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戀童癖”近在身邊!網絡“曬娃”怎樣規避風險?

“戀童癖”近在身邊!網絡“曬娃”怎樣規避風險?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8.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兩天,小編在網上看到一件趣事兒:

現居倫敦的Lucas Levitan,專門從別人的社交網絡上“盜圖”,然後加以藝術創作,變爲更生動、更個性的圖片。

“戀童癖”近在身邊!網絡“曬娃”怎樣規避風險?

儘管被“盜圖”了,但照片的主人都不以爲意,畢竟,這種藝術創作比原圖更有趣味性。

然而,如果被“盜圖”以後,圖片被不法分子(比如“戀童癖”)利用呢?

什麼是“戀童癖”?

前段時間,某網站曝出一批性暗示意味強烈的兒童照片,“戀童癖”這個概念進入公衆視線。

按照美國精神病協會的定義,“戀童癖”是對青春期前的孩子反覆表現出性的興趣,進行性幻想,有迫切的性要求,以及與孩子發生性行爲。

“戀童癖”不只是一種偏好,它是很明確的一種“性變態”(疾病),是“一種對兒童——通常爲發育前或青春早期的男孩或女孩的病理性性偏好”。

根據2010年美國國家性健康調查(NSHS)顯示,“戀童癖”者性侵案中受害男女比例爲7比3。

《Vista看天下》根據相關線索,從販賣兒童色情圖片或視頻的博主賬號中發現:絕大多數帶有類似“買資源加微信”和“喜歡正太”的字樣;發佈的圖片和視頻十分露骨,小編挑選了其中尺度最小的(以作說明),原圖全部沒有打碼!

“戀童癖”近在身邊!網絡“曬娃”怎樣規避風險? 第2張

《性虐待》雜誌(Sexual Abuse)的研究者曾對130名侵犯兒童的犯人進行了性反應測試,通過測量他們看到兒童照片時陰莖的狀態來判斷他們性喚起的程度,其中,有55%的人達到戀童癖者的判定標準。

這意味着,對部分戀童癖者來說,僅通過觀看兒童照片就能獲得性喚起。

英劇《黑鏡》(第三季),即講述了一羣成年人,因通過網絡觀看戀童視頻(圖片),被黑客抓住把柄,任由黑客控制、擺佈,人生徹底失控的故事。

“戀童癖”近在身邊!網絡“曬娃”怎樣規避風險? 第3張

讓家長心驚膽戰的是:在社交網絡“曬娃”,上傳孩子的照片,幾乎已是日常。不過,一些照片,在某些人眼裏,顯然有別的意味。

“戀童癖”近在身邊!網絡“曬娃”怎樣規避風險? 第4張

“戀童癖”如此肆意妄爲,孩子的照片還能“曬”嗎?

如何在分享見證孩子成長喜悅的同時,盡最大程度保護孩子?

曬裸照?絕對不可以!

“軟綿綿的‘小肉蟲’看起來真的好可愛!”

“寶寶洗澡的樣子好萌!”

“一不小心拍到了兒子尿尿的瞬間,太逗了!”

是不是很想發朋友圈和大家分享?

等等!

如果孩子的“裸照”被別人盜走或牟利,有沒有可能你永遠都不會知道?

你能容忍猥瑣的“戀童癖”查看、討論孩子的“裸照”嗎?

你知道網上資料會永久留存嗎?即便你自己刪除,也會被數據庫記錄?

儘管孩子現在還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你考慮過他未來對這些“裸照”的意見嗎?

如果……孩子以後成了大明星,看到這些“裸照”,他會感到尷尬嗎?甚至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嗎?

你可以這樣曬!

儘量不發孩子某些部位過於暴露的照片,必要時可以爲照片加上水印。

使用圖片處理軟件,爲孩子的隱私部位(胸部、臀部、生殖器部位等)打上馬賽克。

即使孩子沒有穿衣服,也可以通過藝術化的處理,傳遞對於新生的喜悅。

“戀童癖”近在身邊!網絡“曬娃”怎樣規避風險? 第5張

除了不發佈孩子的裸照,出於孩子的隱私、家庭的人身安全、社交規則與需求等因素綜合考慮,網絡“曬娃”,你還需要提醒自己以下幾點:

直接發佈?不可以!

“寶寶會爬了!”“寶寶長牙了!”對於初爲人父(母)的家長來說,是很激動的時刻!迫不及待拍幾張照片,隨手就發到微博或微信朋友圈“曬曬”。

等等!

