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什麼樣的孩子今後能夠生活得更幸福?

什麼樣的孩子今後能夠生活得更幸福?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未來已來,沒有人能準確地預測未來,能預測我們和孩子的命運。我們現在最在乎的事情,很有可能到了未來,都變成了一個個笑話。沒有人知道應該怎麼辦,因爲關於未來最大的確定性,就是它的不確定性。

但是我們還是要做好準備,準備生存。我能想到的,對於孩子最重要的事,只是這3樣:第一是身體好,第二是心理素質好,第三是自我驅動的學習和再學習能力。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技術如何進化,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心,永遠是應對一切的前提。

要讓孩子快樂,首先要了解孩子。

當今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有幾個和父輩、祖輩完全不同的心理特徵。如果不能從本質上把握這些心理特徵,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很難在點子上。

1與生俱來的孤獨感

今天生活在大都市裏的孩子大都是獨套公寓裏的獨子。這使得這些孩子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孤獨感。

由於與生俱來的孤獨感,孩子們常常會有這些現象:一是會無端傷感,莫名其妙流眼淚;二是早早開始思考人生的終極問題:生死問題。

“有的4歲的孩子就會坐着發呆了,你不知道他的小腦袋想的是什麼。他想的可能是:隔壁的奶奶死了,死是什麼?我以後會死嗎?死後會去哪裏?”生死這樣的終極問題,很多父母和老師自己都沒有考慮過。

一個人帶着這樣無解的問題在生存,和一個人從來沒有這樣的內心世界,怎麼會是一樣的?對於這個問題你有多少思考?哪個學校給他解惑了?他一路成長,得到什麼教育了?他想要的東西給了嗎?

什麼樣的孩子今後能夠生活得更幸福?

2空前的學習壓力

和我們小時候相比,如今孩子的學業壓力非常大。家長們也很焦慮,學校也很焦慮。孩子們每天和焦慮者相伴。

學業壓力之外,孩子們的情感負擔也非常重。一個孩子得到全家六個大人的全部關注和情感給予,其實也會帶來孩子的情感負擔。

“六個人愛一個孩子,你能體會到這個孩子的感受嗎?你知道這個孩子的內心世界嗎?他內心裏面的苦悶你知道嗎?”

人都有一種想要報恩的本能,但父母在其它方面都不需要孩子的報答,孩子只能希望通過學習來回報,就往往會產生這種想法:“我要報答我的父母,因爲他們對我太好了,我要上名牌大學,否則我怎麼面對他們?”

無處不在的焦慮感和空前的學業壓力,使得孩子的競爭感被培養得非常強,但競爭力卻未必很強。孩子發現無力通過考試回報父母,往往就會表現出厭學的行爲。

作爲家長,真的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學業壓力和情感負擔。現在孩子的心理負擔,是我們小時候所沒有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才能真的幫助他。

3話語權要求高

現在的孩子對話語權要求非常高,“他們在家裏沒有兄弟姐妹,直接跟大人對話,爲什麼你說話我不可以說話呢?”

但我們很多教育者和父母還是秉承老一套,不給孩子平等的話語權,有的孩子就會把耳朵關起來:“你講好了。差不多了講好了吧?我可以進教室了吧?”他根本不聽。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可以和孩子平等對話的家長。“孩子可以有他的情緒表達、觀念表達,你接受嗎?如果你是這樣的好家長,你可以接受他有自己的觀念和情緒。如果你可以接受,將來你的孩子一定自立。”

4知識面廣

現在的孩子見多識廣,知識面大,老師和家長的權威性因此被削弱。比如教地理,老師說澳大利亞如何如何,有孩子可能就站起來說:“老師,我在澳大利亞住了三年,我看到的情況是如何如何。”

5超高的道德思想境界

不要總是想當然地給孩子們扣大帽子,什麼自我、自私、不合作之類的,其實,現在的孩子因爲從小不缺愛,生活條件好,很多都很善良,有愛心,有同情心。

家長要看到孩子的這些閃光點,要看到有時候孩子的道德水準遠遠高過我們。“有的時候孩子講什麼話,我們要反省一下,孩子是對的,而你未必是對的。你以爲你很有社會經驗?其實孩子的境界要高一層。”

什麼樣的孩子今後能夠生活得更幸福? 第2張

6現實感很薄弱

現在的孩子因爲被要求一心讀書,缺乏實際事物的操作機會,因此現實感會很弱。他們往往會在虛擬世界裏去尋找真實感,在真實的世界裏找到虛擬感。

因此,家長們要給孩子現實感的刺激。比如家裏的大事和孩子討論,聽取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的心智成熟度會很快提高。

7個性化生活要求很高

現在的孩子對個性化生活的需求很高,他們需要展現自己的個性,要與壓抑個性的事物相抗爭。“我來過了就要雁過留聲,我來過了你們怎麼可以不知道我來過?你們不知道我來過,我就一定要秀給你看。”

這實際上是孩子在尋找自己,因爲要和別人不一樣纔可以找到自己。“這是好事情,我們不要壓抑他。”

什麼樣的孩子今後能夠生活得更幸福? 第3張

什麼樣的孩子未來會幸福?

