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自律能力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自律能力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從他律,到自律,要明白這兩個道理。卻不能帶來持久的改變,在不經意之間,一切彷彿又回到了原點。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自律能力

爲什麼會這樣?因爲改變孩子,改變的是行爲習慣,包括:改掉不好的行爲習慣,和建立良好的行爲習慣。

不好的行爲習慣,是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看上去不堪一擊,實際上卻和億萬年以來讓我得以生存的本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有着頑強的生命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而好的行爲習慣,不但要克服本能的力量,還要學會發現和藉助一些本能的力量,才能讓它在特定的環境中生存、發展和壯大起來。

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改變它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想引導孩子積極改變,培養孩子有更好的習慣,需要了解關於習慣養成的兩個真理。

一、有意義的行爲習慣改變,是很難做到的

積極的改變,鞏固成爲習慣,從他律到自律,需要有規劃、有策略地衡量和跟進,才能實現。在這樣的過程中,讓孩子堅持並養成習慣,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做一件事容易,持續地做一件事,很難。通過提醒、嘮叨,讓孩子能夠馬上去寫作業容易,但是如果指望只這樣做幾次,就能讓孩子以後都自動自發地按時開始和完成作業,幾乎就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然而我們卻經常認爲做到這些已經足夠,孩子再做不到就是孩子的問題了。這樣不切實際的期望通常會帶來失望,於是我們開始批評、責罵、懲罰,並認爲這一切理所應當。

1.沒有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需要改變

很多時候我們錯誤地認爲,明確地讓孩子知道並能複述我們的要求,就是讓孩子認識到了自己需要做出哪些改變。然而實際上,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這些要求對孩子來說是外部的要求,而不是從自身需要出發,意識到自己需要做出的改變。

另外一個層面,即便孩子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但是會找藉口,不肯承認是自己需要做的改變。

要讓孩子能從他律過渡到自律,這個步驟需要做到位,要能夠在這個環節檢查和消除那些牴觸改變的錯誤認知。

2.輕視了慣性的力量

習慣的慣性,是很強大的。

環境的暗示可以讓人不知不覺之間就開始已經成爲習慣的行爲,如果沒有心理準備去發現和應對這些暗示,那麼想要改變的願望,只能被現實打擊得粉碎。

這還不足以說明慣性的力量,更可怕的是,我們明明知道要面對什麼挑戰,有意識地調度自控力去面對它,卻也常常被打擊得丟盔卸甲。想想自己每次屢敗屢戰的減肥計劃,哪次不是下了巨大的決心,卻經常抵制不了美食的誘惑,飢腸轆轆的時候,擺在眼前的一塊甜點,你能拒絕它幾次?又有多少次,手頭該做的事還沒有做,卻一直刷着手機還安慰自己再看5分鐘?

如果我們能夠先從自己屢次被已有習慣打敗的經歷中,認識到習慣的力量,那還會天真地指望自己要求的事情,只要強調幾次孩子就可以輕易地做到嗎?

3.不知道怎樣去改變

說教、嘮叨、打罵、懲罰,這些無師自通的方法,可以改變孩子當下的行爲,大多數時候還很有效。但是要想把行爲鞏固爲習慣,這些方法就沒那麼靈光了,最好的結果不過就是——孩子養成了在我們用這些方法施加壓力的情況下,被動做事的習慣。

改變至少需要做好兩件事情:一個是改變已有的不好的習慣,一個是建立新的好的習慣。

改掉已有的習慣,需要了解習慣模型“暗示—習慣行爲—獎賞”。識別環境中哪些暗示會觸發不好的習慣行爲,給大腦帶來獎賞。減少這些暗示,或者用新的行爲替代已有的習慣行爲。比如,收起遙控器,可以有效減少孩子回到家馬上打開電視看動畫片的習慣,以減少去寫作業的障礙

而建立新的習慣,需要了解“動機—能力—>行爲”模型。激活內部動機,或者提高孩子做一件事的能力,可以增加執行“好行爲”的可能。比較,教給孩子必要的學習方法,提高孩子解題能力,可以讓孩子寫作業時處在“學習區”,逐漸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更有學習動力。

