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他們的名字響徹文壇,但他們寫作的育兒文學你卻不一定看過!

他們的名字響徹文壇,但他們寫作的育兒文學你卻不一定看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些書籍,都是我讀過並久久不能平靜的,因爲它帶給我的震撼能持續很長很長時間。通常在不經意一個瞬間,這個作家講述的一件事,或者她們談到的一個道理,就啪的一下炸開在腦子裏。

比如,我喜歡池莉寫的關於她女兒成長的書《立》,裏面講她女兒從小就貪玩,每次都是以考60分爲榮。每天恨不得在外面瘋跑,就是那種 “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的”主兒。

他們的名字響徹文壇,但他們寫作的育兒文學你卻不一定看過!

就是這麼一個愛玩、愛瘋的小姑娘,卻相當有主見、懂事而敏銳。現在是英國某著名大學研究生,應該已經畢業並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每次小小費在外面揮汗如雨的時候,我總會想起池莉女兒的故事。總會想,要不要等他大了給他報班、送他去各種課外班。轉念想起呂亦池60分萬歲,不禁就釋然了。

每個孩子都有個體的差異,以下這些書,精華部分就吸收,不適合自家娃的,看過即忘便好。

他們的名字響徹文壇,但他們寫作的育兒文學你卻不一定看過! 第2張

池莉:《立》

他們的名字響徹文壇,但他們寫作的育兒文學你卻不一定看過! 第3張

書籍簡介

從小生命的孕育開始,到與孩子共度所有歲月,直至孩子畢業於世界一流大學,順利踏上社會;池莉不僅以母親寫女兒,還寫女兒怎樣成就母親。她們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成長,即抵抗了沉重的應試教育,也贏得了大衆意義上的成功。通過池莉的娓娓講述,我們看到:愛本身就是教育。

點評:

每個孩子有不一樣的起跑線

這是一部池莉向國人傳統的教育思維開炮的書。池莉告訴家長們,在教育子女時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孩子是什麼。而她認爲,孩子首先是一個“人”。

這個答案聽起來雖然有些可笑,但是國內的很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更多的是將孩子視作工具,將他們朝一個公共的、被社會廣泛認可的目標培養,而忽視了孩子作爲一個“人”的基本特徵:個性。

國內的家長往往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好好讀書,上好的大學,然後找到好的工作,認爲這樣的人生纔是成功和幸福的,並且認爲這是培養孩子唯一的方式。池莉覺得這樣的邏輯“非常愚蠢”,她認爲成功和幸福不應該用一個具體的物質標準來衡量,只要活得快樂,那人生就是成功的。

不好的父親不要也罷

池莉經歷過一段失敗的婚姻,作爲一個單身母親,池莉認爲父親對於孩子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不要也罷”。

池莉對於離婚的態度非常坦然,她認爲只要有合適的引導,離婚並不會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影響:“現在的孩子對離婚往往很敏感。一旦知道父母要離婚就會哭個不停,因爲他會覺得自己的父母離婚是一件很不體面的事情。而我認爲,要向孩子灌輸這樣一個概念:離婚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及人生三書

他們的名字響徹文壇,但他們寫作的育兒文學你卻不一定看過! 第4張

書籍簡介

34歲第一次做母親,龍應臺自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 且至今未畢業。龍應臺“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是這堂“人生課”中的三本“作業”。

點評:學習龍應臺獨特的教育藝術:慢與愛。

很多讀者看《孩子你慢慢來》,心中有這樣一些情愫在盪漾——感受做一個媽媽的甜蜜和幸福、回憶做一個孩子的童真和快樂、親近小植物小動物時的歡欣和好奇。

“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在現代如此快節奏的社會大背景下,我們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急躁:“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小小年紀學這學那,孩子們只能收拾起童心,從“你我他”、“123”學到“ABC”。

當家長們爲孩子的多才多藝自豪不已時,敢問孩子們是快樂的嗎?拔苗助長的教育,真的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快,還是會毀了孩子的天真爛漫,天生的創造力呢?

不妨慢慢來,讓孩子慢慢地學會識字,慢慢地與人交往,慢慢地觀察世界。

劉墉:《靠自己去成功》

他們的名字響徹文壇,但他們寫作的育兒文學你卻不一定看過! 第5張

書籍簡介:

這事一本專爲女兒寫作的書。要知道,劉墉成功培育出一雙兒女。兒子劉軒獲得美國哈佛博士學位,已出版4本書。女兒以優異成績獲得美國總統獎。

點評:

孩子成功的幾個素養:好習慣+時間管理

書中有一章中寫道,一位婦女把孩子和籃子,在去過超市以後,一起放在車上,差一點釀成大禍。還有一位男孩,因爲習慣和同學一起去玩,卻忘了媽媽的囑咐,淹死了自己的小弟弟。劉墉提出的觀點不是天方夜譚,空口白話,而是有一個個發人深省的事情經過推理後得出的。

孩子的成功終究是靠自己,父母需要注重他們生活中的細節,以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不足,管理好時間,養成良好的習慣,靠自己去成功。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