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爲什麼現在不過下元節 下元節爲什麼被遺忘了

爲什麼現在不過下元節 下元節爲什麼被遺忘了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現在不過下元節:與我們比較熟悉的上元節(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元節(七月十五民間所謂的“鬼節”)相比,而下元節被人們遺忘的比較久了,相關的民間風俗基本已經消失。這種被遺忘,不是沒有原因的。一起來了解下吧!

爲什麼現在不過下元節 

爲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

亦稱“下元日”、“下元”。

下元節是地地道道的道教節日。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爲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爲“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下元節,就是水官誕辰,爲民解厄之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爲人解厄。

被遺忘的傳統節日

道教《太上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衆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於是,在水官誕辰那一天,對其祭祀,便可以消災解厄。?

《中華風俗志》中記載:“十月望爲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

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

宋吳自牧《夢粱錄》:

“(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

宮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

又河北《宣化縣新志》:

“俗傳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齋者。”

此外,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於道教用爐煉丹。

與我們比較熟悉的上元節(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元節(七月十五民間所謂的“鬼節”)相比,而下元節被人們遺忘的比較久了,相關的民間風俗基本已經消失。

這種被遺忘,不是沒有原因的。

爲什麼現在不過下元節 下元節爲什麼被遺忘了

下元節爲什麼被遺忘了

1、道教文化的衰落

元宵節的興盛,有着傳統文化美好精神的支撐,背後除卻道教文化、更有儒家文化的支撐。

中元節雖然沒有元宵那麼熱鬧,但是在佛教、道教、儒家幾種文化的聯合加持下,這個以“孝”爲精神基礎的“鬼節”並沒有被人遺忘。

與之相反,只有道教文化支撐的下元節,慢慢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對下元節的特別重視,始於崇奉道教的北宋。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十二:

“太宗太平興國六年庚辰,詔自今下元節宜如上元,

並賜休假三日,着於令。”

《宋史》卷一一三:

“太平興國二年七月中元節,

御東角樓觀燈,賜從官宴飲。

五年十月下元節,

依中元例,張燈三夜。”

魯迅先生說“中國的根底全在道教。”

作爲一個曾經統攝中國漢族大部分民間信仰及風俗的宗教,事實上,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便沒有很好的發展。

道教文化的衰退有着非常複雜的原因,除卻科學與理性思想的衝擊,佛教、儒家、乃至基督教等其他文化形態對其也產生了巨大的消解作用。

而道教團體自身理論更迭也產生了諸多問題,無法適應社會需求,那麼自然而然,就成爲一種“弱勢文化”。

2、水官解厄的精神基礎

而“下元節”難以獲得復興的另一大原因便是這個節日的精神基礎。和中秋、清明、重陽這些富有人類情感需求的節日相比,又或者與元宵、中元這些暗含道德與人倫需求的節日相比,下元節的基礎需求——消災解厄似乎薄弱了一些。

消災解厄的基礎之一是道教三官信仰。三官大帝的信仰淵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原始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無法生存生活,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

消災解厄的另一基礎是萬物相關聯的“命運觀”。通過道教科儀(儀式),將原本屬於命運中將要或已經發生的“災難”“厄運”,通過“神通”化解。背後也蘊含了人所受的“災難”“厄運”都是有先天的原因,含有因果關係,並由水官大帝負責“審判”。

3、文化內涵的變遷

“由於深秋氣候特點,引起了人們心理變化,需要與祖先溝通情感以求慰藉。同時,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爲了感恩祖先,人們選在在下元節祭祀先輩。所以,下元節慢慢變爲一個表達民俗情感的節日。”

北京民俗學會祕書長高巍這樣解釋。

有不少下元節復興的支持者會說:

“下元節有一個很寶貴的東西,基於這樣一個美好的願望:那就是對生命歷程中持久的困境與苦厄的消除、化解。這種生命的體驗,並不能只用‘愚昧無知宗教盲從’來概括甚至打壓。”

當然,我們可以看到,在面對各種災難的時候,人們會用不同的方式“祈福”,無論是點蠟燭,還是折千紙鶴。但是,在筆者看來,祈福與解厄有着本質上的不同。祈福是美好願望的表達,而解厄,或者說通過“燒錢賄賂水官”的方式幫助擺脫困境,則是一種較爲消極的迷信手段。當然,節日可以發展變化其內涵,可是當這個文化內涵形成質變的時候,恐怕就不再是傳統,而是“新造”了。

換句話說,不祭拜水官,不以解厄爲根本目的,而是“祈福”,開展探問病人、慰問困厄者等充滿人性關懷的活動,那麼,我們可以選擇其他的日子,完全新造一個節日。當節日的文化精神非常稀薄的時候,一旦傳統中斷,就再無復興的可能。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