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每一個缺乏耐心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堆幫倒忙的家長和長輩

每一個缺乏耐心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堆幫倒忙的家長和長輩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專注力對於一個人的成就影響不言而喻,但凡大家莫不是擁有極強的專注力。專注是精進的基礎,日復一日的精進,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共因。但現在孩子面對的世界,太過浮躁和功利,五彩斑斕面對的誘惑太多,加上長輩喜歡橫加指導和代勞,要麼代勞太多,要麼給的太多,導致孩子的專注力普遍都較差。

專注力對於一個人的成就影響不言而喻,但凡大家莫不是擁有極強的專注力。專注是精進的基礎,日復一日的精進,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共因。但現在孩子面對的世界,太過浮躁和功利,五彩斑斕面對的誘惑太多,加上長輩喜歡橫加指導和代勞,要麼代勞太多,要麼給的太多,導致孩子的專注力普遍都較差。如何解決呢,也許這篇文章能給你一些啓發。

“孩子的專注力,從什麼時候開始培養?”

“我很想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具體應該怎麼做?”

“大人陪伴寶寶的時候,到底什麼情況下不能打擾,什麼情況下可以干預?”

“我家孩子現在特別不專心,已經被破壞的專注力能修復嗎?”

……

耐心與專注,是每個孩子都擁有的內在能力。雖然孩子先天氣質不同,專注力表現不同,但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如果能早一點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行爲、找到孩子的興趣,專注力是可以通過練習與培養逐步提升的。

氣質不同,

專注力表現也不同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專注力的外在呈現也不同。著名兒童精神科醫師斯坦利?L?格林斯潘在對兒童行爲的長期觀察與研究中,總結出孩子的5種氣質類型,不同氣質的孩子各有優劣。

高度敏感的孩子——

他們總是要求多多,若不能迅速得到滿足就很急躁;對環境變化敏感,有時甚至抗拒變化。在大人眼裏,他們是“難對付的孩子”,非常“不好伺候”,其實正因爲他們有高於普通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纔會對周圍環境表現出更高需求。充沛的好奇心使他們很容易對一件事集中注意力,發達的感知能力又使他們很容易被其他事分散注意力。

沉湎於自我的孩子——

他們看上去很乖,很少提要求,喜歡獨處,對於環境變化不會像高敏感度的孩子那麼抗拒,但也不會像高敏感度孩子那樣,進入新環境後能很快融入。他們不抗拒新環境,也不融入新環境,在羣體中喜歡保持安靜,不容易被打擾,專注力也最穩定。

反抗叛逆的孩子——

他們非常喜歡說“不”,比通常的逆反期表現更固執,更情緒化,態度消極,善於把一件簡單小事演變成一堆麻煩,令父母疲憊不堪。他們的專注力表現由心情和身體狀態決定,稍有不適都可能引發他們情緒失控。

漫不經心的孩子——

你常常想對他們大吼:“這已經是第三次了!”“難道你沒聽到我剛纔說的話嗎?”他們不愛理人,容易緊張、羞怯,似乎在理解和融入這個世界時有困難,每天都需要媽媽反覆嘮叨才把該做的事做好,專注力極低。

活潑好動的孩子——

他們總是處於探索狀態,天不怕地不怕,無論在哪裏都可以嗨翻全場。只要是感興趣的事就會專心去做,不會輕易受外界干擾,否則就懶洋洋待在一邊,完全不肯投入精力。喆同學就是這個類型的孩子,只要早上睜開眼,就沒有閒着的時候。但面對自己喜歡的繪本、故事、遊戲,保持半小時左右的專注力完全ok。

格林斯潘提醒我們,瞭解孩子的先天氣質,認清孩子與生俱來的優劣勢,可以幫助我們在養育過程中最大限度發揮孩子的天賦特長,也讓孩子的行爲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除了先天氣質,

還有什麼在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每一個缺乏耐心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堆幫倒忙的家長和長輩

有數據顯示,農村孩子的專注力表現明顯比城市孩子更好。這個結論很有趣,爲什麼孩子在物質相對貧乏的鄉下反而比在物質高度發達的城市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呢?

