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Facebook上有位叫Nikkole Paulun的年輕媽媽,有一對有愛的子女,常發些關於日常小確幸的照片。直到今年的某一天,Nikkole又一次發了篇關於母子日常的帖子,卻沒想到一夜之間火遍全球,迅速獲得了50萬的轉發量。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我6歲的兒子每個月都會帶我外出約會並共進晚餐。

他爲我打開門,拉好椅子,談論他的一天並問我過得怎麼樣,用他做家務攢下的錢付賬單甚至小費。

我這麼做是教他如何對待女性,如何安排一次好的約會,如何表達他尊重並愛女性(現在就是指媽媽)。我們都會把手機和iPad放在一邊(除了用手機拍下這張照片),坐着和對方聊天,關於我們的生活、我們想做的事情等等。

我在教他恰當的餐桌禮儀,並告訴他在和媽媽或者其他人約會時玩手機是不禮貌的。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第2張

Nikkole一家的合照

他學會了錢的價值,也知道如何管理錢,當我們把想吃的菜價格加起來並且留出15%作爲小費,他學會了做算數。

是的他還小,但是我相信這是他現在應該學習的東西。教會你的孩子如何尊重他人,尤其是女性,永遠不嫌早。

作爲一位曾經被粗暴對待的女性,教會兒子尊重他人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現在太多男人不知道如何對待女性,也不知道如何安排一個好的約會。我很高興我的兒子不會是他們中的一個。"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第3張

小暖男和他的妹妹。感覺他會成爲一個令人豔羨的哥哥

帖子獲得了將近15萬的評論,許多人爲Nikkole點贊,也爲她的小暖男叫好。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第4張

“親愛的你是超棒的媽媽!你的兒子長大後不僅會尊重你,也會尊重女性、努力工作、管理好金錢、有良好的界限並且知道金錢的價值!給你這樣的媽媽點贊,關心孩子長大後會尊重女性、對社會有用。加油!”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第5張

“幹得漂亮!我將來也會像這樣對待我的孩子。如果是女兒,我會讓她爸爸每個月帶她去約會,支付賬單並告訴她值得擁有的尊重。這樣她也不會選擇錯誤的對象。所以爸爸們也趕緊帶女兒約會吧!”

這的確是暖心又聰明的教育方式。只有6歲的孩子,就能像一位成熟的紳士,照顧同行的女性、駕馭餐桌上的談話,算得清賬單還不忘給小費。所謂暖男,最高境界就是如此!

但是,事情並沒有到此爲止。儘管Nikkole只是想簡單地講一個她家的故事,廣大網友們除了點讚的,還有很多人質疑Nikkole的教育方式。(天哪!這麼暖心的故事居然還有人挑刺!)

質疑一:你這麼大方地享用孩子攢下的零花錢,安心嗎?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第6張

“這主意挺好,但我不喜歡你讓兒子花掉他做家務賺來的錢去請你吃飯……他長大後會怨恨你讓他花錢請你吃飯的……”

這樣的批評當然過於武斷,Nikkole後來也迴應說兒子很高興用自己的勞動所得請老媽吃飯。但我們還是要爲批評者們如此清晰的物權觀念鼓掌。在東方社會裏,父母常常是擁有至高無上的控制權,尤其孩子年幼的時候,父母太容易有優越感——“你吃我的,穿我的,你的一切都是我的!”

然而,儘管小暖男賺來的錢是從媽媽兜裏來的,圍觀羣衆依然堅信這就是屬於小暖男的私人財產,媽媽不應該如此隨意地要求花他的錢。

想想我們平時如何對待孩子的“財產”?

也許大多數人要汗顏,誰會真正認爲孩子擁有完全屬於他們自己的財產?

質疑二:爲什麼教育兒子應該由男人來付錢?你這是告訴他男女不平等!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第7張

“…… 你在期望兒子對女性擁有某種權力。女性也應該能夠爲約會付錢。她們並不是沒有能力。你在教兒子女人是柔弱的,男人應當主導。我不相信騎士,因爲這深植於性別主義。但我確實喜歡“尊重”的概念。相對於教孩子如何靠帶女人約會而成爲“男人”,也許你更應該長按別的概念,例如“同意”和“愛”。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第8張

“我理解你經歷了什麼,也尊重你培養一個周到有愛心的男人。但是傳遞的信息可能會誤導爲性別歧視,因爲他要爲女人花錢。你有沒有考慮過平分賬單呢?教他性別的平等,他沒有必要成爲“提供者”(儘管也許他喜歡)。總之,你培養一個慷慨並尊重女性的人是很好的事情。但下一代需要了解,也許女人喜歡被安撫,但我們更是獨立和堅強的,能像男人一樣做任何事。我們在這兒不是爲了像無法自己付錢的柔弱公主一樣被請客!”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第9張

“極好的不平等教材。如果你和他平分賬單,當你坐下的時候他幫你拉椅子,你走的時候幫他拉椅子,我會很同意。但是你在教孩子,他必須爲女人付錢,並像對待“淑女”一樣對待她。不是這樣的,尊重是給值得尊重的人。如果“淑女”並不像淑女一樣,也不主動付一半賬單,那麼她就不值得。

剛看到這些批評,我們覺得有些吃驚:明明Nikkole在教兒子更溫柔體貼地對待女性,爲什麼會被理解成對女性的歧視?然而細想才意識到,這樣的批評並非妄言。關於性別平等的爭論太宏大,我們並不想在這裏一一辨明。只是想拋出幾個問題一起思考:

1. 我們常常會教育男孩子,要勇敢、不要哭、要照顧女孩子。這是不是說明在潛意識裏,我們認爲男人理應比女人堅強,理應照顧女人?