二、無法強迫孩子改變,除非他甘願改變

教育的目的不是塑造,而是喚醒,喚醒孩子心中成長的力量。不是一大堆看似很低的底線要求,只會給孩子施壓,而是讓孩子有目標、有能力,這樣孩子纔會有內在動力。

1.改變是發自內心的

事實上,我們無法通過誘使或強迫,使孩子能夠持久地改變。不管是物質獎勵還是打罵,只有短期效果,一旦停止這些手段,孩子還會回到老路上去。更加不好的是,這些方式甚至會妨礙孩子內部動力的產生。

關於這點,很多人並不認可,認爲孩子不懂事,只會想着偷懶啊。再說,還有那麼多“狼爸虎媽”,嚴格要求和高壓訓斥,甚至棍棒逼迫,孩子教育不是也很成功嗎?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虎媽還是狼爸,高壓和打罵在他們的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真正讓孩子取得世俗意義上成功的,是因爲——他們是高水平的“教練”。

正因爲具有比較高的教練水平,他們能夠分解和制定合理的小目標,讓孩子始終處在“學習區”;並且能夠給予及時、充分的反饋,讓孩子在每次學習的過程中、每次練習之後,都能得到成就感,提升能力,獲得“自我效能感”。這些會強化孩子的動機,提高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

結合“動機—能力—>行爲”模型來分析,在“教練”模式下,主要通過提高能力水促進好行爲的發生,由此獲得成就感等內在獎賞,從而提高內部動機水平。所謂“高壓”並不是動力的主要來源,甚至所佔比重微乎其微。

如果只看到表面的高壓管教方式,看不到背後真正起作用的“教練”模式,盲目模仿只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並且,即便掌握了一定的“教練技術”,也要注重引導孩子發自內心的改變,把屬於孩子的自由和榮耀還給孩子,而不是一味施壓,“北大學生吳謝宇弒母案”已經足夠讓人警醒了。

2.壓力未必能讓孩子向你所希望的方向改變

外部壓力包括父母施加的壓力,和其它外部環境因素造成的壓力。不論哪種壓力,即便再大,也未必能讓孩子有積極的改變。

人有停留在舒適區的慣性,即使改變行爲習慣能帶來大量回報,而且沒有任何風險,大部分人也未必去嘗試改變;即使固守現狀,要在現在和將來付出沉重的代價,每天在悔恨和自責中度過,也未必能堅持去改變。想想那些因爲肥胖影響健康和生活的人,真正能夠持久改變的有幾個?還有那些在父母高壓之下,自暴自棄、抑鬱甚至自殺的孩子有多少?

所以,不要想着去做“狼爸虎媽”,給孩子高壓,或者人爲製造其它外部壓力,指望孩子在壓力下改變。要多學習和嘗試,如何去引導孩子內在動機,提供啓動力,觸發和敦促孩子做出積極改變。

3.涉及互動的行爲習慣,改變更難

只是改變自己的行爲相對容易,但是涉及他人的行爲改變,改變起來很難。很多父母有意無意地有這樣的期待”我施加壓力—你改變了—我纔有好臉色“,希望孩子遵循這樣的路線。

這種想法和行爲,看似主動,實則是非常被動等待的互動方式。孩子要跨越兩個障礙,一個是“被迫改變”,一個是“父母滿意”,這個疊加起來難度太大了。

我們要在互動關係中做主動的一方,“發現好行爲—鼓勵”。這樣孩子已有的好行爲,繼續堅持下去難度不大,容易獲得認可和鼓勵,這會提高孩子改變的動機。而孩子只要有積極改變,馬上就能得到認可和鼓勵,這樣實際上是孩子自主的改變行爲。這樣父母積極主動的做法,孩子改變就會變得容易多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識到習慣的慣性力量、我們所處的不完美的環境存在很多誘發已有習慣的因素,認識到它們相互作用的強大,才能讓我們懂得積極的改變,即便是看似簡單的事也不容易。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才能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少些抱怨和指責,引導孩子積極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