未來,孩子要想過得好,過得快樂,需要具備這些特質。

身心健康

誰都知道這很重要,但帶起娃來都忘了。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纔能有未來。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要有適應環境的能力,比如孩子到了一個新的學校,他覺得不適應,你給他換了一個新的學校,他還是不適應,這時候你就要考慮是不是孩子自身的問題,他沒辦法適應環境。

收入不低於社會平均水平

經濟收入是很多人非常看重的。那麼,到底多少收入才能確保幸福呢?其實,只要收入不低於社會平均水平,孩子內心很平靜,而且在做自己非常願意做的事情,過得很知足,有滋有味,能夠取得一定的社會成就,這就是成功的。

曾經有位母親來諮詢,因爲她的女兒雖然名校畢業,但執意要去小學當老師,而不肯去更加高薪的外企。

我告訴這位母親,小學老師的收入大概是社會平均水平,如果女兒喜歡當小學老師,這份薪水也可以滿足她的需求,她會很開心地做這份工作並不斷提升自己,成爲很好的老師。如果女兒聽從媽媽的灌輸,爲了高薪去外企,做一段時間又發現投行薪水更高,然後想要跳槽。如果跳槽不成功,她會心態失衡;如果跳槽成功,她總會發現收入更高的地方,還是會感覺不幸福。

能夠自我悅納

孩子將來要有內心的愉悅感,而不能僅僅爲別人的評價活着。這樣的人,他不會有太多外界的逼迫,內心是強大的。

現在很多人努力奮鬥的源泉就是要得到他人對自己的欣賞,如果努力奮鬥卻得不到他人的欣賞,他就會瓦解,自身沒有能力滋長內心愉悅。

現在孩子的學習動力都是來自他人的評論,如果你讓他參加比賽,他知道不會贏的話就不去參加了。

一個過得好的人,他的愉悅是來自自身的,錢鍾書的太太楊絳就有這樣的能力。如果家長有這樣的觀念,是不會經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做比較,經常詢問孩子在人羣中的表現。

什麼樣的孩子今後能夠生活得更幸福? 第4張

終身學習的願望

孩子要從小養成閱讀習慣,培養起終身學習的能力。“一生學習不輟,這個人的人生是充實的,人生是飽滿的,他是過得好的。”

現在孩子被灌輸的理念是,所有的學習都是功利性的,是爲了某個目的而學習,學習只是爲了完成任務,應付考試,任務完成後,考試結束後,爲什麼還需要學習,所以他們根本沒有終身學習的願望。

如何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願望?就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現代的人大部分沒有閱讀習慣,沒有閱讀習慣的人是沒有能力獨處的,我們家長要有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理念。

能欣賞美

孩子能夠鑑賞美,會爲美而感動,這個人才像一個人,有人的心靈,這是他享受到人的樂趣、過得好的條件。

內心有美的人,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精神上是有支撐的,內心有美才能支撐他。

獨處不焦慮

以後我們的孩子很有可能是一個人生存的,他需要有獨處的能力,不然等他老了以後就會整天活在恐懼中。獨處是一個人強大的表現,而有閱讀習慣的人就可以獨處。

如果你意識到這點,在你的育兒理念中就不會總是在孩子獨處時總是打斷他,給孩子安排好每個小時幹什麼,這樣他怎麼能有時間獨處。

一個人安靜的思考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內心有豐富的資源,是一個有魂的人,悠然自處,獨享人生的樂趣。

羣處不焦慮

很多人職場受傷,都是因爲人際關係,就是羣處無能。有羣處焦慮的人是過得不好的。

我們現在很多人在一羣人中,總是手足無措,總是樹敵,即使沒有敵人也要造一個敵人。

如果要培養一個羣處不焦慮的孩子,我們家長就不會在孩子參加一個聚會回來的時候,就不停的問他問題,你跟誰在一起,好像聽說誰誰誰收到了什麼禮物,你有麼有收到禮物……,就是生怕自己的孩子吃虧。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敏感、多疑、猜忌,總是會捕捉別人的負面心態。

什麼樣的孩子今後能夠生活得更幸福? 第5張

有助人能力

我們現在的家庭教育理念多是防範教育,對於助人的教育是缺失的。助人教育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現在的孩子都是競爭感很強的孩子,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一旦別人比自己好就會心裏不平衡。

從小灌輸孩子要幫助他人,主動幫助別人,比如別人不開心了,主動去關心一下,安慰一下。時間久了,他會找到自己強大的感覺,這是一種正能量,而別人反饋給他的也是正能量。

親密能力培養

一個人只要兩三個知心朋友,平時不聯繫,只要你有爲難,一個電話就能獲得幫助,我們需要培養孩子將來能交到這樣的朋友。

你要告訴他朋友是用來分享的,如果你有一樣好東西要想到分給自己的好朋友;你要告訴他朋友是用來分擔的,如果你的好朋友遇到不開心的事,你要會想到去安慰她。只有你教他了,他以後纔會有這樣的朋友。

親密能力強的人孤獨感很少,但現在的家庭很少有這樣的教育理念。

與伴侶親密相處

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一個人年輕時非常討厭父親對母親的態度,但等到他成家後,就成了他父親的樣子,將他父親對母親的態度完全拷貝過來了。

親密是一種能力。婚姻裏面,沒有誰好誰錯,講到底就是人格成熟的問題。家長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人格成熟的人,學會和配偶如何相處。

孩子以後的夫妻幸福和他的家庭幸福是有必然聯繫的。

有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

一個孩子的價值取向和他的家庭教育是有關係的。

現在家庭教育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家長的焦慮,爲什麼家長會焦慮,因爲我們這一代往往是從無產階級打拼到有產階級的,所以我們的觀念就是凡事要靠拼,就因爲這樣,我們把這種觀念帶給了自己的孩子,告訴他要打拼。

什麼樣的孩子今後能夠生活得更幸福? 第6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