2. 如果家裏的女寶寶活潑好動、上躥下跳,常常會被叫作“假小子”“女漢子”。這是不是說明我們已經把女人的特性固化爲文靜,把男人的特性固化爲好動?

3. 我們喜歡給女寶寶買布娃娃,給男寶寶買小汽車,反之會覺得有些奇怪。這是否也是某種形式的性別差別對待?

在Nikkole的帖子下,網友們是有些較真,但背後的養育理念卻值得我們思考。在大力提倡男女平等的同時,我們卻有可能在無意識中將孩子的生理性別引申爲心理上、文化上的期望,將男女有別甚至男女不平等的觀念強加在他們頭上,這也許並不公平。

質疑三:你自己過去受到了粗暴對待,所以才把你的期望投射在孩子身上。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第10張

“聽起來你在強迫孩子帶你出去約會,讓他覺得所有的女人都優於男人,並且應該如此對待……他應該知道,女人也應該好好對待男人、支付賬單等等。我們生活在一個平等的世界,你對男人的怨恨不應該成爲養育孩子的一部分!”

我們不覺得這個暖心故事的根源是怨恨,但批評者提出的觀點——不要把你的期望投射在孩子身上確實有道理。

想想我們小時候聽過的苦口婆心:“爸爸當年沒有條件學鋼琴,現在砸鍋賣鐵也要供你去學!”“我們當年日子苦啊,沒有機會上大學,你一定要爲咱家爭氣啊。” “我當年嫁給你爸就是瞎了眼,你現在一定要找一個好老公!”無一不感人肺腑,卻統統都是爲了自己的歷史要求孩子的現在甚至將來。

質疑四:真正的尊重不是這些形式上的東西!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第11張

“開門,付賬單,對人好和尊重毫無關係,性別也與尊重無關。你在教孩子做你自己期望男人做的事情,你在把自己的價值投射在他身上。很多暴力的男人知道如何開門以及談論正確的事情,禮儀和尊重沒有任何關係。”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第12張

“你做得很好,但是這也是一種固有觀念:會拉開椅子、付賬單、認真傾聽、收起手機甚至給服務員小費的男人就不可能是混蛋。很多時候,他們是披着羊皮的狼。他們有錢、魅力和禮儀。你真的沒有教給孩子如何尊重。你做的很棒,但是真的不要教給小女孩:他微笑、付晚餐錢、有禮貌有魅力,所以他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可接受的!”

Facebook的小暖男惹爭議?尊重教育或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第13張

“教他如何告訴你他的感受,教他如何和別人及周邊世界情感上相連,教他如何爲他的錯誤負責以及如何在需要的時候道歉,教他不要放棄他人,但永遠知道當他情感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如何讓自己遠離。他也許會是同性戀,所以教他關於他的伴侶,不一定是女人。教他如何成爲一個好人,然後像帶別人出去約會這種小事就都順其自然了。”

雖然我們覺得對Nikkole本意簡單的帖子,這些批評要求得太多,但對於孩子而言,從日常行爲和語言入手讓他習得“尊重”二字,無疑是合理的方式。

這些批評揭示了更深刻的問題:形式上的尊重絕不等於本質上的尊重,甚至,某些形式反而會成爲可怕的面具。

雖然有這麼多質疑,我們依然喜歡Nikkole和兒子的故事。有些評論引人深思,有些批評言辭激烈,但並不妨礙他們的故事讓多數人心頭一暖。

只是,所有的爭論讓我們意識到:教育,茲事體大。

也許你有獨特的方法,也許你有經典的理論,也許你有過去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也許你只是憑着爲人父母的直覺,這些都是可以的,但也都需要持續思考。

1. 你是否尊重了你和孩子之間的界限?

2. 你是否通過行動和實踐來教育,而非僅僅紙上談兵?

3. 你的教育目的是滿足你的願望,還是讓孩子成爲自己?

4. 你是否引導孩子朝着一個更高層面的理想前進?(例如消除歧視、尊重差異、互助合作等等)

5. 你是否在持續不斷地影響孩子,讓他們掌握實質,而非僅僅表面形式?

Nikkole用她的方式教育兒子如何尊重女性。在這一問題上,大多數人的理想都很一致:無論男女,都能得到法律、社會、他人的尊重和保護,都有不受性別限制自由選擇的權利,都以自己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去對待他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