相比微博這種開放的信息平臺,微信朋友圈表面看起來更加私密。

但是您細想一下:

微信通訊錄裏的人,全部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友嗎?

有多少“好友”是因爲生活、工作、社交,隨手添加的並不熟悉的人?

有多少“好友”是沒有多少交情的、礙於情面一直沒有刪除的?

我們根本不瞭解這些“好友”,更談不上什麼交情!就這樣把孩子的照片和日常“赤裸裸”暴露在所有人面前,合適嗎?有必要嗎?

你可以這樣曬!

儘量不在任何人都可見的開放平臺隨意曬娃,你遇見的,未必是實力創作藝術家。

爲微信“好友”設置分組,具體操作是“通訊錄”-“標籤”-“新建”-“非熟人”(或其他什麼統稱),下一次在發佈朋友圈時,記得在“誰可以看”中,選擇“不給誰看”-“非熟人”。

在微信“我”-“設置”-“隱私”中,將“允許陌生人查看十張照片”功能關閉。否則對方即使沒有加你爲好友,也是可以看到你發佈的照片的喲!

“戀童癖”近在身邊!網絡“曬娃”怎樣規避風險? 第6張

有個人信息?不可以!

和菜頭曾在微博發文說明“肆意曬娃的風險”,不少家長不以爲然,甚至覺得小題大做。

於是,和菜頭通過分析某位家長的微博:

鎖定了她所在的城市。

鎖定了她的家和工作單位的位置。

知道了孩子的真實姓名,生日。

鎖定了她孩子常去的遊樂園和商場位置。

分析出了她的家庭結構,經濟情況。

分析出了他們家的行爲習慣,包括老公多久出一次差,她多久去一次父母家,她帶着孩子一般走什麼線路,每天大概什麼時間去哪裏。

報告發出之後,這位家長像瘋了一樣忙不迭刪除了所有微博。和菜頭隨後也刪除了這份報告。

一旦泄露家庭具體信息,容易給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創造綁架、行騙、行竊的機會。

近來在社會新聞中,也常常看見這樣的騙局:騙子冒充老師打電話給家長,說“孩子急性闌尾炎”、“孩子摔傷了,緊急送醫”,要求匯診費。騙子說起來有板有眼,涉及的個人信息準確無誤,很容易讓人放鬆警惕,上當受騙。

你可以這樣曬!

不要將孩子姓名(尤其是大名)、固定行程、就讀幼兒園等信息發佈在網上。

儘量不要定位家庭住址或孩子的其他常住地點(如爺爺奶奶家)。

如有必要,記得“分組可見”!

“戀童癖”近在身邊!網絡“曬娃”怎樣規避風險? 第7張

一天發N次?要慎重!

這女同學啊。。。生娃之後啊。。。這微博。。。就。。。只能。。。取消。。。關注。。。實在是。。木法看啊。。。翻過來。。。覆過去。。。都是。。。她的娃。。。娃走路了。。。娃便便了。。。娃長牙了。。。又。。。不是。。。我。。。的娃。。。。。。

——和菜頭

《南方都市報》曾做過一項調查:“曬娃狂魔你怕沒?”75.44 %的受訪者表示“對曬娃行爲,雖然不贊成但可以理解。”

很多家長“曬娃”的初衷是“爲了記錄孩子成長”。不過,社交網絡畢竟是公共領域,頻繁曬娃,可能會招致他人的反感(ps:在大家都“曬娃”的育兒心得交流平臺上,影響不會太大)。

你可以這樣曬!

不要直接在朋友圈曬“有味道的”紙尿褲!然後詢問“孩子大便正不正常”,要問應該去專業的諮詢平臺。

曬娃貼圖順便講孩子糗事,可以轉移注意力,減少故意炫耀的感覺。

要保證內容質量高,最好豐富多彩有看點,照片足夠好看。

注意頻率別太高,否則一天曬N次,很容易“招黑”。

能不能愉快“曬娃”了?!

總監大人看完上文後,表示非常抓狂!

哈哈!小編給總結一下哈:

“曬娃”當然可以!分享成長的喜悅,是人之常情。

在開放的信息平臺(如微博),儘量少發孩子照片,如果要發,孩子的背影也很可愛呀!

別曬孩子裸照,或容易產生不好聯想的照片,以防被他人利用。

不要暴露太多個人信息,如有必要,記得分組可見。

不要曬得太頻繁,以免刷屏“招黑”。

“戀童癖”近在身邊!網絡“曬娃”怎樣規避風險? 第8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