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讓孩子受益一生的10個乾貨技能,家長一定要看!

讓孩子受益一生的10個乾貨技能,家長一定要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5.2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庭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這裏有10個乾貨技能,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01,蘇格拉底三過濾,讓你孩子在羣體裏更受歡迎

蘇格拉底三過濾法,是用來過濾信息的方法,可以讓你在羣體當中的言論更有價值和含金量,更受歡迎和尊重,也可以用來過濾外界給你的海量信息,讓你的內心更加平靜。我在這裏簡單的說一下:

第一重過濾:Truth,真實——這件事情是真的嗎?如果是虛構的事情,就別聽別信,也別跟別人說;

第二重過濾:Goodness,善意——這件事是好事嗎?這件事的出發點是善意的嗎?讓別人聽完了難受,或者產生負面情緒,就還是別說了吧;

第三重過濾:Usefulness,用處——這件事有用嗎?如果這個對別人沒有用處,也不能產生可操作性和可借鑑性,那還是別說了吧;

事實上,諾爸在寫文章的時候,就是一直貫徹這個原則,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纔有價值,值得收藏和轉發。大家可以告訴孩子這個蘇格拉底三過濾原則,會對他的社交,學習和生活都產生非常積極的作用,讓周圍的人都更樂於靠近你,並且傾聽你的聲音。此外,也可以用三過濾原則,來過濾自己接受的信息,保持正能量和正面積極的情緒能量。

02,15分鐘快速恢復精力法,考試前專用神技

具體方法是:伸懶腰+打哈欠。先躺平,如果是坐姿,就儘可能甚至腿部和手臂,儘可能的把肌肉緊張起來,然後慢慢放鬆,類似於伸懶腰的感覺,重複幾次伸懶腰之後,開始刻意的打哈欠。(別說打不出來,你只要想打一定打的出來)打完一個接一個,別停下來。你很快就會進入到一種意識模糊的狀態,對於外部的環境噪音不再清晰。這個過程後中,你的大腦會被徹底放鬆,大量的氧氣會進入大腦。眼淚會大量分泌,溼潤你的眼球。15分鐘後就可以緩過來了,這時候你會感覺到如同睡了一覺,重新精力煥發。事實上在醫學角度上說,打哈欠是身體需要休息的時候產生的自然反應,用來給身體補充能量的天賜禮物。

03,正確尋求別人幫助的方法,提高成功概率

我們生活在人羣中,總會有需要他人幫助的時候。如果你在向一個陌生人求助,最好要加上一個理由,哪怕是完全不相關的理由,也會大大提高獲得幫助的可能性。比如你在想要借個陌生人的電話用一下,不要只是說:“請問能借電話給我打一下嗎?”,而要加上一個理由,比如“因爲我要給媽媽回個電話”,哪怕是完全不相關的理由,比如“因爲我今天吃太多了”,人類在考慮是否爲別人(陌生人)提供幫助時,是需要一個理由的。

第二,說清楚別人需要幫你做什麼。這樣可以大幅度降低別人心中顧慮和風險評估,從而提高幫助你的可能性。比如:能麻煩您借個電話給我打一下嗎,1分鐘,不是長途。

最後,還有非常重要的一條:不要找朋友幫第二次忙,除非你也幫過人家,或者回報過別人的幫助。

04,冥想,可以提升專注力

我們的大腦總是處於不停止的工作狀態,即便是在睡眠中,也保持相當一部分區域處於工作狀態。冥想和睡眠其實是僅有的兩種放鬆大腦的方式。而且冥想對於提升專注力有非常顯著的幫助。關於冥想的練習方法,

我簡單說明一下10步法:

1,找個空閒的時間段,一個安靜的場所,沒有瑣事幹擾,關掉你的手機平板;

2,設定一個時間段,剛開始可以是5分鐘。以後可以慢慢增加到15分鐘,甚至40分鐘;

3,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盤腿坐下,或者坐在椅子上,全身放鬆;

4,姿勢要正確,包括坐直,手型放鬆,脖子脊椎呈現直線,放鬆肩膀,舌頭處於自然狀態,閉上眼睛,或者視線45度前下方。

5,開始深呼吸,感受自己的肺部在緩慢諸如空氣。

6,將意識專注於呼吸,一呼一吸之間,讓意識全部放在這個動作上。

7,保持你的注意力在呼吸上,如果有干擾,或者其他的雜念,儘可能調整自己的意識;

8,重複第六和第七步;

9,不要對自己要求特別嚴格,剛開始很難控制自己的意識專注於呼吸,你需要時間來慢慢練習,當你逐漸能控制意識專注在呼吸,而無雜念之後,會逐漸感覺到自己身體的任何細微變化,甚至包括太陽穴裏動脈的跳動,心跳的聲音,外界的輸入會變得越來越模糊,但是你的意識將處於一種對於內在世界異常敏銳的狀態。

10,結束的時候,要有一個過程,讓自己緩慢的從冥想狀態,重新回到日常狀態。你會從內心中,對自己感覺到滿足。

準確的說,真正的習得冥想技能,不是那麼快的一件事,但是以上的這些動作,是幾分鐘就能看明白的,你需要的是行動和練習。我建議中學階段的孩子都應該學會冥想技能,每天15分鐘,可以讓自己體會到內心的寧靜,也感知自己巨大的意識能量。

