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孩子總是故意扔東西,怎麼說也不管用,你會怎麼做

孩子總是故意扔東西,怎麼說也不管用,你會怎麼做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5.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桌子上好端端的東西,隨手就給你扔滿地。不喜歡的飯菜,隨意就倒得哪裏都是,怎麼說都不管用。你的孩子有沒有讓你如此頭大呢?

兩歲的妞妞就是這樣:隨意倒食物。妞妞媽每次會特意給她做飯,可是妞妞吃着吃着就把飯碗給翻了。遇到不喜歡的東西,順手就扔了。無論爸媽如何批評教育,始終不奏效。這種隨手扔東西,倒食物的習慣應該怎麼改正呢?

孩子總是故意扔東西,怎麼說也不管用,你會怎麼做

亂扔亂倒是孩子的天性

作爲父母,當你看到辛苦做出的飯菜被浪費,或者剛收拾整齊的房間佈滿了亂七八糟的玩具時,你肯定感覺非常苦惱。但對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

一方面,孩子的精細動作在亂扔亂倒的過程中得以發展。

所謂精細動作,指的是在運動過程中小肌肉的靈活性,包括孩子的手、手指和眼睛的協調能力,和爬、跑步、游泳這些粗大運動相對應。

對於 18 個月到 3 歲到孩子來說,扔東西是個新鮮活兒。孩子抓住物體後,會打開五指鬆開物體;當他扔物體時,手眼協調性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鍛鍊。你的孩子會開心地練習這個令他興奮的新技能,發展自己的精細運動能力,亂扔亂倒也就不足爲奇了。

另一方面,在亂扔東西的過程中,孩子在一次次地觀察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繫。孩子會發現,每次當他扔東西,東西總會下落,從來不會上升。這時,孩子不會說出「重力」的概念,但一定會觀察到它的影響,比如扔出玩具,玩具會「啪」地落在地上;扔出皮球,皮球會先到地上,然後反彈起來。

別小看了孩子,他們可是強大的學習天才,在亂扔亂倒的過程中探索着世界。不過,要是孩子亂倒糧食,或者扔其他不可以被扔的東西,該怎麼辦呢?

孩子扔東西,怎麼辦?

有一個簡單有效的原則:用可以接受的行爲替代不可以接受的行爲。

比如在妞妞的個案中,不可以接受的行爲是把剩飯菜隨手倒掉,那可以接受的行爲是什麼呢?你可以考慮以下三種方法。

方法1 : 把隨地扔的行爲轉化爲扔在固定地方。

爸爸媽媽可以給妞妞提供一個盛剩菜倒碗,準備一個顏色醒目容易往裏面倒東西的大碗做剩菜碗,放在孩子飯碗旁邊,飯前教孩子吃剩下的都倒到大碗裏。

爸媽可以率先示範,把剩飯倒到大碗裏,再也不吃了。等孩子吃得差不多了,就提醒她把剩下的倒到漂亮的大碗裏面,實在不行就手把手地教他。一旦成功倒到大碗裏面,馬上開心地獎勵孩子。

只要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喜好,選了對的碗(引起興趣)、用了對的示範方法(孩子明白該怎麼做了)、表揚獎勵讓孩子特別喜歡(有效獎勵),並且把這一套流程反覆執行幾天(鞏固新行爲),保證孩子不再犯。

那要是妞妞把喜歡的大碗也扔了,該怎麼辦呢?

其實還是一樣的套路:既然不能接受的行爲是掀碗,那就先找出掀碗的原因,是不是孩子用這個行爲表示「我吃完了」;針對原因設計一個可以接受的行爲,例如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2 : 鼓勵孩子把扔的行動轉化爲可以接受的語言表達。

2歲的孩子愛倒飯,可能說明她已經吃飽了,或者她不愛吃剩下的菜。父母可以考慮減少孩子的飯量,或者在不把餐桌變爲戰場的前提下,鼓勵孩子嘗試不愛吃的菜。

與此同時, 2歲的孩子已經有能力表達自己的願望了,爸爸媽媽可以教孩子,在吃飽的時候說「寶寶飽了」,或者在有不想吃的菜時說「不喜歡」。爸爸媽媽也可以示範,在自己吃飽的時候,對孩子說「媽媽/爸爸飽了」,然後拿走飯碗。

方法3 : 還可以用可以練手的玩具代替不被接受的食物。

比如給她一個可以扔到地上的皮球,同時告訴孩子,「皮球可以扔地上,飯菜不可以」。這樣既爲孩子提供了她感興趣的活動,還爲她設置了扔東西的界限和規則。

小結

每個孩子都喜歡「親手」探索這個世界。爸爸媽媽不必過於憂心,而是需要爲他提供可以接受的練手方法。
方法是無窮無盡的,你的智慧會讓孩子在扔東西的同時,玩得開心,扔出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