養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因爲一方面母乳比奶粉易消化、費力氣,所以基本都是一兩個小時之後娃就開始哼哼着需要餵奶了;

另一方面,不是所有媽媽一生完就立刻變身豐富產量的大奶牛的,尤其是像我這種剖腹產的,頭一兩個月母乳分泌還是比較少的,如果對照着時間表餵奶,勢必會覺得自己是個母乳餵養的大失敗家,從而走向奶粉餵養的不歸路。

所以,灣灣都出生2個多月了,我還是處於“一直在餵奶”的狀態,就是俗稱的“掛喂”。也因此,我可以很驕傲的說,我讓灣灣從以前的主食是奶粉、母乳是零食的狀態,最後幾乎實現了“全母乳餵養”的狀態。

3儘可能地和寶寶一起睡

在醫院住院的時候,我就發現灣灣躺到我的病牀上和我一起睡會比孤零零在醫院的玻璃牀上睡得香甜。

家裏的嬰兒牀因爲臥室大小的限制,並不能就在大牀邊上放着。後來我乾脆用一個朋友送的比嬰兒牀更小的小牀,把她放在牀邊的飄窗上跟我們一起睡。但是放在飄窗上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她一晚上哼哼唧唧好多次,我就得起來看好多次,但其實大部分並不是醒了,而就是她睡覺的聲音。

最後我乾脆抱上牀一起睡,用孕婦抱枕擋着牀沿,1.8米的大牀,她睡一半,我和老公擠另外一半。這樣她有任何動靜,我都可以隨時看看是什麼需求,從而做到“哭之前就響應”。

4疼愛孩子和溺愛孩子要區分清楚

懷孕前,我有一種想法:親密育兒法的這些做法,是不是一種溺愛,會不會把寶寶寵壞呢?我相信有這種想法的不止我一個。

其實,“疼愛”和“溺愛”最大的區別在於,親密育兒法中的“疼愛”是對寶寶進行了適當的響應,當她需要吃奶、需要擁抱、需要陪同的時候,及時地給予她,這樣的寶寶感到被尊重和信任,與父母之間就能達到默契與和諧。

而“溺愛”則是不適當的響應,例如剛出生的小寶寶可以俯臥練習爬行,大人不捨得她辛苦,就讓她躺着,這樣寶寶只能整天無聊地看着天花板,也不利於四肢肌肉的發育。

所以,盡情地付出你的愛與陪伴給孩子吧,因爲那並不是溺愛。

媽媽和孩子的疏遠關係裏只差了一個親密育兒法 第3張

5親密育兒法帶給我的改變:

這篇文章寫於灣灣剛出生2個月,如今,灣灣已經2歲了,回顧過去這段時間她的成長和我的育兒心得,我由衷地覺得:

我們雙方都從這種“親密育兒法”的理念中獲得許多:

灣灣一直都是個比較省心的小孩,沒有太嚴重的分離焦慮,性格既活潑又乖巧,我自己也在和她的相處中自己從一個冷漠暗黑的傲嬌女成爲了內心充滿愛的母親。

這就是“親密育兒法”給我們之間帶來的和諧關係:通過交流、響應來給予她愛與尊重。希望這種良性的關係能在她今後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存在。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