05,結繩技能,關鍵時刻可以救人,也可以自救

結繩技能不僅僅是在戶外活動中有用,在很多情況下可能是會救命的。比如遇到火災,被困在房間裏,可以把牀單撕成條,結繩後從窗戶爬下去。下面要介紹的兩種結繩方法,安全結和索套結。安全結就是越拉越緊的結,只要繩子強度沒問題,絕不會脫結。如下圖:

索套結其實是做一個索套,最早見於遊牧民族套馬使用,也常見於各種古裝電視劇,小賊翻牆入室攀巖使用。這個我不建議教給小孩子,有危險。這裏就不說了,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在網上搜一下。

06,讀懂身體語言,你能知道對方的真實想法

07,緊急求救技能,提高獲救概率

在緊急情況下,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求救技能,一定要告訴自己的孩子。

第一,當你在公共場合喊救命的時候,一定不要對着空氣喊,或者四處喊。而要對着某個固定的對象喊,具體到某個人身上,這將大大提高被救的可能。當你只是無目標的喊救命,很可能沒有任何人會產生行動,因爲大家都在等,不知所措,“那個救你的人會出現,不會是我吧”。這個心理現象叫做“責任擴散原理”,責任無限擴散到很多人身上,大家都沒有足夠的壓力去產生行動,如果聚焦在一個人身上,他會有足夠的責任壓力激發正義感。如果你對着一個老大爺這麼喊救命:“穿白衣服,拿菸斗的大爺,求你快來救救我”,這位大爺就會很有可能會採取救援行動了。

第二,記住一個號碼:112。這個號碼太重要了,這是全國通用的112專線,即便沒有信號或者沒有sim卡,都可以撥打!沒有信號或者沒有sim卡,都可以撥打!沒有信號或者沒有sim卡,都可以撥打!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接通後,會有語音提示:如果要報案,請撥0,我們會爲您轉接警察局,如果需要救助,請撥9,我們會爲你轉接消防局。語音提示是一邊中文,一遍英文。只要你撥0或者9,一定有人接聽。這個號碼好多人居然不知道,我強烈建議你轉發給所有親友。

08,斐波那契數列複習法,真正學會的祕訣

斐波那契數列是這樣的:0,1,1,2,3,5,8,13,21,34,55...... 這個數列以0和1開始,以後每個數字,都是前兩個數字之和。

我曾經在Coursera上面學過一個美國奧克蘭大學的課程《Learning How to Learn》(學會“如何學習”),這個課程中介紹過,人類的記憶分爲兩個區域,一個是工作區,類似於電腦的內存,位於大腦的前額部分,另一個是儲存區,類似於電腦的硬盤,位於大腦的中部和後部區域。我們在學習新東西的時候,知識和內容是在工作區域,這時候我們的感覺是:“嗯,我懂了”,但是這些內容並沒有真正轉化爲我們自己的知識,所以一考就不會做。

人類大腦有一個機制,或者說是特點,叫做快速遺忘。如果在工作區裏知識內容,並不會直接進入長期記憶,而會在短時間內快速遺忘,這個機制,讓我們的大腦有足夠的彈性來記住重要的事情,忽略不重要的細節。但是對於學習來說,這就很痛苦。下面這張圖是我們的遺忘曲線,也叫做Ebbinghaus遺忘曲線:

這個遺忘曲線顯示,在學習之後的第9個小時,記住的內容下降到不足40%。所以,你學過任何東西,很快都會忘得一乾二淨,這不是說明你笨,而是說明你太正常了。

下面我們就請上斐波那契數列複習法:0,1,1,2,3,5,8,13,21,34,55.......

比如你今天學了一個新的公式,那麼應該在第一天覆習兩次,第二天再次複習,第3,5,8,13,21天都複習並且練習一次,這樣基本上這個新知識點,就能夠轉換爲你的長期知識了。我智商不高,但是靠這個也算混成了交大學渣。

09,五秒口袋法,避免憤怒到極點而做傻事,狂怒時的冷靜神技

讓孩子受益一生的10個乾貨技能,家長一定要看!

當你憤怒的到極點的時候,就按照順序做這9個動作:深吸一口氣 —— 憋5秒鐘,心裏默唸12345 —— 伸出雙手 ——把氣慢慢的吐到手心裏 —— 雙手握拳,想象自己抓住了憤怒 —— 把拳頭插進口袋裏 —— 用力捏碎"憤怒",再鬆開拳頭 —— 找個鏡子把自己從頭到腳看一遍 —— 對着鏡子咧嘴露出牙齒。

這一系列的動作做完之後,大概需要10秒鐘,你的注意力都會集中這一系列的動作上面,可以幫助你的情緒從憤怒的頂峯緩解下來,避免自己因爲衝動而做蠢事,比如攻擊別人和傷害自己。重要的是,事後把這些不愉快的情緒,和朋友,親人進行交談溝通,讓自己真正的釋懷。

10,青蛙法則,可以改掉拖延症

很多孩子都由這個拖延和磨蹭的問題,如果任其發展,會導致學習能力低下,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嚴重問題。《青蛙法則,幫你的孩子克服拖延症》是我在2017年年末寫的一篇文章。簡單的方式就是我就不多說了,沒有看過的家長可以可以去我的今日頭條主頁看一下。

11,踩個板凳上大號,身輕體健皮膚好

坐在馬桶上的時候,放個小凳子,把腳放上去,這樣可以讓你嗯嗯更順暢。持續一個月,身體會更好,連皮膚都會更光滑。這個技能真是老少皆宜,童叟無欺啊。很多人說這個和蹲坑一個道理,真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蹲坑久了會導致下肢靜脈曲張,壓迫血管,時間久了很容易長痔瘡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