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鉛筆、橡皮、紅領巾……娃能不能不丟?

鉛筆、橡皮、紅領巾……娃能不能不丟?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鉛筆、橡皮、紅領巾……娃能不能不丟?

有時候忘了帶去學校,有時候忘帶回家。

早上要上學時發現紅領巾找不到了,下午回到家發現鉛筆少了一支……

順順媽總結出一句:沒辦法,他爸就是這樣,遺傳!

其實,“找不到了”,幾乎是每個孩子或多或少地經歷過的,只不過在小學低年級這種現象比較突出。

校門口的小販每天都能賣出去好多條紅領巾……

嘿嘿,你們丟的多,我賣的就多!

這是爲什麼呢?

1.生活環境和內容都變了

從幼兒園到小學,無論是作息時間,生活要求、活動內容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幼兒園老師和學校老師對孩子的要求是非常不一樣的的。孩子原來每走一步都有人提醒,而現在則需要獨立面對很多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有一段混亂的時期是很正常的現象。

2.需要記的東西多了許多

粗略地計算一下,每個孩子一天至少要帶20種生活學習用品:各類書本、鉛筆盒、衛生紙、水瓶、帽子……如果再遇到當天有美術、手工課,需準備特殊用品的時候,東西會更多。

對於剛上學的孩子來說,要做到樣樣俱全、有條有理,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缺乏足夠的記憶經驗

由於年齡還小,孩子缺乏記憶的策略,一些在成人眼裏很規律的、有聯繫的系列問題,在孩子眼裏卻是孤立、缺乏聯繫的。

比如上手工課,他很可能不會在腦子裏先把上手工課的程序過一遍,再由此來決定自己需要帶到學校去的一系列物品:剪刀、彩色紙、膠水……另外,孩子的記憶廣度比起成人來說也窄得多,所以,有些在我們看來很簡單的事情,孩子做起來去口很難。

4.管理物品的能力不強

在成人的眼裏,把東西放入書包再揹回來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對於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來說,如果上學前沒有經過訓練,是有難度的。這主要是一個把物品分類放置、用過的物品歸於原位的良好習慣的培養。

有時,孩子把東西帶齊了,可到了學校,書本用過後不及時放回書包裏,桌面上、書桌裏、地上,甚至椅背上到處都是隨手擱置的各種物品。這樣,放學時很容易丟三落四。

鉛筆、橡皮、紅領巾……娃能不能不丟? 第2張

有位老師說,每天都能在教室裏撿到十幾枝鉛筆,一個星期在班裏撿到的鉛筆、橡皮、尺子就可以裝滿半個紙箱。而同時,家長又在抱怨孩子成把成把地丟東西。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一方面丟了東西沒人認,另一方面總有孩子說自己的東西找不着。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孩子生活變得有規律,不再爲每天都有找不見的東西而煩惱呢?有一些事情家長需要有策略地着手去做,也有一些事情家長無論如何都應該避免的事:

鉛筆、橡皮、紅領巾……娃能不能不丟? 第3張

應該採取的策略

1教孩子一些行之有效的記憶技巧

“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事本對孩子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應讓孩子養成每天寫記事本的習慣,回家也要照着記事本檢查自己的任務完成情況。低年級孩子沒有識字前,可以用拼音或圖畫來代替。

把一些重要的物品編進順口溜。觀察一下我們的孩子,他們每天都是全副武裝,頭上戴着,脖子繫着,肩上揹着,手裏拎着……這既是孩子最常攜帶的,又是他們最容易丟失的東西,我們不妨編成順口溜。

比如,某學校一年級二班的學生們都會背老師爲他們編的順口溜:帽子戴,領巾系,書包背,水壺提。出門先背一遍,放學時在學校再背一遍。他們班裏丟東西的現象確實比其他班少了許多。

2教會孩子如何整理

發生混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物品沒有一個相對固定的位置。因此,東西拿走後再歸回原位這種良好的習慣,應該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例如孩子的每一個玩具、每件衣服、每本圖書,或其他的日常用品,都應該有一個相應的位置。

玲玲最喜歡的事就是畫畫,可她畫過的畫紙常常隨手亂放,又捨不得扔掉,搞得家裏總是亂糟糟的。前幾天,媽媽爲她買了一個半透明的儲物箱,除了挑選出幾張畫掛在牆上外,其餘所有的畫都放在這個儲物箱裏。這樣,房間裏整潔了許多,而這些畫紙也不會破損,還便於玲玲隨時翻看,真是一舉數得。

3尋找一些符合孩子習慣的方式

有時候,在習慣的培養上我們不妨遷就一下孩子。如你的孩子喜歡一進家門就把鞋脫掉,你可以在門口放一個矮鞋架或鞋櫃,然後堅持讓他使用。這比在他的房間裏放一個鞋架要管用得多。

4爸爸媽媽要以身作則

不能否認,父母的很多習慣對孩子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如果爸爸媽媽做事缺乏條理、沒有計劃,那您的孩子也可能會有這方面的不足。

比如前面說到的順順家就很典型,順順爸爸的書房總是那麼亂,兩三個月以前的報紙放的到處都是,順順爸爸幾乎每天都會因爲找不到鑰匙急得滿頭大汗。在這種環境下,順順丟三落四也就沒有什麼稀奇的了。

鉛筆、橡皮、紅領巾……娃能不能不丟? 第4張

應該避免的事情

幫助孩子找藉口

孩子丟三落四是比較正常的現象,但肯定會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影響,我們不要回避這個問題。幫孩子找原因,進行具體指導,而不應像順順媽媽那樣,認爲都是“遺傳”惹得禍。

經常送東西

很多爸爸媽媽發現孩子落了東西以後,馬上就往學校送。同樣,孩子丟了什麼也是馬上買。其實,如果是不太重要的東西,不要立刻就給他買,讓他覺得反正東西丟了馬上就能有新的。當然,如果丟失的是生活必需品,如課本、冬裝外長套等,不宜採取這種方式,應該立即補上。

過多地承擔責任

我的一位教師朋友說,她在批評孩子沒帶齊學習用具時常聽到家長說:“老師,對不起,都是我的錯,我沒給孩子收拾好。”而孩子則在旁邊嘟着小嘴:“都賴我媽媽。”

想想看,孩子把這些都當成是爸爸媽媽該負的責任,又怎麼可能真正去記在心裏呢?

包辦代替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在完全獨立、自理之前,我們確實鼓勵家長幫一幫、帶一帶。但有的家長不論大事小事都一手包辦,孩子的書包家長收拾,孩子的物品家長拿着。

婷婷媽媽是個能幹的人,每天早上,她都幫女兒把書包收拾得整整齊齊的,從來不用女兒自己動手。上學半年多了,婷婷從來都沒少帶過什麼東西。可前不久,媽媽去外地出差了,這下可糟了,一週裏婷婷因爲沒有帶齊學習用品被老師批評了好幾次。回到家,看着眼淚汪汪的女兒,婷婷媽媽既心疼又後悔。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