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父母關注幼兒自我歸因能力

父母關注幼兒自我歸因能力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兄弟兩個,一個出奇的樂觀,另一個則非常的悲觀。他們的父母想讓他們的性格都改變一些。於是就把那個樂觀的孩子鎖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屋子裏,把悲觀的孩子鎖進放滿漂

父母關注幼兒自我歸因能力
  有兄弟兩個,一個出奇的樂觀,另一個則非常的悲觀。他們的父母想讓他們的性格都改變一些。於是就把那個樂觀的孩子鎖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屋子裏,把悲觀的孩子鎖進放滿漂亮玩具的屋子裏。等了一個小時,當他們打開悲觀孩子的屋門時,發現他坐在一個角落裏,又抹鼻涕又抹眼淚地哭泣,非常傷心,原來他怕不小心弄壞了玩具,怕挨父母的責罵。當他們打開滿是馬糞的房間時,發現他們那樂觀的孩子正在興奮地用一把小鏟挖着馬糞,並不斷地把散亂到門口的鏟乾淨。看到進來的父母,那樂觀的孩子像發現奇蹟似地嚷道:“爸爸,你看這兒有這麼多馬糞,附近一定會有一匹漂亮的小馬,我要給它清理出一塊乾淨的地方來!”這個樂觀的孩子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里根,他從報童到好萊塢明星,再到州長直至走上總統的寶座。心理學家在研究上面類似的問題時,發現人們抱有的穩定的情感和態度,大多由他們從小習慣化形成的歸因模式所決定。歸因簡單說就是把失敗與成功歸於某種原因。向外歸因表現爲遭受失敗時首先找尋外部因素,如環境的惡劣,背運,並推卸自身應該並能夠承擔的責任;而向內歸因則表現爲遭受失敗時首先反省自己的錯誤行爲並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毫無逃避的態度。向穩定因素歸因表明導致失敗的因素是不可改變的,一般認爲自己能力不夠;向不穩定因素歸因則表明導致失敗的因素是可以改變的,一般認爲自己努力程度不夠。向不可控因素歸因說明自己不能夠對導致失敗的不利因素有所作爲,消極對待;相反則說明自己可以或者能夠直接或間接轉變失敗的不利因素,能夠積極地坦然地面對。例如,當孩子不小心撞了桌子,你不要說:“桌子不乖,把寶寶撞疼了,桌子該打。”而應該說:“寶寶把桌子撞疼了,桌子沒有眼睛,寶寶有眼睛呀,桌子不哭,寶寶下次一定會小心的!”
當幼兒參加幼兒園舉行的比賽失敗後,你不能對孩子說:“今天天氣不好,風太大,老師不公平,這次比賽失敗不怪你。”你可對孩子說:“寶寶今天爲什麼輸呀,是自己不努力呢,還是練習之後進步不大,練習方法不正確呢。”
父母若注意引導幼兒學習進行積極的自我歸因——即凡事主動自己承擔責任,認定事情可以向着好的方向發展並積極尋求自己可以解決的辦法,那麼隨着孩子逐步長大,他會學會自己承擔責任,並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終能夠成爲把握自己命運的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