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作爲媽,該如何拒絕孩子?

作爲媽,該如何拒絕孩子?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4.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的煩惱就也來了——有些事情的確是危險的,有些物件是有潛在風險的,有些東西不太衛生……所以,拒絕和限制在所難免。可我每次說“不”時,無論我用怎樣的語氣,娃都會情緒波動。哭鬧、耍賴、大叫大嚷。在家時弄得家裏人不得安生,在外面時常常因爲影響周圍人正常活動,引來路人側目。

——娃怎麼就不講道理呢?

——我就想不明白他爲啥要哭鬧成這樣,這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啊?

——我態度也挺好的,又不是罵他!

——這樣哭真的沒事嗎,會不會內心受到了傷害?

——我還要堅持說“不”嗎,這會不會影響TA探索世界的興趣?

——規矩還是要的吧?可是這麼小就要開始給他定規矩了?

左右爲難。

這些豐富的內心戲,估計每個當媽的,都多少有過。

那麼,面對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娃,要不要跟他說“不”,又該怎麼跟他說“不”呢?

作爲媽,該如何拒絕孩子?

而且,一派育兒理論相信你也一定耳聞過,孩子在2歲以內時,不要對TA做太多的限制。這個年齡段,TA的世界應該是空的,是任意探索的;而不是滿的,處處充斥着限制的。後者會打擊娃認識世界的積極性,會影響TA自信心的建立,會增加他將來學習的障礙、健康人格養成的障礙,林林總總。這下,說“不”時,心理負擔就更重了。

爲此,我特地請教了一位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好友。這位好友不僅是優秀的心理諮詢師,而且,還剛剛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們倆在電話裏就此類問題討論了將近兩個小時,我收穫了至少以下三條重要的意見和可操作性很強的建議。很想和同樣有困惑的爸爸媽媽們做個分享。

1沒有限制的絕對自由,會帶給娃深深的不安。

聊天時聊到了一個例子,你在一座橋上開車,如果這座橋並不是太窄,但卻沒有護欄,你開車時一定是很難受的,因爲你害怕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橋的護欄就好比人受到的限制,在一個絕對自由的狀態下,人反而是不安的。因此即便孩子處在2歲以內、不應該被過多苛責的時期,處在神經系統快速發育、需要外界大量刺激的時期,作爲家長,依然需要在生活中給出很多限制和禁止。

作爲媽,該如何拒絕孩子? 第2張

當然,這座橋的護欄如果太窄了,比如只比車寬一點點,那人也是難受的,因爲時時害怕蹭到護欄。另外,如果護欄一會兒寬,一會兒窄,甚至一會兒會消失,那也令人崩潰,因爲你無法預測什麼時候需要注意剮蹭,什麼時候要當心護欄沒了會掉下去。

所以,護欄首先必須有,而且必須是穩定的。也就是大人對孩子的限制,需要標準統一且不經常變動。我們不能就同一個事情,今天允許了,明天又禁止了。即使在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標準不得不發生變動時,也需要耐心地跟娃做好解釋工作。

其次,如何找準護欄的位置,是個需要耐心和智慧的活兒。一方面,需要動態而長期地瞭解開車人的反應,纔有可能摸索到那個最恰當的位置。另一方面,有一些技巧也是可以運用的,比如調整環境,暫時把危險的東西藏起來,避免頻繁而激烈地出現衝突,等等。

總之,給多少自由的空間,這大概是教育中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了。

2無能或者全能,娃的世界只有黑與白。

爲什麼娃在遇到拒絕和限制時的反應總是那麼激烈呢?這和孩子神經系統的發育當然有關係,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恐怕是,人在幼年時對自己有一種全能幻想,一種自戀,認爲自己是無所不能的。而一旦遭遇挫折,就會使這種幻想破滅。同時,在孩子的世界裏,非黑即白,不是全能就是無能。而且,孩子無法把“人”和“能力”區分開來,也尚未認識到,人的能力是多面的,人是立體的,他會把一種能力的欠缺,等同於所有能力的欠缺,等同於對自己“人”本身的否定。

因此,娃們遭遇的每一次受挫、聽到的每一聲“不”,都是讓他意識到,“我不是全能的”;在他的世界裏,這等同於“那我就是無能的”;並進而認爲,“我什麼都是無能的”;最終,娃“整個人都不好了”。

作爲媽,該如何拒絕孩子? 第3張

同理,娃面對搭不好的積木會氣餒,不喜歡你考他一些他有可能做不到的技能,都是這個道理。在一個兩極分化的世界裏,從深深的全能自戀,忽然走到一無是處的自我否定,這是一種多麼強烈的刺激啊。其實看看,我們身邊這樣的成人都不在少數呢。

3怎麼做,才能和娃順利地說“不”

其實,這就是要幫孩子慢慢認識到黑白中間的灰色地帶,並從“我是全能”的自戀中健康地走出來。

首先,可以幫孩子逐步建立時間的概念。這個時間,不是知道幾點幾刻,而是知道人是在timeline上發展的。現在不能,不意味着一直不能;這一刻不能,不意味着任何時刻都不能。

我回想起一個例子。冬瓜總試圖要嚐嚐各種大人們吃的食物,但有些危險的食物,或不利於健康的食物,我們是避免他接觸的。比如堅果、果凍、軟飲等。以往當我們拒絕給予這些時,他一定會有暴風雨。但前不久在祕魯旅行時,當地導遊的做法給了我啓示。當時導遊在吃堅果,冬瓜表示想要吃,導遊阿姨說“你等等啊”,然後去買了一包小餅乾,並對冬瓜說:“這個是小朋友吃的,那個是大人吃的,等你長大一點,喏,這麼高的時候(還比劃了一下),你就也可以吃了。乖啊!”

神奇的是,冬瓜竟然沒有哭鬧,而是似懂非懂地看了一會兒導遊阿姨,然後又看看自己手中那包小餅乾,最後,平靜地吃起了餅乾。

在這裏,不是簡單的拒絕,而是區分了小孩子和大人的狀態,並給出了“以後能吃”判斷,並通過比劃身高,讓這種“以後”變得具體了。這樣的做法,生活中大概有很多事情可以借鑑。

第二,通過親子互動,讓孩子意識到,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是不全能的。

爸爸媽媽不應該把自己定位爲一個完美而全能的父親母親,我們的做不到,我們的沒做好,甚至我們的七情六慾小脾氣,都要真實地展現給娃。讓孩子看到,爸爸媽媽也有搞不定的時候,他們就會慢慢接受這種“力有不逮”的狀態。

同時,親子關係中“全能”和“無能”是硬幣的兩面,父母選擇了一面後,孩子往往就只能選另一面了。所以,在孩子面前表現得過分全能,也許恰恰會讓孩子很無奈地、不斷地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無能。

比如,作爲父母,我們總顯得對玩具怎麼玩、繪本怎麼讀很在行,試圖去教孩子,去糾正孩子,去考孩子。這很容易被娃理解成“你總是懂的”——所以我肯定是不懂的、無能的。適當地放開手,讓娃自己在一次次試錯中等待試對的結果,並等待他從多次偶爾的試對中,自己找出對的規律,並最終掌握它。提供幫助,也是一項技術活。

總之,只有讓孩子走出非黑即白的世界,接受一個有缺陷的、大部分是灰色的世界,他才能在今後的人生中,淡定地面對各種拒絕、各種限制、各種“不”。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