我們的孩子總是被各種聲音包圍。城裏孩子活動空間有限,主要待在房間裏,如果這個房間裏電視一直在播放,手機隨時會響起,孩子沒多少時間進行自我思考,很容易養成這種習慣——做一件事的時候眼睛看着另一件事,耳朵隨時在捕捉其他聲音。

我們的孩子每天都被成堆的玩具包圍。孩子面前總是擺着很多玩具,選擇很多。所以我們一直在講,哪怕你給孩子買了很多玩具不要一次全拿出來,慢慢拿。另外玩具的選擇非常重要,不要帶有彌補和虧欠心理去胡亂給孩子買玩具,以安撫自己內心的愧疚。當眼前的事物缺乏吸引力,或對所進行的活動有挫折感時,他們立刻能找到其他東西來代替,而不是專注於想辦法解決問題。

我們的孩子一直處於密集式關注中。如今,全家人的愛都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大家幫他打理好一切,以至於他根本沒機會去感受各種不同的事物,也沒機會對一件事進行反覆練習,專注力被打得七零八落。

我們的孩子缺乏充足的運動時間和場地。幼兒需要通過足量運動來發展肌肉力量,騎車、跑步、溜滑梯都可以幫孩子完成這種鍛鍊。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造成大肌肉活動不足,直接後果就是肌肉力量無法控制身體動作,這是多動症的病因之一,具體表現就是靜不下來,注意力永遠無法集中。

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我們能做些什麼?

每一個缺乏耐心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堆幫倒忙的家長和長輩 第2張

很多人喜歡用能認多少字、能識幾個數來判斷孩子的學習能力,而這些其實是學習成果,與能力無關。就像學習成績不能反映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一樣,“怎麼學”永遠比“學了多少”更重要。

0~2歲:最好的“保護”就是自由

一位媽媽後臺留言:我女兒已經兩歲多,還不會用勺子,飯要追着喂,含在嘴裏不肯咽……細細一問,才知道孩子一直跟着爺爺奶奶,老人有潔癖,見不得弄髒衣服,所以從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當媽的都有這種體會:孩子吃頓飯,餐桌如同災難現場;孩子擺弄玩具,一會兒就把房間變成垃圾場……然而我們養育孩子到底是爲什麼呢?是爲了乾淨整潔還是爲了讓孩子成長?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身高體重在增加,還有智慧與能力的養成。當大人把對孩子的“保護”停留在乾淨、安全的層面,想沒想過這種“保護”會讓孩子失去什麼?

人們喜歡對孩子說“你不要……”喜歡與孩子鬥智鬥勇,阻止孩子“搗亂”,覺得孩子太難搞,卻沒注意到孩子探索時的興奮,以及他們操控身邊事物的技能如何在翻新。

好奇心是孩子成長的原動力,也是孩子能夠專注於某件事的根本原因。保護孩子的探索行爲,就是在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不要打斷孩子

生活中有個不科學卻很普遍的現象:孩子在大人眼裏就像寵物或玩具,人們常常忘記那個小傢伙其實有自己的想法。在孩子專心擺弄玩具時,好多大人喜歡突然出現在孩子身邊,跟孩子鬧一下,或要求孩子去做另一件大人覺得更有趣的事。回頭說孩子專注力不好的,也是這些大人。

假如你希望孩子具備很好的專注力,那麼,只要下一刻沒有生命危險,就不要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如果你們接下來有很重要的計劃,不能任由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事情裏,那你可以跟孩子約定一個時限,比如再玩多長時間,在時限到來前的幾分鐘裏,提醒孩子時間快要到了。給孩子一個轉移注意力的緩衝期,讓孩子自己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而不是突然被打斷。

不用自己的情緒影響孩子

急性子的大人不在少數,雖然本意是想讓做事效率更高,但如果大人常常焦躁,孩子耳濡目染,在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先發一通脾氣再說,而不是耐心去解決。

與孩子溝通注意表達清晰

大人講話不耐煩,孩子只能感受到大人的情緒,會忽略大人在說什麼,因而感到無所適從。在與孩子對話時,我們可以儘量溫柔平靜,清晰地重複敘述指令,並親身示範給孩子看。假如孩子吃飯時把注意力集中在亂扔食物上,你可以貼近孩子,請他看着你的眼睛,告訴他要把食物放進嘴裏,請他看你是怎樣做的,幫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正確行爲上。

表揚孩子努力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小寶寶動手能力有限,只要他們肯努力嘗試一件事,不輕易放棄,就已經非常了不起,大人不必將結果看得太重。假如孩子在努力搭積木,那無論他弄出多麼奇怪的形狀,一定記得讚美他的積極和努力,你可以當着孩子的面,欣喜地告訴孩子爸爸:“寶貝一直在搭積木呢,試了很多次,很努力,始終沒有放棄,特別好!”

每一個缺乏耐心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堆幫倒忙的家長和長輩 第3張

《寶寶專注力訓練·躲躲藏藏》系列分爲動物篇、職業篇、交通工具篇,通過簡單的親子游戲,慢慢培養孩子專注持久性,2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試讀了。

2~4歲:找到讓孩子專心的那個“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奮點”:有些孩子特別容易被視覺刺激吸引,有些則是觸覺,還有的是聽覺。先弄清哪種感官刺激最能吸引孩子,再圍繞這個“點”找到孩子感興趣的事,讓興趣來引導孩子鞏固專注力。比如喆同學特別喜歡聽歌,我平時就多給他聽英文歌、看英文動畫片,日積月累,形成了不錯的語感。

先接納孩子的興奮點

有媽媽問:“我家孩子話特別多,太鬧了,怎麼才能讓他安靜一點?”也有媽媽問:“我家孩子太文靜了,怎麼才能讓她活潑一點?”

