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切勿對寶寶作異性打扮!容易造成寶寶性別混亂

切勿對寶寶作異性打扮!容易造成寶寶性別混亂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6.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少爸爸媽媽還是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因此對於自己的女寶寶難免會做出男孩子的打扮。而有些媽媽就希望自己有個女兒,就把男寶寶弄成小女生的樣子!其實這樣的異性打扮會造成寶寶的性別混亂,爸爸媽媽們要儘早避免!

切勿對寶寶作異性打扮!容易造成寶寶性別混亂

受到傳統“重男輕女”及“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觀念影響,還是有部分的家庭會非常希望有個男孩傳宗接代,尤其是家中有上一代爸媽的家庭,對於下一代生男生女的事情更是十分在意,而一旦與期望不符,便很容易地給予了子女無形的壓力,嚴重者更會帶給子女教導孩子時的不良影響,而“異性打扮”便是可能表現出的一種偏差教養方式。

除了女孩被打扮成男孩的裝扮,有些家庭也會因爲渴望生個女孩,而把男孩打扮成女孩的樣子,中國臺灣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黃雅芬醫師表示,如果爸媽只是偶爾給小孩作“異性打扮”,對小孩的性別認同,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爸媽讓家中女兒長期穿着男性衣服,或讓男孩子做女生打扮,便有可能會導致孩子產生性別認同混淆的問題,尤其是當孩子成長到了青春期,第二性徵陸續出現時,更容易讓孩子的心理產生矛盾的困擾。

舉例來說,有性別認同問題的男孩子,會喜歡穿女生的衣服,他也會認同周遭的女性,他覺得當女生,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和讚賞;還有些人會把這種矛盾表現在角色扮演的層面上,做異性所做的事,而且會用夢境來表現幻想,例如,小男孩會夢到自己是女孩,並且享受各種當女孩的好處。

 性別認同形成的過程

“媽媽,我是男生?還是女生?那麼媽媽是男生還是女生呢?”,大人認爲是理所當然的問題,對於剛剛學會說話的幼兒來說,卻是一件很難清楚瞭解的事情, 當爸媽告訴他或她“你和爸爸一樣是男生”或“跟媽媽一樣是女生”時,其實對於幼兒來說,男性和女性只不過是剛剛學會的兩個名詞罷了。

但是到了四、五歲時,孩子因爲漸漸地有了與其它孩子相處的經驗,因此也有了自己的性別與其它孩子不同的“抽象性”思考概念,並且會開始好奇地去探索關於性別的種種問題。

到底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形成性別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經過性別形成的過程,以致於可以發展成一個健康的性別。

世界對於成長的孩子而言,每天都是充滿新鮮感的,孩子隨時都通過觀察周遭的事物,來建立自我的認知結構,而對於性別的認同,不僅是通過爸媽,其每天所處環境的人事、物也都成爲了孩子形塑對自己看法的管道。

爸媽常常藉由一起洗澡的過程,來告訴孩子性別的事情,通常在性別認同形成的過程,男孩會藉由認同爸爸,而女孩則會藉由認同媽媽,進而通過學習,來逐步地建立起自我的性別特質。

因此,有些學者也指出,如果爸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因爲某些因素,而無法陪伴在孩子身邊,或是給予孩子不當的管教,孩子便有可能會因此把投射在爸媽身上的反感,轉化成爲對於某種性別的偏差態度。

針對此點,黃雅芬醫師也表示,其實爸媽並不特別需要與自己同性別的孩子做更長時間的相處與陪伴,只要爸媽之間的相處關係是和諧健康的,孩子便能在日常生活的觀察學習之中,瞭解兩性之間的差異性,並建立起正確的兩性相處模式。

 性別認同混淆的解決之道

“性別認同混淆”的問題可簡單定義爲:在性別認同上,有扭曲、衝突及困擾,以致於形成了內在不平衡的壓力,也就是說這些人所渴望的性別,與真實的性別產生了衝突,同時,他們也很可能會在人際關係上會發生問題,與男性、女性都不容易建立良好的關係。

性別混淆其實有程度上的差別,在瞭解了孩子性別認同建立的過程之後,對於爸媽給予孩子“異性打扮”所可能導致的性別認同混淆問題,黃雅芬醫師指出,如果孩子真的出現對於自我性別認同的苦惱時,便應該開始尋求各種管道來加以解決之。

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先從閱讀相關的心理書籍,或與要好的朋友傾吐心事,來嘗試調整自我的心境想法。進一步的做法,未成年的孩子可以至醫院的兒童行政科,而成年的孩子則可以至精神科來尋求專業的心理治療。

此外,黃雅芬醫師也表示,學校的心理輔導系統及社福單位也都能提供相關諮詢,來幫助需要的人走出心靈幽谷,重新建起對於自我性別的認同感。

 建立孩子在多元社會中的性別角色

男孩子就應該勇敢、不能愛哭,女孩子最好要溫柔、要會撒嬌,黃雅芬醫師表示,現在爸媽應該摒棄以上的想法,並且尊重孩子的個人特質,給予更多元發展的空間,才能讓孩子在未來變化快速的環境中,擁有更多寶貴的人格特質,來渡過任何可能迎面而來的人生難關。

  性別與性向

  性別(sex)

1.強調男女差別的生物性,主要從男女生殖器官的差異性出發。

2對於男女之間的區分是屬於“先天效果”的影響。

性向(gender)

1.通過社會文化來決定性別角色的內容,是一種社會建構的結果。

2.經由社會對兩性的鼓勵、期待與教導,區別出男性與女性,這是“後天效果”的影響。

  性別角色與性別認同

  性別角色(sex role)

1.經常與性向角色(gender role)混爲一談,或被視爲相同的意義。

2.指一種對兩性之行爲或活動模式的期待,是社會對個人所期待的性別行爲。

性別認同(sex identity)

1.指一個人對自己生理上性別的自然認知,在心理上認知自己是男性還是女性的自我概念。

2.個人對自我歸屬性別的自我覺知。

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

面向一:人格特質的分類

l.男性:進取、無情、獨立、堅定、自信、競爭、勇敢、富好奇心、有擔當、充滿野心等。

l.女性:被動、膽小、多話、富感情、溫和、善解人意、需安全感、情緒化、優柔寡斷、安於現狀等。

面向二:從事工作的分類

l.男性:醫生、工程師、政治家、經理、軍人、行政首長、律師、警察、消防員、航天員、棒球明星等。

l.女性:中小學老師、空中小姐、護士、祕書、櫃檯小姐、百貨公司售貨員、模特兒、影視明星等。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