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爲什麼有時候父母越努力,孩子越難管?

爲什麼有時候父母越努力,孩子越難管?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越來越叛逆了,不聽父母的話並且總頂嘴甚至動不動就發脾氣,這是怎麼回事呢?該怎麼辦呢?

“叛逆期”的初中孩子

我記得曾在《讀者》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媽媽在美國陪讀兩年後,帶着剛滿一週歲的小兒子,與丈夫回到家中。還沒從團圓的欣喜中回過味來,就被住校歸來的女兒驚得說不出話來。

大女兒給父母的見面禮,是這樣一幅新形象:打了8個耳洞,掛滿千奇百怪的耳釘;更驚人的是頭髮,染成奇異的銀白色,還夾雜着銀灰與灰白。

“別出口教訓我。我不是存心氣你們,而是想嘗試一下自由的滋味。不讓染髮、燙髮,不讓化妝,不讓穿裙子,憑什麼大人可以做的事,我們就不可以做?”女兒臉上寫滿對規章制度的輕蔑。

母親很擔心。她不知道,女兒的老師看到這一頭銀髮,會是什麼反應。果然,週一,老師的電話就來了:“您女兒說染髮是母女分離兩年後,送給您的禮物……所以我建議她在下次班級演講的題目是‘分離讓我成長’,您覺得怎樣?”母親緊張的情緒頓時鬆弛了,甚至露出了一絲微笑。

老師在電話裏叮囑:“教育界有句老話,叫做‘有一種溫柔陪伴,就是孩子在青春期幹出格的事時,什麼也別做。’ 孩子的覺醒和自我管理,是需要等待的。儘管這等待,對我們而言,是種煎熬。”

於是,母親只有等下去。女兒本以爲會受到強烈反擊,沒想到,老師與媽媽都放過了她。母親眼瞅着女兒的白髮下面生出了黑髮,卻不能命令她染回黑髮。每到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她就默唸老師的話:“有一種溫柔陪伴,就是什麼也別做。”

終於有一天,女兒宣佈,她要染回黑髮了。媽媽很驚訝,女兒說了她的遭遇:她去幫社區孤兒補習英語,孩子年邁的奶奶一直憂心忡忡地瞅着她。臨別,老人單獨叫住了她,顫顫巍巍地從牀頭櫃裏摸出了一包東西,塞進她的書包裏。老人說:“有什麼煩心事別擱在心裏,你看,奶奶現在只剩下小孫子相依爲命,頭髮都不像你愁得這樣白。”

那天晚上,女兒從書包裏拿出那位老奶奶贈送的禮物,忍不住眼熱鼻酸:那是半包黑芝麻糊。

厭學、叛逆如何產生?

前段時間,我在給中小學教師做培訓的時候,有幾位老師在課後來諮詢,訴說家裏讀初中的孩子是如何讓人不省心:

不願意被大人管束,我行我素;

父母稍多說幾句話,情緒就急躁發飆;

經常關門在自己的房間裏,不知道在幹什麼;

厭學,說不想讀書,想去幹啥幹啥云云;

愛玩手機,晚上玩到很晚,不是玩遊戲就是聊天

……

的確,有個初中階段孩子,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不容易。

有多少次,你千方百計想把孩子引向正道,可孩子卻就是執迷不悟?

有多少次,你眼看着孩子玩遊戲、手機,就是不愛學習,你卻只能乾着急?

有多少次,孩子和你頂嘴,越不讓幹什麼越幹什麼,你被氣個半死?

有多少次,孩子回家就關起門,和父母交流少了,你擔心卻不得門而入?

爲什麼有時候父母越努力,孩子越難管?

爲什麼這個階段的孩子會特別叛逆呢?

伴隨着身體的發育和激素的變化,初中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更強了,情緒體驗更深刻了,更渴望獨立和自由,因此也更堅持己見。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爲了表現自己的“非凡”、“獨立”,就對任何事情傾向於批判的態度。這是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生了叛逆心理,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

可是,即使如此,不見得所有的孩子都出現強烈的厭學和逆反的狀況,這其中和父母、老師的對待和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父母的說教、嘮叨、比較,是孩子產生逆反情緒的罪魁禍首;過去的教養方式中對孩子情緒的忽視是孩子產生逆反情緒的溫牀。

抱着這樣的教育方式,父母越努力,孩子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有時候,我們家長也很委屈:我們是擔心孩子,爲他好,可是爲什麼做得越多,孩子越厭學、越叛逆?

