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我們家窮嗎?我喜歡這個爲啥不能買?專家教你如何應對孩子的“尷尬”金錢問題

我們家窮嗎?我喜歡這個爲啥不能買?專家教你如何應對孩子的“尷尬”金錢問題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隨着孩子長大,那些古怪、“尷尬”的問題層出不窮,金錢問題就是其中一種。我們家是不是很窮......雖然這些問題回答起來比較困難,但孩子這樣問不是沒有原因的,家長不能敷衍了事之餘,還要用對回答方法!

隨着孩子長大,那些古怪、“尷尬”的問題層出不窮,金錢問題就是其中一種。

爸,你工資多少?

爲什麼小明家的房子比我們的大那麼多?

爲什麼某某同學的爸爸整天那麼閒?

我們家是不是很窮......

雖然這些問題回答起來比較困難,但孩子這樣問不是沒有原因的,家長不能敷衍了事之餘,還要用對回答方法!

今天我們來看如何回答幾個常見的“尷尬”金錢問題。

我們家是不是很窮?

觸發孩子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作家Valerie Williams在她的博客中寫道,女兒因爲朋友比自己有更多的玩具,就問媽媽這個問題。

我們家窮嗎?我喜歡這個爲啥不能買?專家教你如何應對孩子的“尷尬”金錢問題

而Williams是這樣回答的:

我們既不富有,也不貧窮,但我們有能力買一切我們需要的東西和很多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我們是在中等水平。

我們有漂亮、溫暖、安全的房子和實用的小車,我們的廚房總是有足夠的食物,所以你不用擔心。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我覺得她想多了,她問這個問題是想確保我們家是非常安全,而她永遠都會被照顧得很好。

大多數專家都認爲,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關鍵在於讓孩子感到安全和有保障。個人理財大師Suze Orman認爲,“不”是真正最好的答案:

這個問題的答案永遠都應該是“不”。

因爲我們富有愛,我們因爲擁有彼此而富有。我們在生活真正重要的方面其實都很富有。

但記住,不要妖魔化金錢。

雖然錢有物質主義一面,但同時也有更有意義的一面——選擇、保障和自由。所以大多數人認爲回答這個問題時應強調你生活中富有的方面,並給孩子安全感。

金融教育家Willard Stawski認爲,這也是跟孩子解釋富人不一定比窮人更好的時候。

即使你們家很多錢,但你也不想孩子隨心所欲地買買買,或者到處去炫耀吹噓。

他認爲這個問題的答案最好加一個“令人放心的概括”,跟孩子說明家裏有一切所需的。

爲什麼我不可以買我想要的東西?

孩子對金錢和價值沒有概念時,很難跟他們解釋爲什麼他們就是不能買某些東西。這時是教孩子儲蓄和預算的好機會。

你可以跟孩子攤開你的家庭預算,跟TA解釋家庭預算怎樣幫助維持家庭生活,並且根據孩子的年齡,讓TA逐漸參與制定家庭預算。

我們家窮嗎?我喜歡這個爲啥不能買?專家教你如何應對孩子的“尷尬”金錢問題 第2張

你也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解決方案,例如給TA零花錢和幾個存錢罐(分別用於儲蓄、消費和公益)讓TA學習管理自己的錢,併爲目標儲蓄。

但無論什麼方式,跟孩子解釋爲什麼不能買某樣東西的時候,請注意你說話的方式。

心理學家 Joseph Cilona說,我們談論錢的方式會對孩子產生長久的影響,例如跟孩子解釋“買不起”某種東西時,“買不起”這個短語意味着缺乏力量或者控制能力,簡單來講就是“不夠”。

這可能會讓孩子將金錢與無助或無能爲力等感覺聯繫在一起。但事實是,金錢如果經過周全的考慮其實是可以控制和管理的。

所以他建議用另外一種更有力的解釋方式——“這東西比較貴,這樣花掉我們的錢我覺得是不聰明的做法”。

這就成了教孩子“權衡”的好機會。例如,“爲什麼現在不能買這個玩具呢?因爲你已經把錢花在其他地方了~”。家長也可以常讓孩子思考有沒有其他更重要的地方需要花錢。

如果你失業了怎麼辦?

孩子可能會問,“如果你沒有工作了”、“如果我們把錢用完了要怎麼辦?”,這兩個問題都挺難回答的,因爲沒試過這種情況的話真不知要怎麼辦。

你不能說你永遠不會失業,如果失業了,也不能說不會有什麼影響。因爲你可能需要省吃儉用,或者改變生活方式。同樣地,這個問題關鍵是給孩子安全感。

《紐約時報》個人財務專欄作家Ron Lieber說,你可以儘可能將事情具體化。談談儲蓄,遣散費或失業保險。

跟孩子明確,再糟糕都會有地方住,有飯吃(如果情況真的特別糟糕,可能就是投靠父母或親戚)。

如果真的失業了,最重要的是跟孩子談談如何改變現狀。跟不同年齡的孩子談這個問題,方式也不一樣:

5歲以下:簡單而具體。這個年齡的孩子最關心的是人身安全,他們需要確保自己得到照顧。而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失業不是孩子的錯,孩子沒有做錯什麼。

6~9歲: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關注對錯,他們很難理解失業可能是因爲不公平造成的,所以家長要儘可能給孩子TA想要的信息。

10~12歲:這階段的孩子容易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不過他們能理解失業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家長可以讓孩子爲家庭預算提供點想法。

青少年:能夠理解失業的後果和更多細微的影響,並可更詳細、積極地討論和解決問題。

你賺多少錢?

隨着孩子漸漸長大,他們開始懂得每個人賺到的錢是不一樣的。他們意識到,收入的高低是取決於你的工作,並且想知道你是如何去適應這一切。

你需要決定讓孩子知道多少。也許你不想孩子老是把你的工資(數字)掛在嘴邊,也許你偏向於跟孩子坦白一切。但不管怎樣,你應該避免一種回答方式:

這不關你的事......

目前爲止,我們知道“這不關你的事”不是正確的答案,但簡單地說出一個數字通常也不是理想的回答。

無論你準備向孩子坦白多少財務狀況,在此之前你必須做好準備。

Ron Lieber認爲,如果孩子想知道你賺多少錢,他們會用盡方法找答案。所以跟孩子開放地談這個問題非常重要,這是爲了孩子的未來做準備。

他建議孩子在5、6歲的時候就可以告訴TA你的收入大概多少,之後隨着孩子長大,根據他們所處階段應學到的財商知識來逐漸公開更多的收入細節,到孩子青少年的時候,就可以全盤托出了。

我們家窮嗎?我喜歡這個爲啥不能買?專家教你如何應對孩子的“尷尬”金錢問題 第3張

而回答問題時,如能結合一些情景就更好。例如跟孩子解釋你的收入意味着你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甚至跟孩子介紹你的預算和消費。

對於類似的問題,Lieber建議家長回答前首先問:“你爲什麼想問這個問題?”這有助於瞭解孩子的想法,給TA更有用的信息。

無論什麼樣的問題,確保孩子有安全感是最重要的,回答之前能瞭解清楚孩子爲什麼會這樣問,往往會幫你給出答案。

以上各種建議,最終的目的是給孩子灌輸健康的金錢觀和理財習慣。等孩子長大了,將會有堅實的基礎,做出明智的財務決策。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