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家長是有多矛盾,才一邊懟老師,一邊呼喚戒尺?

家長是有多矛盾,才一邊懟老師,一邊呼喚戒尺?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5.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真心爸媽在悟空問答回答了一個問題:把戒尺還給老師,你贊成還是反對?

我們的回答是反對,並簡單說了反對的原因,大意是社會和文明都需要進步,體罰是落後的教育手段,肉體或者精神的懲罰無法激發學生積極的動機,真正好的教育,應該以尊重人格爲基礎。

這篇回答出來,收穫了我們寫頭條號和頭條問答以來最尖銳的一大波評論,而且留下評論的大部分讀者,都認爲應該把戒尺還給老師,說是,教育就得有懲罰,你現在不讓老師管孩子,將來社會會替你管,老祖宗用戒尺都用了幾千年,祖宗家法,自然是有道理的。

從留言的語氣看,有家長,也有老師。

真心爸媽不是教師,只是普通家長,所以對於中小學老師在教育學生上,到底有多大困難,確實是一無所知。

不過就我們有限的做學生的經歷,未曾親見過任何一位老師依賴戒尺和懲罰來教育學生,有80後說,“誰不是被老師打大的?”這就奇怪了,連我們這樣在鄉村、小鎮和縣城完成中小學教育的70後,都不是被老師打大的,真的是有很多人是被老師打大的嗎?

我在多篇文章裏都寫過,我尊重甚至崇敬老師,無論是我自己的的老師,還是我孩子的老師,我甚至還認爲,老師和醫生一樣,都是特別需要勇氣、特別值得欽佩的職業。

但我無法尊敬認爲必須持有戒尺才能教育學生的老師,父母依靠打罵來教育孩子,是父母的無能,老師需要靠戒尺來教育學生,是老師的無能,哪怕戒尺在古代,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師道尊嚴,而且戒尺帶來的,確實也只是輕微的體罰。

爲什麼一根明明已經廢止幾十年的小小戒尺,如此觸動老師的神經?這讓我有點不得其解。

家長是有多矛盾,才一邊懟老師,一邊呼喚戒尺?

同樣讓人奇怪的,還有家長們的態度。

以前遇到的情況,大多是家長不滿老師,有人覺得自家孩子老師水平不足,有人覺得自家孩子老師對孩子不公平,有人覺得老師留作業太多,有人覺得老師在家長微信羣里語氣不好,總之是懟老師的多,挺老師的少。我還因爲在文章中經常挺老師,而被家長留言批評。

這次戒尺問題的留言,卻讓人大是奇怪:

連老師在微信羣里語氣不好都要恨不得和老師吵上一架的家長們,爲什麼突然倒戈,成了戒尺的擁躉?難道如果老師用戒尺打紅了你家孩子的手心,你就真不會想“去教育局告他”了?

小小一根戒尺,是如何紮上了家長和老師的心?這問題,我想了好多天,都沒想明白。

後來和一個朋友聊起我對學校教育的態度,我說我對老師和學校教育的態度,都相當溫和,不懟老師,也不罵學校,是因爲我相信,學校和老師很重要,但不是那種壓倒性的重要,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有良好的理念、適當的方法,投入足夠的心力,並不需要依賴學校和老師來把你孩子塑造成什麼樣的人。我希望孩子教育成人格獨立、能對自己負責、有學習能力且樂於學習的人,這樣的事,我能做到。

說到這裏,對於戒尺問題,我突然就悟了——部分老師希望擁有戒尺,部分家長希望把戒尺還給老師,恐怕都源於一個誤解,他們認爲,學校和老師,如果能獲得足夠的授權,能放膽、放手去教育學生,就能把學生無論擁有什麼樣家庭教育的學生,教育得成人、成材。

這恐怕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真正能塑造孩子的,只能是家庭,而不是學校,家庭教育重人格,學校教育重知識,一個家庭教育有問題的孩子,無論老師如何努力,恐怕都無法讓他發生真正的改變,寄希望於學校教育能爲自己教出一個理想的孩子的家長,恐怕也永遠無法真的收穫到一個理想的孩子。

但恰恰是這種不切實的幻想,造成了部分家長對學校寄予過高希望。

人們擇校——人們從幼兒園起,就關心擇校,到孩子上小學,寧願超出自己的負擔能力,也要去買學區房,以讓孩子獲得一個好小學的入學席位,孩子上了小學,又要花費六年的時間,去上各種補習班、課外班,以求小升初時,能有機會進到名校。

人們懟老師——盯着老師的一舉一動,甚至老師一時粗心判錯一道作業題,家長都認爲,”老師如此不負責任,會影響我孩子的一生”。

人們罵學校、罵教育——遇到任何問題,都能把學校教育的問題當成靶子,哪怕是自家孩子上課不能認真聽講,都能扯上是“應試教育”害了孩子。

這樣的心態,讓任何事關學校、事關老師、事關教育的問題,都能成爲家長們的“扎心”問題,而且認爲,學校和老師應該完全符合自己的理想,要隨着自己的指揮棒來走——我認爲老師應該尊重孩子,那麼老師在微信羣裏曬學生成績就是不對的,我認爲你應該嚴格管教我的孩子,那麼你就得有勇氣拿起戒尺——卻完全忘了,如果老師真的拿起戒尺打了你家孩子一個手板,你又是第一個衝出來號稱要上教育局告他的人!

這般焦慮,又這般矛盾,恰恰暴露出家長自己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各自責任和功能的誤解,以及對自己通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孩子健康成長的不自信。

再來說老師。部分老師希望能擁有戒尺,一定程度上,是被家長對學校教育的過度依賴給傳染了,然後也誤以爲,如果自己得到充分授權,就能承擔起把所有的孩子教育成人、成材的責任。

恕真心爸媽直言,這恐怕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古代師生那樣朝夕相處、同行同止,或許能深刻地影響到學生的人格和三觀,但是在現代教育制度下,一位老師能真正影響到孩子的人格,恐怕機會及其渺茫——那些已經獲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孩子,不需要老師施以戒尺,而那些家庭教育原本不足的孩子,即便老師擁有戒尺,能懲戒出的,恐怕也是對立甚至仇恨,而不是孩子內心的積極動機。

分析到這裏,對於“把戒尺還給老師,你贊成還是反對?”我們還是同樣的態度:

我會要求自己成爲有能力教養孩子“成人”的家長,而不會強人所難,把戒尺教給老師,請他幫忙打出一個我自己都教育不出的好孩子。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