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讓孩子學會拒絕,教育是從尊重開始的!

讓孩子學會拒絕,教育是從尊重開始的!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學會說“不”,這是孩子必學的課程,懂得做一個有原則,有底線的人。不懂得拒絕別人的人,很容易招來“麻煩事”!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

去境外出差或者旅遊時,總有些平常不怎麼聯絡的親戚或者同學來找你,問你可不可以幫忙代購一些東西。其實你根本不想幫他們代購,這樣做甚至會影響你的行程,但最後你還是答應了;

走在路上,被某家商店的銷售纏住,一直拉着你不停的推銷他們的產品。你其實根本不想聽,但你不好意思說“不”,想着反正聽完就走就可以了。結果不僅聽完了一整段推銷說詞,還買了你其實根本不感興趣的東西... ...

“爲什麼我總是不敢說“不”?”

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能力君很久。因爲能力君以前就是這種,總是不懂得拒絕的人。因此做過不少其實自己根本不願意做的事情,事後還常常感到非常的懊惱和難過。

如果你也和能力君一樣,有這樣的困擾,希望今天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瞭解背後的原因,並且防止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小朋友身上。

你是一個不懂拒絕的人嗎?

如果是,請別再讓你的孩子重蹈覆轍了。

1、不懂拒絕的人生大多不太好過。

這句話在朋友老番的身上顯現得淋漓盡致。

上週六,老番他們一家五口,本來打算去惠州玩。

結果,老番同事的一通電話,就中斷了這場令全家人都興致勃勃的旅途。

原來,老番去4S店開回自己的車,半路上接到同事的電話,讓他去幫忙搬家。

老番向來是個“老好人”,礙於情面,不好意思拒絕,就只能開車去幫忙了。

這把本來滿心歡喜、充滿期待的父母、老婆和孩子晾在一旁,氣得他們直罵他“不把家人當人”。

這已經不是老番第一次這麼做了。

所以有好幾次,老婆氣得想和他離婚。

其實,老番心裏也不想的,但是他控制不了。

他就是不好意思拒絕,他就是說不了“不”。

所以,他只能默默地滿足別人的期待和需求,哪怕犧牲自己的利益,讓自己的家人受委屈,甚至給自己帶來一些麻煩。

咪蒙曾說:不懂拒絕是一種病。

是的,不懂拒絕,沒有說“不”的能力。在心理學上,它是一種病態的心理,叫“取悅症”。

患上“取悅症”的人,一生都不好過。

而他最親近的家人,一樣不好過。

讓孩子學會拒絕,教育是從尊重開始的!

2、現實生活中,像老番這樣的取悅症患者,還真不少!

據相關調查顯示,58%的受訪者表示礙於情面,不願丟失面子,而接受了內心不想接受的請求。

他們總覺得自己在別人的印象裏應該是好人,很害怕他人喪失對自己的好評和好感,所以總會答應一些超乎自己能力的事情。

可以看出,這樣的人對自己很不自信,他們沒有最基本的原則和界限。

隨時,都會因爲他人的要求而改變自己最初的決定。

教育界有句話說,家庭教育的本質就是人格滲透。

也就是說,一切人格都是可以從家庭教育中尋到跡象。

那麼,什麼樣的孩子容易成長爲“取悅症患者”呢?

成長中常被否定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因爲常被否定,所以無比渴望他人的肯定,因此常常答應他人做一些低價值付出。

被父母、老師過分期待的孩子;

這類孩子,特別害怕讓他人的期待落空,害怕因此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喪失自我,不敢表達自己的孩子;

他們對人際關係很沒信心,不敢輕易表露自己的真正心聲,只能強迫自己以他人的需求爲先。

說“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力。

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沒有保護好他拒絕說“不”的機會,就會導致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喪失“自我保護”的拒絕能力。

哈佛大學曾針對1000多人進行了3年多的調查,結果發現:失去這種能力,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至少9%的麻煩,更會浪費自己大量的個人時間和財富。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把說“不”的權力還給孩子,更要教會他們擁有拒絕的能力。

讓孩子學會拒絕,教育是從尊重開始的! 第2張

3、如何保護孩子“拒絕”的能力?

“別碰我”

“你怎麼那麼沒禮貌?”

“不要,我不要吃”

“你別那麼不懂事!媽媽餵你吃飯有多累知道嗎?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

“這個玩具(或好吃的)給我,好不好?”

“不好!”

“喲,你真小氣啊!長大了能有什麼出息!”

很多人喪失拒絕的能力,就是從小在父母的不斷指責、否定,或在他人的玩笑中開始的。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大約在2-3歲的年齡階段,會經歷一個自主性對依賴的衝突高峯。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頻繁地說“不”。

他們不合作、不吃飯、不守規矩、甚至隨地大小便。

其實,這是他們在嘗試建立自主性。

這種自主性是他們走向獨立的必經階段。

只有建立起來,他們在往後的成長中,當拒絕別人時纔不會有強烈的內疚感和羞恥感。

而如果,父母總是將自己的需求合理化作爲正當權益,將孩子的需求歸結爲錯誤,甚至還威脅孩子“媽媽不要你了”或給孩子貼標籤“你沒禮貌”“你真小氣!”

那麼,這種專橫的養育方式只會引發孩子焦慮、羞恥和內疚的情感。會導致孩子因恐慌而不斷要求自己妥協,喪失自我,喪失拒絕他人的能力。

真正的教育,是滿足孩子成長的需求,而不是滿足家長的需求。

在此,嬌媽希望,家長們在面對孩子教育上出現情緒時,可以蹲下身來,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用同理心和孩子產生共鳴,給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就像有位寶媽,面對婆婆勸說孩子,把玩具送給客人的孩子時。

她看着委屈的寶寶,摸摸她的頭說:如果你不願意,那就別委屈自己了!

教育是從尊重開始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