事實上,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獨立心、自尊心空前強烈,父母的說教、嘮叨、打罵只會讓他覺得父母在控制自己。在自尊心受到傷害後,孩子就會用不聽、不學、離家出走的方式來反抗——因爲他很厭煩,不想接受你的教導。

“什麼也別做”策略

其實,每個家長都不容易。進入中年,工作、生活壓力大,上有老、下有小,精力不夠、時間不夠、有時候耐心也不夠,再看到孩子的情況,忍不住就要發火……

可是,難道真的能什麼都不用做,任由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

其實,並不是。上面的例子,父母和老師看上去什麼都沒做,但卻做到了以下三件關鍵的事:

瞭解孩子內心,改變自己的心態

我們看到,女兒在見到媽媽的那一刻,說出的話是:“別出口教訓我。我不是存心氣你們,而是想嘗試一下自由的滋味。” 當女兒願意這樣說,至少說明父母以往和孩子在相處時關係不錯,否則孩子不會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和需求。

家庭教育,從來不是在一次教育中就能達到效果的,而是平時的日積月累。從小開始,讓孩子知道有規矩這個詞,不會過度寵愛和嬌慣,那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行爲,一般也不會過度,也就是說“可以接受孩子的任何情緒和感受,但行爲上必須有所規範”。

對孩子的叛逆行爲,不要太大驚小怪。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這個時期,所以我們可以大致理解這種感受。當你心中還是忍不住擔心的時候,請先停下來,不去指責、勸導和教育,而是去觀察、瞭解和對話,去理解他正經歷什麼樣的事情,並相信他能安然度過這個階段。

這個孩子的老師也是一個很關鍵的角色,她不僅能忍受這個初中孩子的叛逆,還去安慰母親說:“有一種溫柔陪伴,叫做在孩子在青春期幹出出格的事情時,什麼也別做。”當然這裏的出格的事情,不是指吸毒、搶劫等違法違紀和危害個人安全的事情。

這個說法背後的潛臺詞是:我相信這個孩子的內在本質是一個負責、有上進心的孩子,目前的方式只是她在表達和彰顯自己存在的一種方式,只要不涉及生命安全,我們可以等等、看看,或許她自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

給孩子機會創造成就感

孩子的老師有一個做法特別值得讚賞,她對母親說:“您女兒說染髮是母女分離兩年後,送給您的禮物……所以我建議她在下次班級演講的題目是‘分離讓我成長’,您覺得怎樣?”

本來是一件看起來是孩子叛逆且不被成人認可的舉動,可是老師卻看到了孩子內心的聲音——我長大了,我需要自己做主。於是設計成讓孩子在班裏做一個演講,講和父母分離的這兩年讓她成長的經驗。這真是一個很有心、很有教育智慧的教師。

每個孩子看上去的問題行爲的背後,都有一個正向的需求。而如果我們能透過問題行爲,看到他們的內在正向需求,並將這種正向需求的力量擴大,則會對孩子的自信心起到真正的激發作用。此外,這個活動的高明之處還在於:演講是在班裏進行的,同伴羣體的“看到”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很重要,能很好地通過同伴羣體增強孩子的自我認定和成就感。

因此,“什麼都別做”的教育策略不是真的什麼都不做,而是讓孩子覺得你沒有任何去控制他、指導他的感覺。父母不用通過苦口婆心的教導方式,而是藉助外力(老師、同學、環境)來促進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的提升。由此可見,父母有時適當地藉助外部系統,如老師、心理諮詢師、朋友,孩子的同學等力量,來和孩子建立關係,並通過這些支持系統對孩子產生積極的作用和影響。

自然後果法,讓孩子從生活中吸取教訓

上面的例子中,最後促成孩子改變的直接原因,是一位老奶奶的行爲——老奶奶以爲這個女孩因爲煩心事而愁白了頭髮,所以關心地遞給她半包黑芝麻糊。這一陌生人的舉動不僅溫暖了她,且讓她對自己染髮的事情產生了新的看法。

這種看法不是別人強加給她的,而是她從實實在在的生活中感知到的,這比父母嘮叨千遍萬遍有用得多。由此可見,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最有效的教育,就是事情自然的後果。

什麼是“自然後果法”呢?就是在孩子做了一些成人認爲不恰當的行爲或事情後,我們不去批評或教育他,而是讓他親身體驗並承擔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不良後果,從中得到教訓。當然,這需要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

自然後果法的精髓在於:

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是父母可以代勞的。在自然的情境下,做得好有好的結果,做的不好要承擔壞的結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摔幾跤,是爲了孩子長大以後能更順利的應對生活。

成長需要體驗,體驗帶來經驗,經驗帶領孩子成長。回想我們的當年,曾經多少的傷痛困惑如今都已變成我們的經驗財富,讓我們學會如何不受傷害,如何逾越困難。有的父母爲了讓孩子儘可能少受傷,處處替代孩子,爲孩子提前剷平道路,這樣只會讓孩子心理上成長緩慢,心理年齡遠遠低於生理年齡。

給孩子選擇權。家長要做的,不是拿各種條件和後果“脅迫”孩子,阻止孩子做某些事情。而是“告知”孩子這麼做可能有哪些後果,然後由孩子自己做出選擇。

重視後果的發生給孩子帶來的內心感受。如果父母本着不讓後果發生的想法,那就失去了自然後果法對孩子的珍貴意義。因此,在事情發生後,不是隻想去引導孩子,而是和孩子探討這個結果他的感受是什麼,他有什麼經驗和收穫。

如果,當下你真的不知道如何應對孩子的情況時,

不妨先試着做到一點——

什麼也別做,只是陪伴和了解,給彼此一個空間,傾聽一下對方真正想要表達什麼。

爲什麼有時候父母越努力,孩子越難管? 第2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