中國媽媽應該是這世界上最容易焦慮的媽媽了,我們認爲孩子未來發展得好不好,取決於他是更開朗的而不是偏內向的、是更有禮貌的而不是大大咧咧的、是掌握某種技能的而不是玩些亂七八糟的……

於是,我們總是試圖矯正孩子的特點,認爲這是在幫孩子“變得更好”。

然而心理健康學明確告訴我們:孩子的心理健康與否、性格健全與否、快樂與否,並不在於他是什麼樣的性格,而在於他對自己性格的接納程度,這決定了孩子對自己的滿意度。一個人要先欣賞和接納自己的內在,才能和諧地與周圍人共處。同時,媽媽對孩子的接納程度,決定着孩子是否能順利接納自己,總被媽媽否定的孩子,一定不會對自己感到滿意。

對於活躍的孩子,我們可以鼓勵他多和朋友互動,幫他掌握更多的溝通技巧,比如怎樣描述一件事更生動,怎樣提問更容易得到迴應。如果孩子喜歡安靜,那就試試聽音樂、畫畫、玩拼圖……用孩子感興趣的事去引導他們發掘內在專注力,而不是根據大人的喜好強迫孩子專注。

幫孩子合理安排時間

孩子的自控力不如成人,要求孩子去做一件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事,結果註定失敗。我們可以先仔細觀察一下孩子專注的時間能持續多久,把對孩子的要求落在合理範圍內,然後協助孩子逐漸拉長每一次的專注時間。

假如孩子喜歡有卡通圖案的拼圖,就可以用拼圖讓孩子先穩定下來,然後慢慢增加拼圖片數,漸漸延長專注時間。再比如塗色,開始時一次塗一兩幅,慢慢可能是三四幅,每次進步一點點就好。

巧妙使用計時工具

很多媽媽都不知道該怎樣讓孩子理解時間概念,比如3分鐘到底是多久?可以使用沙漏計時,沙漏滴完一次,就表示3分鐘時間到了。如果沙漏滴完,孩子仍然在繼續做原來的事,那表明孩子有進步。

每一個缺乏耐心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堆幫倒忙的家長和長輩 第4張

該書作者是美國迪士尼公司,書中都是迪士尼經典動畫形象,通過引導孩子進行觀察,逐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觀察力。

4~6歲:在遊戲中訓練專注力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讓孩子在遊戲和單純完成任務兩種不同的活動方式下,將各種顏色的紙分裝在與之同色的盒子裏,觀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結果發現,在遊戲中,4歲幼兒可以持續進行22分鐘,而且分放紙條的數量比單純完成任務時多50%。而在單純完成任務的形式下,同齡幼兒只能堅持17分鐘。

這項實驗表明,孩子在遊戲活動中,專注力集中程度和穩定性較強。

類似的遊戲方法有很多,例如,學習字母時,我們可以故意藏起一些,讓孩子去尋找“丟失的字母”。還可以跟孩子玩一些有規則的遊戲,比如說1就跳到紅圈圈裏,說2就跳綠圈圈裏。此外,媽媽可以選擇一些有助於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遊戲繪本,讓孩子在視覺搜索、圖片接龍、語言描述中漸漸學會集中注意力。

每一個缺乏耐心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堆幫倒忙的家長和長輩 第5張

美國《Highlights》雜誌推出的《美國經典注意力培養大書》,通過各種遊戲模式吸引孩子在快樂玩耍中加強專注力。

6歲以上:幫孩子自覺提高專注力

作爲成年人,我們對一項任務的目標和意義瞭解越多,就越能專注於完成這項任務。孩子也一樣,他們對一項活動的意義理解越深刻,完成的意願就越強烈,活動過程中的專注力表現就越好。

6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有些自控力,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合理設置目標,讓孩子實現自我約束,自覺提升專注力。比如做一個積分卡,每取得一次成就就累計幾分,達到某個分值後就可以獲得一次旅行機會。

抗干擾訓練

特意選擇在鬧市街頭讀書看報,訓練排除環境干擾的能力。

凝視訓練

雙眼長時間凝視遠處的某件東西,比如窗外的樹枝、空中的雲朵,這種訓練會讓人的意識範圍逐漸變窄,從而達到集中注意力的目的。很多科學家在思考問題時,都喜歡盯着窗外的樹枝哦!

每一個缺乏耐心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堆幫倒忙的家長和長輩 第6張

該書由數百幅圖畫組成,訓練形式完全圖式化,喜歡讀圖的孩子可以嘗試挑戰。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